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郊区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发展──以松江区洞泾、泗泾、九亭三镇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瑜,曾鹏,李晋轩,陈雨祺[1](2021)在《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尤为迅猛,一方面,其受大城市扩散效应的影响,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小城镇自身产业在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逐渐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但是,小城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快速扩张建设的同时,其面临着产业发展无序、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如何把握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迎接城镇转型挑战,对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边缘区小城镇与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提出"对接区域网络,促进产业立体化"、"优选转型模式,形成产业特色化"、"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品质化"及"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三生统筹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耿冰瑾,郑建乐,付志鹏,葛伟[2](2018)在《中小城镇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以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为例》文中认为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发展中小城镇的政策背景下,中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人地关系的矛盾更加严重。我国耕地资源的面积不断减少,后续储备资源不足,并且建设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中小城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势在必行。本文从生态学、规划学等角度出发,以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为例提出了利用片区规划、生态规划等规划方法以实现中小城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新方法。探讨中小城镇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过程中的优化方法与途径,为今后研究和实际工作确立了新的方向与目标。
郭磊贤[3](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钱洁[4](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周嘉晖[5](2017)在《“三城一园”战略背景下的城市近郊小城镇空间重构——从传统空间走向近郊“产业新区”与“都市田园”》文中研究表明溧水区洪蓝镇生态本底优越,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在溧水生态城市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及城市发展历史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位于溧水城区近郊地带的地理区位是作为洪蓝镇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洪一方面,溧水提出宁溧同城,品质发展、三城一园等新战略,洪蓝传统发展思维已经跟不上溧水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南部新城、天生桥、无想山南等一批高品质的资源相继开发,洪蓝也迎来新历史发展机遇,洪蓝必须肩负起新历史使命,突破传统思维,实现跨越发展,在国家、省市区宏观战略背景的积极引导下,洪蓝镇应大力推动镇域内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整合与融合,实现在新的发展模式下的小城镇空间风貌重塑与镇域空间重构,打造生态突出、产业高端、空间高效、特色彰显的新洪蓝。
张欣炜[6](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廖文秀[7](2015)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6%,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城市时代”,然而与快速城镇化发展相伴生的是显着的“半城镇化”现象,特别是在城市与乡村双重作用下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城郊地区。本文引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中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分析了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武汉市城郊的6个远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其“半城镇化”的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探究“半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机理,并试图找到指导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本文共分为六章。按照“现状特征分析—形成机理研究—转型策略提炼”的思路形成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为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特征分析。从用地、空间、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大城市城郊“半城镇化”现象的特征,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剖析了武汉市城郊“半城镇化”现象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为武汉市城郊“半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机理探讨。在空间生产理论的框架下,对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现象形成的时空情境(空间生产的平台)、空间生产主体的行为逻辑、空间生产的资本循环阶段特征进行了分析,剖析“半城镇化”现象的实质和形成机理,为研究武汉市城郊地区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策略做准备。第三部分为武汉市城郊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与策略。基于前文的分析,从空间生产的平台转型、空间生产者的角色定位转型、资本循环阶段演进等维度提出了武汉市城郊地区从“半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政策层面的策略。同时延续“半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维度,从用地、空间、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技术性发展路径。
李楠楠,徐浩[8](2015)在《上海郊区村落路网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郊区村落具有江南水乡传统空间与景观特征,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又为其烙下时代印记。本文基于调研分析,归纳出上海郊区村落路网的4种典型形态,即带状路网、枝状路网、网状路网、环状路网。并从环境、经济、社会及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通过考证历史变迁,探讨村落路网的演进规律。
