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化学改性对蛋白质材料性能的影响,改性后材料的增塑剂选择以及蛋白质材料成型工艺的探索。使用了二甲基二氯硅烷、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乙酸、丙酸、亚硫酸钠、硫酸锌、二氧化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等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化学改性,尝试了甘油、己内酰胺、乙酰胺、聚乙二醇系列、山梨醇、环氧大豆油等对改性后的蛋白质材料的增塑作用,探索了各种成型方式及工艺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改性后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耐水性能等。结果表明,强碱可以有效截断蛋白质分子的长链结构,提高蛋白质分子的加工流动性;尿素和硫脲可以使蛋白质充分变性,从而使曲卷的蛋白质长链伸展开,疏水基团暴露有利于耐水性的改善;二甲基二氯硅烷能够反应掉蛋白质上面的亲水基团也有利于提高耐水性;表面活性剂系列对蛋白质具有强烈的变性作用,蛋白质长链伸展后规则排列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塑改性结果表明,甘油、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山梨醇等小分子多元醇和己内酰胺、乙酰胺等酰胺类对化学改性后的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增塑作用,能显著改善材料的多方面性能,其中聚乙二醇系列对硅烷改性后的材料增塑综合效果优于其他增塑剂,己内酰胺和甘油对表面活性系列改性后的增塑作用综合效果较好。大豆蛋白质材料的加工工艺研究表明,共混采用密炼共混效果要优于二联辊,密炼时间硅烷系列改性的为5分钟,表而活性剂改性的为3分钟,密炼温度硅烷系列改性蛋白质材料的为120℃,表面活性剂改性的为140℃,热压成型温度硅烷系列思维为120℃,表面活性剂系列改性的为140℃,热压时间15分钟为最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鱼要“滚”多久才营养?[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6(12)
- [2].食药兼优说豆豉[J]. 养生月刊 2017(03)
- [3].大兴安岭垦区大豆蛋白质含量低原因的解决方法[J]. 现代化农业 2017(01)
- [4].种衣剂对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影响的应用研究[J]. 种子 2013(02)
- [5].热塑性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J]. 塑料 2009(02)
- [6].大豆蛋白质遗传和生育期间积累规律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技 2017(01)
- [7].加工方法对硬脂酸改性大豆蛋白质粒子填充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J]. 橡胶参考资料 2015(03)
- [8].影响大豆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因素研究现状[J]. 大豆科技 2014(03)
- [9].大豆蛋白质巧利用[J]. 农产品加工 2010(07)
- [10].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11)
- [11].不同助剂对大豆蛋白质塑料挤出工艺的影响[J]. 橡塑资源利用 2008(06)
- [12].黑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绥农76大豆蛋白质含量创新高[J]. 农村百事通 2019(01)
- [13].大豆蛋白质巧应用[J]. 农村新技术 2010(22)
- [14].碱和尿素改性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J]. 塑料制造 2009(04)
- [15].硫素营养水平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0)
- [16].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09(10)
- [17].聚羟基丁酸酯对大豆蛋白质塑料时效效应的影响[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8].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大豆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快速检测[J]. 粮食与油脂 2014(12)
- [19].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测定方法的探讨[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2(06)
- [20].大豆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饲料 2009(06)
- [21].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大豆蛋白质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2)
- [22].大豆蛋白质-植物多酚互作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7)
- [23].烘烤粉碎工艺对大豆蛋白质分散指数的影响[J]. 广东饲料 2015(03)
- [24].用大豆蛋白质减少涂料印花浆中的释放甲醛[J]. 辽宁丝绸 2011(01)
- [25].硫素与大豆蛋白质脂肪关系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2)
- [26].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的研究现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0(07)
- [27].饮食豆浆道道多[J]. 健康生活(下半月) 2012(11)
- [28].大豆蛋白质相关基因SNP的开发和遗传定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2)
- [29].餐前饮用豆浆可瘦身[J]. 妇女生活 2010(04)
- [30].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积累规律[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