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国资法》和国资委的职能定位转型

试论《企业国资法》和国资委的职能定位转型

论文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一项重要的配套改革,目前正处于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政资分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中的核心理念,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入手,揭示了政资分开对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3年国资委的正式成立是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政资分开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国资委近七年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践来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机构职能定位模糊,在实际运作中承担出资人和监管者双重职能,没有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相分离,出资人管理手段缺乏,行政管理色彩浓厚;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普遍还不健全,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由于企业法人财产权得不到落实,存在责任上交政府现象。《企业国资法》于2009年5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国资法的出台,填补了国资立法的空白,有利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全面规范,标志着政资分开开始进入出资人依法推进阶段。《企业国资法》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为“纯粹”的出资人,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沿着政资分开道路继续深入。《企业国资法》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最高层级法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和突破,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要按照《企业国资法》深入推进政资分开进程。在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国资法》框架下的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框架设计:职能定位为纯粹出资人,组织属性为特殊法定机构,运作范围为有限的出资人权利,运作方式为产权管理方式,组织文化为出资人利益为导向的投资组织文化。最后结合温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实例重点分析了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对《企业国资法》法治框架下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一) 政企分开阶段(1978年-1988年)
  • (二) 政资分开探索阶段(1988年-2002年)
  • (三) 政资分开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
  • 三、国资委建立过程和职能定位变化
  • 第二章 国资委职能履行的主要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一、国资委成立来的主要实践和成效
  • 二、国资法实施前国资委职能履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职能定位模糊
  • (二) 行政色彩浓厚
  • (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 (四) 企业法人财产权难以落实
  • 三、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的必要性
  • 第三章 《企业国资法》的创新和突破
  • 一、《企业国资法》的立法过程及主要内容
  • 二、《企业国资法》的创新和突破
  • (一) 确立了国资委"纯粹"出资人的法律地位
  • (二) 多层面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 (三) 明确规定了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的内容
  • (四) 正式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 (五) 注重对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
  • 三、《企业国资法》的局限和不足
  • (一) 立法范围偏窄
  • (二) 对目前大量政府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现状的妥协
  • (三)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存在执行缺陷
  • (四) 部分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化
  • 第四章 《企业国资法》框架下的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分析
  • 一、国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经验借鉴
  • (一) 集权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二) 分权与集权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三) 分权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四)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可供借鉴的经验
  • 二、《企业国资法》框架下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框架设计
  • (一) 职能定位:纯粹出资人
  • (二) 组织属性:特殊法定机构
  • (三) 运作范围:有限的出资人权利
  • (四) 运作方式:产权管理方式
  • (五) 组织文化:出资人利益为导向的投资组织文化
  • 三、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 (一) 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部分职能尚未完全落实
  • (二) 国资委履行出资入职责的平台有待完善建设
  • (三) 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能与行政监管职能边界较难界定
  • (四) 国资委原有公共管理和行政监管职能尚未明确承接主体
  • 四、国资委职能定位转型路径探索
  • (一) 依法处理职能交叉,剥离监管者职能
  • (二) 推进出资人职能到位,强化出资人能力
  • (三)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期待大国资法[J]. 上海国资 2008(11)
    • [2].聚焦国资法二审[J]. 上海国资 2008(06)
    • [3].简论企业国资法的几个特征[J]. 国有资产管理 2008(12)
    • [4].未竟的国资法[J]. 上海国资 2008(11)
    • [5].国资法实施观察:国资管理的体制框架与运营机制分析[J]. 研究生法学 2012(04)
    • [6].简析国资法立法价值的几点不足——我读《企业国有资产法》[J]. 产权导刊 2009(06)
    • [7].《国资法》带来的喜和忧[J]. 上海国资 2008(12)
    • [8].业界动态[J]. 产权导刊 2008(05)
    • [9].业界动态[J]. 产权导刊 2009(01)
    • [10].国资法立法14年的若干问题[J]. 南风窗 2008(07)
    • [11].国资改革的依法推进及其分类管理[J]. 产权导刊 2008(12)
    • [12].简论国资法与产权市场的关系——我读《企业国有资产法》[J]. 产权导刊 2009(06)
    • [13].国资法对优先权制度的影响[J]. 产权导刊 2009(10)
    • [14].剑指国有资产流失 惠及亿万黎民百姓——国资法“胎动”[J]. 民主与法制 2008(03)
    • [15].国有资产立法的相关背景及问题探讨[J]. 宏观经济管理 2008(09)
    • [16].《国资法》出台后的浦东国资国企改革[J]. 探索与争鸣 2009(01)
    • [17].观点选登[J]. 上海国资 2008(12)
    • [18].国资法颁布之后还需要什么[J]. 法人杂志 2008(12)
    • [19].期待国资法早日破茧[J]. 上海国资 2008(01)
    • [20].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四大看点[J]. 董事会 2008(12)
    • [21].企业活力在于体制不在“所有制”[J]. 中关村 2013(12)
    • [22].浅议《国资法》在实践中的不足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0(09)
    • [23].地方政府贯彻国资法应注意三个问题[J]. 产权导刊 2010(12)
    • [24].把好八关 保障国有产权规范转让[J]. 产权导刊 2008(12)
    • [25].李曙光:国资法最大的问题还是实施问题[J]. 法人杂志 2008(12)
    • [26].观点选登[J]. 上海国资 2008(02)
    • [27].国资法3大难题待解[J]. 上海国资 2008(01)
    • [28].政策[J]. 中国有色金属 2008(22)
    • [29].李曙光:构建国资法律体系,任重而道远[J]. 中国改革 2009(07)
    • [30].新国资法新在何处[J]. 上海国资 2008(12)

    标签:;  ;  ;  ;  ;  

    试论《企业国资法》和国资委的职能定位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