牛慧娟[9](2014)在《山西省城镇区域综合实力发展评价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的城市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的中心,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预计在2020年,我国将有55%的人居住在城市。全球把城镇化的发展作为人类居住、工作、休憩的重要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领域分为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地理和城市生态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有城镇动力研究、城镇测度方法和指标和城镇发展指标体系等。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巅峰期,城市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我国各省将面临城镇转型发展的新挑战,我国已经有很多研究城镇化发展的先驱省份,如山东省、广州省、陕西省、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的资源和工业大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城镇化问题。本论文立足于城镇发展理论基础之上,以中共“十八大”会议和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为总指导思想,结合山西省城镇发展实际情况,确定出新政策形势下影响山西省城镇区域发展的影响因子,构建出“山西省城镇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山西省的119个县,市,区,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行类型划分,比较研究,把作为山西省省会且下辖有10个县、市、区包含所有分类的太原市作为具体实例,根据统计局官方数据,借助数学模型,确定指标的权重及其贡献量,纵向对比十个城镇每一年的数据变化,横向对比同一指标层面每个县、市、区的数值变化,综合分析近七年太原市城镇区域在经济实力、社会发展层面、环境保护、文化力量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产生的不同城市化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总结太原市各县、市、区发展评价结果,按照类型得出山西省城镇发展评价指标权重值,为山西省的成功转型发展提供可靠的发展依据。
姜珊[10](2012)在《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一体化与城市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城市郊区化和城郊区县城镇化的进程。大城市城郊县处于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区,经济产业优势促使其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反之影响了主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空间拓展。城郊型区县城镇化是郊区积累城市要素,承接主城区辐射,拉动郊区乡村区域城镇化的过程。本文借鉴运用地理学的相关分析方法,以武汉市远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远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总结远城区城镇化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研究远城区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及空间结构模式,既深化了大城市城郊型区县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体系,也丰富了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六章。按照现状特征分析动力机制研究城镇化路径建构空间结构模式提炼的思路形成了四大板块。在第一板块现状特征分析中,主要从人口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城镇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分析概括远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并总结城镇化主要影响因素与现状问题。在第二板块动力机制研究中,基于第一板块提出的影响因素基础上,从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动力机制与宏观动力机制三个层面研究远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为城镇化发展路径总结及空间结构模式提炼做准备。在第三板块城镇化路径建构中,延续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维度,从人口、产业、空间以及政策四方面分析远城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在第四板块空间结构模式提炼中,基于第三板块中的空间发展路径,对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式进行提炼总结,提出组团轴线式以及多核结构两种空间结构模式。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研究之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二、上海市郊区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发展──以松江区洞泾、泗泾、九亭三镇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郊区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发展──以松江区洞泾、泗泾、九亭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概念解析及特征 |
2.1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
2.2 大城市与边缘区小城镇的互动关系 |
2.2.1 人口流动关系 |
2.2.2 产城就业关系 |
2.3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问题 |
2.3.1 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协同不足 |
2.3.2 产业发展无序,整体管控不足 |
2.3.3 配套机制制约,城镇建设不足 |
3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路径 |
3.1 对接区域网络,促进产业立体化 |
3.2 优选转型模式,形成产业特色化 |
3.3 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品质化 |
3.4 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三生统筹化 |
4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
4.1 王庆坨镇产业发展需求 |
4.2 王庆坨镇产业发展新思路 |
4.2.1 制定产业集群规划,强化区域组团发展 |
4.2.2 补全主导产业链条,构建主导产业体系 |
4.2.3 开发镇域蓝绿网络,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
5 结语 |
(2)中小城镇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以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城镇土地利用方式现状 |
(一) 土地利用结构混杂, 布局不合理。 |
(二) 中小城镇的规划不合理, 缺乏科学性。 |
