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分级寻址的研究

IP网分级寻址的研究

论文摘要

Internet已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随着Internet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Internet基础的TCP/IP协议族,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IPv4地址空间耗尽问题。解决IPv4地址空间耗尽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设计全新的IP协议,在IPv4的基础上打补丁。 为解决IPv4地址空间耗尽,路由表爆炸,网络管理,新的应用对IP网提出新的服务要求等问题,1995年IETF发布了下一代IP协议规范——IPv6,属于第一类方法。为同样目的,1996年发布的私有IP地址,1993年发布的临时分配IP地址的DHCP,1993年发布的更有效率地使用IP地址的CIDR规范,1994年发布的复用IP地址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等新的IP地址使用方式属于第二类方法。 由于与IPv4的互操作性,IPv6还没有像过去预期的那样得到普遍使用,而前面提到的基于IPv4打补丁的方法也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并且NAT给某些端到端的应用造成困难。 首先,针对IPv4地址空间耗尽和路由表爆炸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IP网分级寻址模型。该模型的地址空间可以达到与IPv6地址空间同样大。该模型将IP地址空间划分成树形结构,不同层的结点赋予不同类的IP地址。这种层次的区分,使数据包的转发过程不必修改包头的地址信息。结点只需维护本簇内结点的路由信息,这使路由表的长度大大缩短,有利于解决路由表爆炸问题。这种寻址方式基本上解决了IPv4地址空间耗尽和路由表爆炸两个问题。本文证明了分级寻址模型的层次路由协议的正确性,分析了其复杂性,说明了分级寻址模型与IPv4的互操作性,用仿真实验评价了分级寻址模型的性能。在文献中,这是IP地址扩展模型第一次与层次路由方法相结合。 其次,本文分析了分级寻址性能与分级寻址模型中分簇结构之间的关系,证明最优分簇结构中,各簇大小相等,IPEA的路由表长度等于本地簇的大小,与分簇结构无关。按照各簇间负载平衡的标准,确定了最优分簇结构,和相应的最优分簇结构高度,证明了最优分簇结构是平衡树。同层簇的流量密度相等。最后给出一个路由表长度伸展指数与路由路径长度伸展指数关系的关

论文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方法与技术研究现状
  • 1.2.1 IP地址扩展模型
  • 1.2.2 IP网层次路由
  • 1.2.3 通信协议的形式描述与验证
  • 1.3 论文工作内容与组织
  • 第2章 IP网分级寻址模型
  • 2.1 相关工作
  • 2.2 一种IP网两级寻址模型
  • 2.3 IP网分级寻址模型及其地址空间
  • 2.4 IPEA包格式
  • 2.5 IPEA路由算法及其正确性证明与复杂性分析
  • 2.5.1 IPEA路由更新算法
  • 2.5.2 IPEA转发算法
  • 2.5.3 IPEA路由算法正确性证明
  • 2.5.4 IPEA路由算法复杂性分析
  • 2.6 互操作性
  • 2.7 仿真实验
  • 2.7.1 网络模拟——NS-2
  • 2.7.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级寻址的性能分析与分簇结构优化
  • 3.1 相关工作
  • 3.2 层次路由分簇结构的形式模型
  • 3.3 IPEA的路由表长度与更新代价
  • 3.4 优化IPEA分簇结构
  • 3.5 分级寻址的路径长度与路由表长度的关系
  • 3.6 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化分簇结构与图分割
  • 4.1 相关工作
  • 4.2 优化的簇大小与网络的Tree-width
  • 4.3 网络分割
  • 4.3.1 初始树分割生成算法
  • 4.3.2 树分割生成算法的正确性证明
  • 4.3.3 树分割复杂性分析
  • 4.4 仿真实验
  • 4.4.1 Chaco图分割包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级路由协议的形式分析
  • 5.1 相关工作
  • 5.2 定义与记号
  • 5.2.1 有色Petri网静态结构
  • 5.2.2 有色Petri网行为
  • 5.2.3 随机Petri网
  • 5.3 分级路由协议的Petri网分析
  • 5.3.1 分级转发算法的正确性
  • 5.3.2 分级转发算法与非分级转发算法的性能比较
  • 5.4 仿真实验
  • 5.4.1 Petri net模型模拟工具——CPN Tools和HPSim
  •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IP电影的传播策略[J]. 数字传媒研究 2019(11)
    • [2].IP电影的后电影转向及其本体维度[J]. 电影评介 2019(16)
    • [3].广播电视传输中网络IP技术的应用分析[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2)
    • [4].互联网+背景下IP剧广告价值研究[J]. 声屏世界 2019(11)
    • [5].出版行业IP开发的审美考量与产业构建[J]. 今传媒 2019(12)
    • [6].品牌经济下如何打造个人IP?[J]. 品牌研究 2019(10)
    • [7].IP技术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J]. 电子制作 2020(01)
    • [8].汉画像石造型特质在三维动画IP角色塑造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传播 2019(24)
    • [9].景观社会视域下“IP剧热”研究[J]. 视听 2020(01)
    • [10].IP的力量和题材的狂欢——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中的题材分析[J]. 当代电影 2019(12)
    • [11].依托影视产业培育城市IP的策略研究[J]. 今传媒 2020(01)
    • [12].博物馆IP授权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博物馆为例[J]. 中国博物馆 2019(03)
    • [13].“一带一路”背景下山水实景演出IP的海外传播[J]. 出版广角 2019(24)
    • [14].浅析国潮现象下国产品牌的IP营销[J]. 价值工程 2020(02)
    • [15].乐山市美食旅游IP商业化运营研究[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02)
    • [16].区域文化视角下项王故里品牌IP化设计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02)
    • [17].从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看IP电影的发展路径[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2)
    • [18].协同演化逻辑与出版行业IP化——出版IP研究文献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07)
    • [19].浅析二次元文化视角下品牌IP设计与跨界融合[J]. 艺术工作 2020(01)
    • [20].IP时代下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品牌研究 2020(02)
    • [21].文化引领与IP创新:国产动漫的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分析[J]. 传媒 2020(02)
    • [22].体育赛事IP价值提升路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5)
    • [23].IP化混合播出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 2020(03)
    • [24].IP化在电视转播车上的应用及前景探究[J]. 中国新通信 2020(01)
    • [25].品牌营销与IP营销,两个视角一个逻辑[J].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0(01)
    • [26].融媒时代网络文学IP运营模式[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03)
    • [27].网红品牌IP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01)
    • [28].IP化在电视转播车上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有线电视 2020(02)
    • [29].社会化媒体时代出版产业IP化运营路径研究[J]. 中国出版 2020(06)
    • [30].基于IP网络的智能化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2)

    标签:;  ;  ;  ;  ;  

    IP网分级寻址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