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体英语教学和传统英语教学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韩婷婷[1](2021)在《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新形势下,多媒体课堂教学为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引入了新的模式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突破口,促进了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型,因此,选择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英语老师也日益增多。此外,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规定,要提升小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合理化,提升教师的多媒体运用工作能力,进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王慧,崔艳清[2](2021)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方式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体系当中,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普及,满足了学科教育中对丰富学习内容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英语教学的效果。英语是现代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有着十分显着的应用价值。英语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对英语课本内容进行补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进一步优化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独有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英语课堂。本文详细阐述多媒体技术为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同时探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具体路径。
段宜珍[3](2021)在《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越来越凸显,为提升英语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创新自身传统教学观念,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本文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陈明珠[4](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满目苍凉,而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英语教师应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以保证乡村教育的顺利推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乡村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应然角色是什么,是否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角色偏差,教师角色又该如何丰富与更新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促进教师完善教师角色,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上建构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法,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为辅助的形式对教师实然的角色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是围绕教师的应然角色这五个维度,结合理论建构中的具体的角色内容编制问卷,并且设置了性别、教龄、学历、执教年级等四个人口学统计变量,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群体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乡村教师、低学历以及低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教师角色存在较多偏差。基于调查及综合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以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师的角色水平。第一,从教师自身出发,首先要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其次要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最后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第二,从外部支持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出发,首先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其次要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再次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最后要加强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
汤慧敏[5](2021)在《基于游戏理念初中一年级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听说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英语听说教学中还依然存在学生不愿意主动开口说英语或者不知怎样用英语来表达的“哑巴英语”现象。如何按照课程改革要求,破解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问题,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游戏化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原有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开口说英语的恐惧感。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提升学生与人交流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游戏化教学和教学信息化成为破解英语听说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调查法以及行动研究法,基于游戏化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探索基于游戏理念的初中一年级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学模式按照英语听说课堂的单词教学、句型教学、对话教学三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按照教学目标及活动特点,提供选择的游戏活动形式和信息化支持的情境,构建信息化情境下的游戏教学活动,并将信息化情境下的游戏教学活动融入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新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听说测试和学生访谈进行研究成果的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游戏理念的初中英语听说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呼延一琪[6](2021)在《疫情背景下初中英语网络教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国学校的正常教学造成严重影响,作为基础课的初中英语亦不例外。针对此客观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防疫重要指示,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能误学,可以通过网络等先进技术达到教学效果,疫情大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不能降低,各地区要积极因地制宜制定教育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做到停课不停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在线学习课程。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网络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和老师对网络授课的态度,从而对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为一线教师今后的网络教学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网络教学模式下初中学生的成绩如何以及师生对网络授课的态度如何。本研究以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收集的具体数据是该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级网络教学模式下两个单元的测试成绩和传统面授下两个单元的测试成绩、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的个人访谈。从网络教学下和传统面授下单元测试成绩的多重分析中可得知,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成绩低于传统面授下的英语成绩,且有显着性差异。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的个人访谈中可得知,学生和教师对网络教学持有积极的态度。网络教学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等多元智能,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项研究得出以下启示:教师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英语教学的融合途径,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沈倬丞[7](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徐文佳[8](2021)在《教育信息化2.0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蕉岭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带来了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和师生信息素养等建设,助力信息化教学登上新台阶。