(三) 房地产开发市场不规范, 土地资源损失严重。 |
二、中小城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主要理论 |
(一) 生态平衡理论。 |
(二) 城市规划理论。 |
三、以工业用地规划为例, 分析中小型城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划方案 |
四、针对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划提出解决对策 |
(一) 强化协调发展的观念, 加强用地规划与指导。 |
(二) 盘活工业用地存量, 加快土地整理步伐。 |
(三) 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
(四) 确定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指标。 |
五、结语 |
(3)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
1.4 研究纲领要点 |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
1.4.4 引入“治理”因素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
1.6.1 科学问题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难点 |
1.7 篇章结构 |
第2章 理论框架 |
2.1 核心变量 |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
2.1.3 密度与设施 |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
2.3.1 模型前提假设 |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
3.3.3 初步解释 |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
4.1 研究语境 |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
4.2.1 历史时期划分 |
4.2.2 空间层次界定 |
4.2.3 主要文献材料 |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
4.4 过程特征 |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
5.1 技术思路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测度分析方法 |
5.1.3 数据来源 |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
5.2.1 上海市域部分 |
5.2.2 苏州市域部分 |
5.2.3 沪苏走廊地区 |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
5.3.1 各级居民点 |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
6.4 评价与启示 |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
7.1.2 成绩和经验 |
7.1.3 牺牲和代价 |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
7.3.1 基本判断 |
7.3.2 对策建议 |
7.3.3 空间框架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三城一园”战略背景下的城市近郊小城镇空间重构——从传统空间走向近郊“产业新区”与“都市田园”(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背景 |
2、周边区域发展态势研判 |
3、对近郊型小城镇的认识 |
3.1 近郊型小城镇的优势 |
3.2 近郊型小城镇面临的挑战 |
4、洪蓝镇发展评价 |
4.1 主要概况 |
4.2 发展判断 |
5、镇域整体发展策略 |
5.1 转变传统内生发展模式, 走向区域一体化 |
5.2 立足自身特色, 对接区域发展, 主动肩负溧水区域功能, 成为溧水功能板块 |
5.3 都市田园, 打造“诗意”的蔓藤田园城市 |
6、城镇生产及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
6.1 镇工业集中区企业优化——基于园区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
6.2 产城融合——基于城市功能与结构的提升与优化 |
6.3 空间复合——基于生产与研发功能空间的适用性 |
6.4 景观提升——基于科技产业与创新人才的复合需求 |
7、田园 (无想山南) 空间发展策略 |
7.1 田园生产——农业支撑, 旅游先导, 促进农民增收 |
7.2 田园生活——文化传承, 配套完善, 打造诗意栖居地 |
7.3 田园景观——点线面结合, 塑造景观吸引核 |
(6)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篇章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
3.3.1 政府 |
3.3.2 企业 |
3.3.3 个人 |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
3.4.2 实证设计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
4.1.1 建成区 |
4.1.2 城区与镇区 |
4.1.3 市区 |
4.1.4 郊区 |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
4.3.4 界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
5.1 总体情况 |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
5.2.1 总体特征 |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3 分析结果 |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
5.4.1 大区域层面 |
5.4.2 省域层面 |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
6.2.3 总体发展情况 |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
6.3.2 总体发展情况 |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
8.2 主要启示 |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后记 |
(7)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特征实例分析 |
3.1 “半城镇化”用地特征 |
3.2 “半城镇化”空间结构特征 |
3.3 “半城镇化”人.特征 |
3.4 “半城镇化”经济产业特征 |
3.5 “半城镇化”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特征 |
3.6 “半城镇化”现状问题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机理 |
4.1 “半城镇化”现象形成机制的解释框架 |
4.2 空间生产的平台——“半城镇化”现象形成的时空情境 |
4.3 空间生产行为主体的行为逻辑与作用机理 |
4.4 空间生产的机制(资本循环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转型策略及发展路径 |
5.1 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转型策略 |
5.2 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上海郊区村落路网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选取 |
1.2 研究方法 |
2 村落路网结构基本形式 |
2.1 带状路网 |
2.2 枝状路网 |
2.3 网状路网 |
2.4 环状路网 |
3 村落路网结构成因分析 |
3.1 环境因素 |
3.2 经济因素 |
3.3 社会因素 |
3.4 交通因素 |
4 村落路网结构的演进 |
4.1 典型村落路网变迁 |
4.2 村落路网演进规律探索 |
4.2.1 村落道路设施增长迅速 |
4.2.2 路网带动村落集聚 |
4.2.3 村落内外道路发展一体化 |
