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防治措施

论述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防治措施

陕西省汉中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公路与桥梁的建设正处在高峰期,公路作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保证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是,公路与桥梁的建设并不是没有问题的,相反,我国大部分公路与桥梁在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类灾害的侵袭。如何正确看待公路与桥梁的病害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是目前所有建设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路基水毁作为公路与桥梁病害的一种,其危害性十分巨大,严重者可直接摧毁公路设施,阻断交通,危及行车安全。由于受到气候变化、雨水冲刷、汽车通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公路维护的难度。特别是雨水冲刷的影响,使路基受损,造成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公路与桥梁水毁的原因,切实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保障公路畅通。

关键词: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防治措施

1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成因及分析

公路水毁是指因水的作用,公路设施遭到损坏的现象和过程,是一种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对公路损坏,影响了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本身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建桥所用材料必须严格把关,加大施工质量监理力度,狠抓强化质量意识的提高,明确施工质量责任人,并建立终身责任制,奖惩分明。

1.1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类型

山区公路中许多路段与河道并行,沿河路基常因河道凹岸冲刷、顶冲与斜冲而发生坍塌或遭到破坏;小桥涵被冲毁后,造成两端路基水毁;路面设计高程不够,洪水漫溢并冲刷路面造成路面和路基水毁;公路紧靠山边,暴雨时水从山坡汇流而下,轻则冲刷路面,重则冲毁路基;滑坡、崩塌的山体堵塞路基边沟,致使边沟排水漫溢到路面冲毁路面和路基;小桥涵因位置设置不当,或孔径偏小,或被沙泥堵塞,不能顺畅地排水与输沙,造成洪水漫溢路面,冲毁路面和路基。

1.2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原因

形成路基破坏的原因。当路基的某处强度不足时,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使其下陷,形成不太明显的微小低洼处,雨雪天气造成积水,长期浸泡必然使路基软化,强度进一步降低,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形成更大的坑槽,坑槽将造成更深的积水,如此反复造成公路水毁:另一种情形是路边沟排水不畅,长期浸泡,导致路基整体强度下降,造成大面积水毁。

形成路面破坏的原因。当路面某处因为修筑不合格或使用过程中造成漏水,这种渗漏往往很不明显,当雨过天晴时,表现为周围大部分路面都已晾干,局部潮湿,严重时可以观察到龟裂的网纹,和上述类似,漏水造成基层的强度降低、形成坑槽,产生积水,如此反复循环作用导致水毁。

形成桥涵破坏的原因。涵洞位置不当,孔径偏小,满足不了排洪要求;涵洞进口处理不当,泄洪时发生洪水流向偏差;桥位选择不当,河床的地质条件差,极易发生冲刷,进而影响桥梁基础及墩台结构;桥涵日常养护差,长期得不到清理,发生堵塞,水流不畅;河床变化较快,水流偏差较大。桥涵水毁一旦发生,轻者洪水涌上路面,破坏路基路面,重者桥涵被冲断,从而中断交通。因此,桥涵类水毁是公路水毁预防中的重中之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2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防治措施

2.1工程设计

公路设计,一定要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相关的专门规范进行设计,在选择路线走向时.要充分进行地质调查,对周围的土质、岩层、地表植被等情况进行摸底,路线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幼避过土质软弱、岩层风化严重及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否则要进行相关的防护及补强设计,以免给今后的公路埋下水毁隐患。另外路基填土边坡要进行防护设计,须种植一些根系发达、固结力强的草种,以抵杭水流的经常性冲刷,减少路基边坡坍塌及路墓缺口的发生。

另外排水边沟的设计也极为重要,要有适当的纵坡,纵坡较大有冲刷的可能时还要对其进行加固或采用急流槽及跌水的措施。挖方断面如果土质较差,易被冲刷时,应采取植物防护或砌护坡等措施,减少边坡溜方及滑坡的发生。

桥梁的设计要注意河床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基础的埋置深度要综合考虑,尤其是锥坡的基础在设计施工要特别注惫,锥坡是最容易首先被摄坏或冲刷的。导流坝等调治构造物对桥梁的防冲刷尤为重要。需进行综合设置。

涵洞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特点,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尽最采用较大的跨径,因为水流中常常会夹带泥沙等杂物,涵洞如果容易淤积或被杂物堵塞,则涵洞的排水能力大大下降,另外孔径太小,人工难以清淤,给今后的养护带来困难,也给公路埋下水毁隐患。

防护与加固工程的设计对沿河地段要注重基础的埋置深度,根据河床的地质情况,对有冲刷的地基,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一米,还要重视挡土墙的排水设计及墙后填料的质量。沿河公路、桥头引道、水田等,如果有长期浸水或有被冲刷的可能,则应设置挡土墒、防坡、护脚等防护设施。

2.2施工控制

桥涵坡坏的防治.对于山区沿溪线公路,一股应对每隔300米设置一道涵洞,通常设置在竖曲线的底部或变坡点处,穿越村庄路段,为排除村庄地面汇水也应设涵.涵洞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涵或墙高不小于1米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或石拱涵。因为对于山区公路,涵洞不仅排水而且输沙,如果孔径太小,泥沙及杂物堵塞涵洞后,人工难以进入清淤,使涵洞排水功能减弱,一旦山洪暴发,涵洞极易被冲毁。涵洞进水口处应浆砌一段片石铺底,当涵前河沟纵坡较大时,应建急流槽或跌水等构造物以减缓流速.

所建桥梁,除保证桥梁安全外,还应根据水流情况修建导流坝等调治构造物,以保证桥梁在设计洪水位时不被冲毁。对于桥基己被淘空的桥梁,应立即用混凝土填筑桥基掏空部分,然后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加固桥基,在桥梁上游修建合适的导流坝、丁坝等调治构造物,使水流均匀流畅地通过桥孔。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填方路基的填筑质最要特别注重.其中填筑程序、填筑用土质设、压实度尤为重要,不能用透水性不同的土无序混填,应分层夯填,尽量采用透水性好的土坡筑路基。对较陡的填方边坡要挖好土质台阶,分层夯实,路基压实度要达设计要求,这一点往往在实际中难以做到,所以在施工中要把好关。否则在水毁中容易出现边坡填土下沉或滑坍,影响路鉴稳定。

2.3养护防治

公路边沟、截水沟、引水沟等排水设施要经常性保持畅通,清除杂草和堆积物,要通过他们把水流引向路基以外,而不能直冲路基,尤其是截水沟,一般地由于他处于上边坡等较高、较陡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所以被养护人员所忽视,或者根本没有去养护,所以许多截水沟早己被堵塞,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所以当雨季来临时,边坡冲刷严重,溜方特别多。在养护中如果发现边坡土质不好,易被冲刷而设计中未考虑的,要新开挖截水沟,这种现象在较早建成的公路中比比皆是,有些填方边坡,经过雨水长期冲刷,形成大小、长短不等的沟槽,在养护中要及时予以修补,以免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边坡整体滑坍,对易被冲刷的边坡要种植根系发达的草种如香根草等防止冲刷,这种办法成本低、容易施工,在养护中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孟贵生.公路水毁的防治.科技论坛,2014(08):48-49.

[2]汪辉.公路桥梁水毁防治措施.安徽地质,2007(03):72-73.

[3]李雪斌.探讨公路水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7):125-126.

标签:;  ;  ;  

论述公路与桥梁路基水毁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