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种植学科目前是口腔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最热门、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分支学科。种植成功的关键是足够的骨结合以及避免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损伤。选择合适直径和高度的种植体是种植成功的前提,故术前骨量的准确判断非常重要。目前颌曲面断层片是口腔临床中经常使用的诊断手段,是最常用的骨量检测方法,也在正畸和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原理是将被摄体置于X线机和胶片之间,X线机与胶片按被摄体的弧度做相反方向运动,从而拍摄颌面部的一层弧形面的体层影像。曲面断层片可显示整个颌骨的全景,价格低廉,简便易行,然而它存在图像失真等缺点,国内外有多个学者对曲面断层片的失真情况进行了研究,但临床上对失真率的评价仍存在争议,并缺少各个牙位不同牙槽嵴高度处水平失真率的研究报道。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后牙区已成功种植病例的曲面断层X线片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评价以往的失真率计算方法是否可行,分析后牙各个牙位的垂直失真率及每个牙位不同牙槽嵴高度处的水平失真率,了解下颌管在不同牙位下的上下向直径及显现情况,为临床工作中准确评价后牙区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种植科自2007年4月-2010年5月期间接受种植手术的临床病例122例,240个牙位,观测:①各个牙位中种植体顶部宽度,种植体高度。②标准ITI种植体在牙槽嵴顶区、牙槽嵴顶下方5.0mm、8.0mm处的直径(实体部分)。③颏孔显现情况。④下颌管上、下壁在后牙各个牙位下的显现情况及上下向直径。失真率计算方法:失真率=(测量值—实际值)/实际值×100%。测量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用0.05检验。结果:1.上颌第一前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5.00%,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0.02%;上颌第二前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5.09%,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0.39%;上颌第一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3.95%,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0.15%;上颌第二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4.05%,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1.28%;下颌第一前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2.97%,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1.98%;下颌第二前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3.79%,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0.64%;下颌第一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3.13%,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0.66%;下颌第二磨牙水平失真率平均值为-3.45%,垂直失真率平均值为-0.41%;水平失真率各牙位之间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失真率上颌第一前磨牙组与下领第一前磨牙组P=0.05,下颌第一前磨牙组与上颌第一磨牙组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2.同一患者相同种植体多次拍片的失真率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3.同一测量者间隔2周对相同片子测量后失真率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4.术前使用钢珠与术后使用种植体评价垂直失真率及牙槽嵴顶区水平失真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5.种植体牙槽嵴顶区、牙槽嵴顶下5.0mm、8.0mm处水平失真率比较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槽嵴顶下5.0mm、8.0mm处水平失真率与牙槽嵴顶区相比有放大趋势,P<0.05,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牙槽嵴顶下5.0mm、8.0mm处水平失真率与牙槽嵴顶区相比有缩小趋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曲面断层片中颏孔位置及显现率曲面断层片中观测右侧下颌颏孔,其显现率为91/122×100%=74.59%,显现的颏孔中20.88%位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46.15%位于第二前磨牙下方29.67%位于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3.30%位于第一前磨牙下方。7.下颌管显现率及上下向直径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管显现率由后向前逐渐减小,上下壁均显现的概率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分别为:70.59%、58.82%、39.50%、10.08%。下颌管上下向直径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处分别为:3.20±0.46、2.96±0.40、2.79±0.38、2.67±0.32(单位:mm)。直径在第三磨牙处与第二磨牙处、第三磨牙处与第一磨牙处、第三磨牙处与第二前磨牙处、第二磨牙处与第一磨牙处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前磨牙处与第一磨牙处,第二前磨牙处与第二磨牙处比较P值均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上下颌后牙各牙位之间水平失真率较恒定,均呈缩小趋势;垂直失真率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差别较大,但总体来说后牙垂直失真率较水平失真率小。2.使用金属球作放射模板能够准确的矫正牙槽骨垂直失真率及牙槽嵴顶部位的水平失真率。3.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区牙槽嵴顶下5.0mm、8.0mm处水平失真率与牙槽嵴顶区相比有放大趋势,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区牙槽嵴顶下5.0mm、8.0mm处水平失真率与牙槽嵴顶区相比有缩小趋势,故不能简单的由金属球来矫正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磨牙区牙槽嵴顶下方的水平失真率。4.颏孔位于第二前磨牙下方居多,其次位于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再次位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极少数位于第一前磨牙下方。5.下颌管由后向前显现率变小,上下向直径由后向前逐渐变小,但到接近第二前磨牙区,直径变小的趋势不明显,临床可以凭这一特性在下颌管上壁显现不清的种植区域根据邻近能清晰显现的下颌管直径推算并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束。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左上第一前磨牙3根并左下第一前磨牙2根1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05)
- [2].33例埋伏前磨牙的临床分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8(08)
- [3].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1例报告[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5(06)
- [4].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和左下颌第一前磨牙3根融合1例[J]. 口腔医学研究 2013(02)
- [5].4颗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1例[J]. 广东牙病防治 2012(12)
- [6].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对安氏Ⅰ类病例上唇组织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03)
- [7].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对称性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11)
- [8].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对安氏Ⅰ类病例下唇软组织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0(06)
- [9].3个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治疗1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6)
- [10].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1例[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8(03)
- [11].62颗穿髓型楔缺前磨牙修复治疗体会[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05)
- [12].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形态的体外研究及临床意义[J]. 口腔医学 2014(S1)
- [1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12)
- [14].单侧前磨牙正锁牙合对青少年下颌骨位置及发育影响的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0)
- [15].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学研究回顾[J]. 口腔生物医学 2010(01)
- [16].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的形态学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08)
- [17].安氏Ⅰ类错病例前磨牙拔除模式的选择[J]. 口腔医学 2009(07)
- [18].136颗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和根尖开口位置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3)
- [19].错位前磨牙拔除方法探讨[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5(03)
- [20].上颌第一前磨牙实用解剖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4(03)
- [21].扭转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J]. 口腔医学 2014(03)
- [22].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错病例牙颌面的垂直向变化[J]. 现代临床医学 2013(02)
- [23].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与根外形的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2)
- [24].正畸前磨牙拔牙模式对前磨牙区比率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06)
- [25].成都地区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离体解剖形态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8(02)
- [26].全部前磨牙畸形中央尖一例报告[J]. 青海医药杂志 2019(10)
- [27].拔除第二前磨牙与非拔牙正畸矫治后牙根吸收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26)
- [28].正畸治疗对青少年前磨牙牙根吸收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33)
- [29].第二前磨牙及下颌侧切牙先天性缺失一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3)
- [30].中切牙先天缺失伴两前磨牙间多生牙1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