4.2.4 村落路网结构优化 |
5 结论与展望 |
(9)山西省城镇区域综合实力发展评价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城镇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 |
2.1 概念定义 |
2.1.1 城镇与城镇体系 |
2.1.2 城镇化 |
2.1.3 城镇体系综合实力 |
2.2 城镇综合发展理论研究 |
2.2.1 城镇发展理论 |
2.2.2 城市经济学理论 |
2.2.3 城市地理学理论 |
2.2.4 城市社会学理论 |
2.2.5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3 城镇化测度研究 |
2.3.1 城镇化测度方法 |
2.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 我国部分省份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概况 |
2.5 城市发展的动力因子研究 |
2.6 山西省城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况 |
第三章 山西省城镇发展指标体系建立 |
3.1 山西省城镇概况 |
3.1.1 城镇类型划分 |
3.1.2 山西省城镇类型划分结果 |
3.2 山西省城镇发展指标体系建立 |
3.2.1 建立原则 |
3.2.2 建立政策依据 |
3.2.3 指标体系建立 |
3.2.4 指标概念解释 |
第四章 太原市城镇综合实力影响因子研究 |
4.1 选取太原市的理由 |
4.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权重概念介绍 |
4.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2.3 指标体系标权重计算 |
4.3 太原市城镇发展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
4.4 太原市城镇综合评价计算 |
4.5 太原市城镇综合发展与各子系统关系 |
4.5.1 城镇综合发展与经济发展子系统的关系 |
4.5.2 城镇综合发展与政府政策子系统关系 |
4.5.3 城镇综合发展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关系 |
4.5.4 城镇综合发展与科技能力子系统关系 |
4.5.5 城镇综合发展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关系 |
第五章 太原市各县、市、区城镇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
5.1 指标因子对太原市十个县(市、区)综合发展影响分析 |
5.1.1 指标因子对古交市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2 指标因子对阳曲县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3 指标因子对尖草坪区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4 指标因子对晋源区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5 指标因子对娄烦县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6 指标因子对万柏林区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7 指标因子对小店区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8 指标因子对杏花岭区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9 指标因子对清徐县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1.10 指标因子对迎泽区城镇发展现状影响研究 |
5.2 太原市各县、市、区发展策略 |
5.2.1 按照城镇类型、发展产业特色,促进经济增长 |
5.2.2 加强政府管理、合理分配资源、保障城镇健康发展 |
5.2.3 重视民生工作、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5.2.4 引进技术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建设智慧城市 |
5.2.5 加大环境保护、高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
第六章 山西省城镇综合发展评价 |
6.1 山西省城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6.2 山西省不同类型城镇发展评价指标权重 |
6.3 山西省不同类型城镇发展方向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总体研究过程 |
7.2 研究成果 |
7.3 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片表格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城镇化理论研究述评 |
2.4 小结 |
3 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与问题 |
3.1 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 |
3.2 影响因素总结 |
3.3 城镇化现状问题总结 |
3.4 小结 |
4 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4.1 动力机制分析 |
4.2 发展趋势预判 |
4.3 小结 |
5 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5.1 人口城镇化路径 |
5.2 产业发展路径 |
5.3 空间发展路径 |
5.4 政策引领路径 |
5.5 小结 |
6 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式提炼 |
6.1 远城区空间结构模式特点 |
6.2 远城区空间结构模式总结 |
6.3 小结 |
7 结语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上海市郊区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发展──以松江区洞泾、泗泾、九亭三镇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A]. 陈瑜,曾鹏,李晋轩,陈雨祺.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小城镇规划), 2021
- [2]中小城镇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以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为例[J]. 耿冰瑾,郑建乐,付志鹏,葛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9)
- [3]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4]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5]“三城一园”战略背景下的城市近郊小城镇空间重构——从传统空间走向近郊“产业新区”与“都市田园”[A]. 周嘉晖. 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 2017
- [6]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7]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研究[D]. 廖文秀.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8]上海郊区村落路网结构研究[J]. 李楠楠,徐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01)
- [9]山西省城镇区域综合实力发展评价 ——以太原市为例[D]. 牛慧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10]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 姜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