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状介质中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及机理研究

雾状介质中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及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基于光学投影或图像在线检测的精密曲线磨床一般不使用工作液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了以雾状介质作为工作介质的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雾中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特种加工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该修整技术减少了对液体介质的依赖,符合绿色制造的潮流,容易实现自动化,可应用于精密磨床的在线修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放电蚀除砂轮材料机理研究、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放电选择性去除砂轮材料基本原理、放电修整砂轮表面瞬态温度场、砂轮表面形貌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适应性广、工业化应用程度高的超硬磨料砂轮电加工修整技术打下理论基础。对雾气中电火花放电蚀除材料机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以气体介质电导和击穿机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雾状介质的电导与击穿机理。雾状工作介质是连续状气体和微细工作液滴混合物,由于电场畸变,雾状介质中电火花放电的击穿电压降低为纯气体击穿电压的1/3左右。从雾状介质的击穿和放电通道形成、能量转换分布和传递、电蚀产物的抛出与极间介质消电离几个方面阐述砂轮表面材料的抛出机理,建立了单脉冲火花放电材料融熔抛出的物理模型。该模型把雾状介质中单个脉冲放电蚀除材料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电离准备阶段、放电热蚀阶段和消电离抛出阶段。针对传统电火花放电修整非导电和弱导电超硬磨料砂轮的局限性,提出通过辅助放电材料实现雾中放电修整非导电金刚石砂轮的技术方案。建立了放电去除砂轮表面金属结合剂和树脂结合剂以使金刚石磨粒突出的物理模型。详细分析了金刚石磨粒与结合剂两种材料热电物理性能差异,从材料学、传热学和电火花加工学三个方面,阐述了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的选择性蚀除砂轮组成材料以实现砂轮整形或修锐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运动放电点热源作用于砂轮表面的温度分布解析计算,从理论上验证了放电修锐金刚石砂轮选择性去除结合剂的可行性。采用参数化编程建立了放电修整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三维瞬态温度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得到了青铜结合剂熔融和金刚石磨粒修整过程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青铜结合剂熔融层和金刚石磨粒不同层面的最高温度均随着峰值电流的升高而升高;脉冲宽度对青铜结合剂和金刚石磨粒最高温度的影响不明显;青铜结合剂熔池的半径和深度随着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的升高而加大;青铜结合剂熔融层最高温度及达到蚀除温度的结合剂深度随着砂轮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利用所建立的金刚石砂轮温度场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以对砂轮修整过程进行工艺参数调整及优化,为后续青铜结合剂和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实验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实现高效去除青铜和树脂结合剂且避免过高温度使金刚石颗粒石墨化丧失磨削工作能力的修锐目标。在理论分析砂轮材料选择性去除机理和放电修整砂轮温度场数值模拟基础上,在电火花成形机床上对青铜基金刚石砂轮和树脂结合剂砂轮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工艺参数的放电修锐实验。实验研究了放电峰值电流、脉冲宽度、砂轮移动速度、工作介质、开路电压等工艺参数对砂轮表面形貌及修整效率的影响。利用KEYENCE三维数字显微镜观察电火花修锐前后金刚石砂轮表面的微观形貌。修锐前后金刚石砂轮表面的表面峰点高度用Vecco公司生产的Dektak6M探针表面轮廓仪来测量。不同工作介质实验结果表明,雾状乳化液修锐的砂轮表面形貌最佳,空气中修锐的砂轮表面金刚石磨粒石墨化现象最严重且修整效率低。在雾状乳化液中放电修锐青铜基金刚石砂轮实验结果表明,放电峰值电流和砂轮运动速度是影响砂轮表面形貌及金刚石磨粒性能的主要因素,放电脉冲宽度对砂轮表面金刚石磨粒形状特征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影响是修整效率的主要因素,开路电压对砂轮表面形貌和修整效率均没有影响。放电修锐树脂结合剂砂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树脂结合剂砂轮表面涂覆一层辅助放电材料后再进行表面放电修整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放电修锐工艺参数对树脂结合剂砂轮表面轮廓形貌和修整效率的影响规律与对放电修锐青铜结合剂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但由于树脂结合剂的碳化分解温度远远低于青铜结合剂的熔点,因此适合修整的放电峰值电流Ie为1~3A。通过对比不同修锐工艺参数修锐后青铜金刚石砂轮的磨削力可知,砂轮磨削能力主要取决于磨粒裸露高度、工作磨粒数量及是金刚石磨粒形状的完整性。本实验中所用金刚石砂轮磨粒的合理裸露高度为:35μm~50μm。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刚石砂轮修整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金刚石工具修整法
  • 1.2.2 普通砂轮修整法
  • 1.2.3 游离磨料修整法
  • 1.2.4 软弹性修整法
  • 1.2.5 超声振动修整法
  • 1.2.6 在线电解修整法
  • 1.2.7 电火花修整法
  • 1.2.8 激光修整法
  • 1.3 金刚石砂轮修整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雾中放电加工过程的材料蚀除机理
  • 2.1 雾状介质电导和击穿机理
  • 2.1.1 电介质的概述
  • 2.1.2 气体介质的电导和击穿机理
  • 2.1.3 雾状介质中的电场畸变
  • 2.2 放电通道的形成机理
  • 2.3 蚀除材料抛出机理
  • 2.3.1 电极材料抛出过程
  • 2.3.2 关于抛出力的几种假说
  • 2.3.3 单脉冲火花放电材料抛出的物理模型
  • 2.4 电极材料蚀除定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的机理分析
  • 3.1 雾中放电修锐砂轮基本原理
  • 3.1.1 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结合剂去除模型
  • 3.1.2 非导电金刚石砂轮结合剂去除模型
  • 3.2 火花放电修整砂轮的热传导模型
  • 3.2.1 热源模型
  • 3.2.2 瞬时点热源的温度场
  • 3.2.3 运动点热源的温度场
  • 3.3 金刚石砂轮材料分析
  • 3.3.1 金刚石磨料
  • 3.3.2 金属结合剂
  • 3.3.3 树脂结合剂
  • 3.4 金刚石磨粒和结合剂热电物理性能
  • 3.5 选择性去除结合剂的可行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电火花修整金刚石砂轮温度场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放电修整砂轮温度场物理模型
  • 4.2.1 放电修整温度场能量控制方程
  • 4.2.2 温度场模拟的基本假设
  • 4.2.3 导热计算的定解条件
  • 4.3 放电修整砂轮温度场有限元模型
  • 4.4 放电修整砂轮温度场仿真过程
  • 4.4.1 有限元计算条件
  • 4.4.2 温度场的加载
  • 4.5 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
  • 4.5.1 峰值电流对砂轮表面温度场的影响
  • 4.5.2 修整移动速度对砂轮表面温度场的影响
  • 4.5.3 脉冲宽度对砂轮表面温度场的影响
  • 4.5.4 磨粒和青铜结合剂上不同点的温度时间历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实验研究
  • 5.1 放电修整青铜基金刚石砂轮实验
  • 5.1.1 实验条件
  • 5.1.2 工艺参数的确定
  • 5.1.3 不同介质放电修锐砂轮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4 不同工艺参数修锐砂轮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 放电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实验
  • 5.2.1 实验条件及步骤
  • 5.2.2 工艺参数的确定
  • 5.2.3 放电电流对砂轮表面轮廓的影响及分析
  • 5.2.4 脉冲宽度对砂轮表面轮廓的影响及分析
  • 5.2.5 开路电压对砂轮表面轮廓的影响
  • 5.3 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效果测试实验
  • 5.3.1 磨削力及其测量概述
  • 5.3.2 试验方案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雾状介质中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及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