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钛、锆、钒基储氢合会以其储氢量大,吸放氢速度快等优点而成为目前储氢合金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在中子物理实验研究中,中子发生器是常用的中子源之一。这类中子源常采用钛、钒和锆吸收氢的同位素作靶,通过恰当的核反应得到中子。因此,开展钛、锆、钒吸氢性能的系统研究对研制这类靶基材料有着指导意义。同时,找到一种增加靶基材料吸氢量的简便方法,对增大发生器的中子产额,延长靶的寿命有着现实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在调研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次采用热扩散的方法形成钛、锆、钒.的锂合金,然后对钛、锆、钒与钛、锆、钒的锂合金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吸放氢实验,对其吸放氢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了锂对钛、锆、钒的最大吸氢量的影响;最后,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用X射线衍射(XRD)做物相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做表观形貌分析,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做相对含量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不论是钛、锆、钒还是钛、锆、钒的锂合金,在相同的充氢压,不同的温度下吸氢后,最大放氢量会随着吸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放氢速率也随之增大;同样,钛、锆、钒与钛、锆、钒的锂合金在相同温度,不同充氢压下吸氢后,最大放氢量随着吸氢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相同吸放氢条件下,它们锂合金的最大吸放氢量大于纯钛、锆、钒。2、XRD分析结果显示:钛为密排六方结构,吸氢后产生的钛的氢化物TiH2的结构是体心四方结构,放氢后TiH2分解产生了具有四方结构的TiH。钒为体心立方结构;吸氢后为面心立方结构;放氢后是体心四方和面心立方结构共存;吸放氢使锆的晶格常数增加,晶胞体积增大;在锂合金的XRD图上有Li(锂)和LiH的峰出现,说明锂成功地扩散。3、SEM分析的结论是:未吸氢的样品表面比较致密,裂纹比较少:吸放氢后裂纹增多;高放大倍数下观察发现,裂纹周围粉化很严重,说明吸放氢循环会使样品粉化,在其表面产生很多的氢出入通道。4、SIMS分析的结论是:吸氢后的钛、锆、钒样品中有H元素,说明吸氢实验是成功的。钛中氢的深度分布在1.2微米,钒中氢的深度分布在2.7微米,锆中氢的深度分布在2.8微米以内的分布基本是均匀的,满足中子发生器的氚靶厚度要求。
论文目录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储氢材料简单概括1.1.1 络合物储氢材料1.1.2 储氢合金1.1.3 有机液体储氢材料1.1.4 碳基储氢材料1.2 储氢合金的发展1.3 储氢合金的分类1.3.1 稀土系储氢合金1.3.2 钛系储氢合金1.3.3 锆系储氢合金1.3.4 钒系储氢合金1.3.5 镁系储氢合金1.4 储氢金属吸放氢原理以及热力学性质概述1.5 储氢合金的现状及应用1.6 本论文选题立意第二章 储氢原理和氚靶材料2.1 储氢合金的储氢原理2.1.1 储氢合金的吸放氢过程2.1.2 储氢合金中氢的位置2.2 氚靶的储氚材料2.2.1 氚靶的储氚材料性能要求2.2.2 钛作为储氚材料的应用2.2.3 钒用作氚靶的储氚材料2.2.4 锆用作氚靶的储氚材料第三章 实验设计3.1 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3.1.1 实验材料的制备3.1.2 实验装置的设计3.2 样品吸放氢实验3.2.1 样品的表面处理3.2.2 样品的真空除气3.2.3 样品的活化3.2.4 吸放氢实验3.3 样品XRD测试3.4 样品SEM分析3.5 样品SIMS分析第四章 实验数据及样品测试分析4.1 吸氢实验数据及分析1和T1-L1合金样品最大吸氢量比较'>4.1.1 T1和T1-L1合金样品最大吸氢量比较1合金样品最大吸氢量比较'>4.1.2 V和V-L1合金样品最大吸氢量比较R和ZR-L1合金样品最大吸氢量比较'>4.1.3 ZR和ZR-L1合金样品最大吸氢量比较4.2 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1和T1-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1 T1和T1-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1.1 纯钛放氢实验数据1-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4.2.1.2 T1-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4.2.1.3 纯钛和钛锂合金样品最大放氢量比较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2 V和V-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2.1 纯钒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2.2 V-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1合金最大放氢最的比较'>4.2.2.3 V和V-L1合金最大放氢最的比较R和ZR-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3 ZR和ZR-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3.1 纯锆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R-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4.2.3.2 ZR-L1合金放氢实验数据及分析R和ZR-L1合金最大放氢量比较'>4.2.3.3 ZR和ZR-L1合金最大放氢量比较4.3 样品XRD分析1样品的XRD图谱'>4.3.1 T1样品的XRD图谱1-L1合金的样品的XRD图谱'>4.3.2 T1-L1合金的样品的XRD图谱4.3.3 V样品XRD分析1合金样品XRD分析'>4.3.4 V-L1合金样品XRD分析R样品XRD分析'>4.3.5 ZR样品XRD分析R-L1合金的样品的XRD图谱'>4.3.6 ZR-L1合金的样品的XRD图谱4.4 样品SEM分析1和T1-L1样品SEM分析'>4.4.1 T1和T1-L1样品SEM分析1样品SEM分析'>4.4.2 V和V-L1样品SEM分析R和ZR-L1样品SEM分析'>4.4.3 ZR和ZR-L1样品SEM分析4.5 样品SIMS分析1样品SIMS分析'>4.5.1 T1样品SIMS分析4.5.2 V样品SIMS分析R样品SIMS分析'>4.5.3 ZR样品SIMS分析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1 结论5.1.1 吸放氢P-T曲线的规律5.1.2 样品XRD分析的结论5.1.3 样品SEM分析的结论5.1.4 样品SIMS分析的结论5.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储氢材料论文; 储氢性能论文; 热扩散论文; 氚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