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红鱼粉中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组胺,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重大威胁,本课题研究了鱼粉中生物胺的测定方法,筛选出消除组胺毒性的添加剂组方,并初步评判其安全性,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报道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的组胺含量建立测定鱼粉中3种生物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6%三氯醋酸提取样品中的生物胺,丹磺酰氯衍生化后用乙酸乙酯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显示:组胺、腐胺、精胺在25 min内完全分离,在0.5-25 ug·ml-1内与同其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3种生物胺的平均回收率都在8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结果表明鱼粉中HPLC检测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快捷准确的对鱼粉中生物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2组胺对内鸡的毒性试验将AA肉鸡随机分为高(45mg/kg-bw)、中(30mg/kg-bw)、低(15mg/kg-bw)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四个组,试验周期为15d,通过发病率、死亡率、免疫器官指数、血液指标来判定组胺的毒性。结果表明组胺引起肉鸡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废竭,肌胃糜烂甚至死亡;从免疫器官指数看,随着组胺剂量的增大,免疫器官指数逐渐减小。对照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从血常规看,给予组胺后肉鸡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明显增多。从血清生化指标看,对照组的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均高于中、高剂量组。由此看出高浓度(15mg/kg·bw)以上的组胺可以使肉鸡发生肌胃糜烂,抑制免疫器官,肝脏转氨酶增多。3高效饲料添加剂对高组胺鱼粉的脱毒效果试验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将AA肉仔鸡分为A-O、红鱼粉对照、白鱼粉对照共17个组,通过生长性能、肌胃糜烂发生率、免疫器官指数、抗体水平等指标评价添加剂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西咪替丁、扑尔敏含量均对生长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两者联合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西咪替丁显著降低肌胃糜烂的发病率,扑尔敏与西咪替丁联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西咪替丁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扑尔敏、西咪替丁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P<0.05),联合使用扑尔敏、西咪替丁可明显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小结从指标中综合判定J组(0.5 mg·kg-1扑尔敏和10 mg·kg-1西咪替丁)西咪替丁与扑尔敏联合使用时,可以取得良好的生长性能、降低肌胃糜烂发生率、提高肉鸡免疫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4高效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试验利用药物添加入饲料中,按随机的原则将肉仔鸡分为四个组: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饲养周期为42d,通过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初步评价添加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添加剂降低肉鸡的生长性能;降低胸腺、法氏囊指数,但使脾脏指数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血清生化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随着添加剂剂量增加而升高,但碱性磷酸酶却降低;结论是中等剂量(5 mg·kg-1扑尔敏和100 mg·kg-1西咪替丁)以下的添加剂在连续喂养42d后对肉鸡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该添加剂是安全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部分红鱼粉在黄颡鱼成鱼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9(06)
- [2].红鱼粉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大菱鲆生长及肝功能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8(05)
- [3].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鱼粉中的组胺含量[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7)
- [4].饲料中鱼源性成分真实性鉴别研究[J]. 饲料研究 2009(06)
- [5].鲤鱼对大豆制品和鱼粉体外消化率的比较测定[J]. 饲料研究 2009(11)
- [6].红鱼粉饲料中添加海洋红酵母对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4(10)
- [7].基于电子舌的不同储藏期红鱼粉区分与新鲜度评价[J]. 饲料工业 2015(03)
- [8].不同配合饲料与冰鲜鱼的投喂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18(11)
- [9].大豆蛋白代替鱼粉的最优比例[J]. 农村新技术 2011(12)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302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0(06)
- [11].龟鳖饲料的合理配制(上)[J]. 农村新技术 2011(02)
- [12].大菱鲆幼鱼对几种蛋白质源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6(07)
- [13].大口黑鲈对四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08(06)
- [14].鱼粉中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比较[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