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是通过电解液中的高压放电作用,在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一种新工艺。本文是借鉴已有化学试剂配方组成、配比的基础上,参考前期尝试性试验结果,通过在现有微弧氧化配方组成中添加SiC颗粒(粒径≤5μm),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所制备的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电解液配方组成部分,采用已有的硅酸盐体系的电解液配方,添加增强体SiC颗粒(粒径≤5μm),并对该体系的微弧氧化电解液配方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电解液最佳配方为硅酸钠15g/L、氢氧化钠2g/L、氟化钾13g/L、SiC颗粒3 g/L;最佳工艺参数为,恒流模式、频率600Hz、占空比30%、微弧氧化时间50分钟。在膜层性能研究部分,在该电解液配方和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微弧氧化复合膜层和在相同条件下所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层(电解液中未加入SiC颗粒)进行比较,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膜厚均匀、致密度高、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都优于微弧氧化膜层,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和微弧氧化膜层的微观表面形貌都进行SEM观察分析发现:膜层表面都是由许多微孔构成的网状结构,但是前者更致密、孔径相对较小、微裂纹相对较少。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进行XRD物相分析发现:该膜层主要是由Mg、MgO、Mg2SiO4和SiC组成。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进行EPMA元素浓度变化分析发现:膜层中Mg、Si、C、O的元素沿选定直线方向上的浓度的变化情况。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进行EDS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分析发现:氧化时间对Si、C、O等元素进入氧化膜层有影响,由于电场对元素的作用及吸附的结果,使得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镁合金表面氧化膜层中此三种元素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镁合金的特性及应用现状1.1.1 镁及其合金的特性1.1.2 镁合金的应用现状1.1.3 镁合金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1.2.1 化学转化处理1.2.2 阳极氧化1.2.3 金属涂层1.2.4 气相沉积1.2.5 有机涂层1.3 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发展1.3.1 微弧氧化技术基本原理1.3.2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1.3.3 微弧氧化技术的四个阶段1.3.4 微弧氧化膜层的表面形貌1.3.5 微弧氧化膜层的结构1.3.6 微弧氧化技术的工艺流程1.3.7 微弧氧化性能的影响因素1.4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功能化处理1.4.1 装饰性陶瓷膜1.4.2 耐磨性陶瓷膜1.4.3 耐蚀性陶瓷膜1.4.4 润滑性陶瓷膜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6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1.6.1 技术路线1.6.2 主要内容第2章 实验设备及测试方法2.1 实验装备2.2 其它设备2.3 实验材料2.3.1 试样的材质2.3.2 试样的制备2.4 实验基本操作步骤2.4.1 试样前处理2.4.2 电解液的配制2.4.3 微弧氧化实验2.4.4 试样后处理2.5 检测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流程2.6 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测试方法2.6.1 膜层厚度2.6.2 膜层形貌2.6.3 膜层组成2.6.4 膜层致密性2.6.5 膜层硬度2.6.6 膜层耐腐蚀性2.6.7 膜层耐磨损性2.7 影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与性能的因素2.8 制备镁合金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可行性第3章 实验部分3.1 镁合金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制备3.1.1 电解液的配制3.1.2 工艺参数的选取3.2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3.3 氧化时间-电压曲线3.4 电流密度对膜层的影响3.5 膜层厚度分析3.6 膜层硬度3.7 复合膜层XRD 物相分析3.8 电子探针分析3.9 能谱分析3.10 表面形貌分析3.11 电化学腐蚀3.12 膜层干摩擦性能3.12.1 干摩擦性能3.12.2 结果讨论3.13 本章小结第4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镁合金论文; 微弧氧化论文; 硬度论文; 耐腐蚀性论文; 耐磨损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