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蕉岭师生接受,但是初中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差,信息化教学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县域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无法满足教学所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对教仪站人员、英语教研员、三间代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找出当前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问题,明确当前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差距。本文根据信息化2.0八大行动的要求和蕉岭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探寻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提出五个发展策略如下:一、以校本培训为媒介。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种子教师的辐射作用,通过校本培训带动学校集群的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二、以课程目标为基准。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三、以应用需求为根本。加快英语科组资源库完善步伐,开展英语“希沃课堂”的研究,提高移动学习软件的使用率,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四、以教学创新为目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个人英语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五、以精准测评为导向。教师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教研组精准评价教师的教学,以评促学,以奖促教。
柳明明[9](2021)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要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时代,混合式教学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潮流;后疫情时期,混合式教学已然成为教学新常态。而为保证和完善混合式教学效果,则需要通过对混合式教学中线上教学行为和线下教学行为进行采集,并分析教学行为有效性,从而为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提供基础。而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作为衡量混合式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落脚点,探究混合式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探究教师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基于此,本研究将对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进行观察和测量,并从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笔者在对国内外关于混合式教学和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中英语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在在线学习管理、组织面授课堂以及教师反馈等方面,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实然状况如何?(2)影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都有哪些?(3)这些影响因素具体是如何影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笔者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周期为16周,研究前期,向哈市三个高中120名英语教师(重点高中1所,普通高中2所)发放两次问卷,了解目前高中英语混合式教学实施中,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期,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对哈市某高中的一个班级进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并进行相应的课堂观察记录;研究后期,在120名研究对象中选取10名教师和12名学生(分为3组,每组4名)分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高中英语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的哪些方面影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之后对访谈数据、课堂观察数据和蓝墨云班课平台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高中英语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在在线学习管理、组织面授课堂以及教师反馈等方面,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较好,在在线学习管理和多元化评价方面存在短板。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影响因素可以归为内部因素(教师信念和教学能力)和外部因素(学生因素和平台因素)。两项教师内部因素、两项教师外部因素之间,以及内因与外因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影响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
刘欢[10](2021)在《词汇呈现方式对农村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词汇呈现对农村的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对于英语学习来讲,词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黄金时期。让学生们有效的学习单词,是每个英语教师一直探索的方向。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英语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透过心理语言学来分析,词汇呈现方式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合理的呈现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词汇学习的效果。本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找到更有效的单词学习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并且有效记忆。本研究以增添理论和深度加工层次理论为依据,侧重研究下面三个问题:(1)研究对象英语词汇学习现状如何?(2)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选择不一样的词汇教学方法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呢?(3)对于他们来说,到底哪一种记忆词汇的方法最行之有效?笔者首先以农村中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育的实际情况。其次,通过实验法,以绥化市北林区某农村中学三个平行班共125名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语境模式、多媒体模式、词汇表模式三种词汇呈现方式,对实验班进行20分钟的英语词汇教学实验。使用10个单词作为实验资料,在课程结束后立即实施即时测试,一周后实施延迟测试。得到测试的成绩之后使用spss2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农村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特别是面对低年级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时,建议老师尽可能使用图片来呈现所要表达的词汇。图片的内容要简单、明了、色彩艳丽,并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并吸引其注意力,与原始信息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词汇的记忆和维持。(2)在本研究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图像表现的方法能够得到不错的反馈,稍微逊色的词表法比较传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老师教学和测验。词汇表也是在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呈现方式。一般情况下,阶段考试的时候老师会选用这种办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词表法比较适合突击性得短暂记忆,学生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背过较多的生词,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一会儿就忘,而且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单词的用法,何种情景适合使用等等。因此,作为教师,在为学生设置课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尽量对单词进行处理,例如增加一些例句,让学生产生深层处理的信息,这样有利于长久记忆。另外,也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使用词汇,以便理解其意义。(3)如果学习目的是让记忆的词汇保持更长的时间,建议使用具有更好学习效果的语境模式。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有大量词汇需要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建议用多媒体模式来呈现。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和传统英语教学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和传统英语教学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正面影响 |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 |
3.显着丰富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容量 |
4.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
5.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
1.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师生之间的高效交流 |
2.多媒体教学内容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具体路径 |
1.强化高校英语教师多媒体教学素养 |
2.结合信息技术优化高校英语教学体系 |
3.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
四、结语 |
(3)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
1.1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
1.2 多媒体教学的特征 |
2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1 学习主动性不足 |
2.2 教师信息能力不足 |
2.3 教学模式滞后 |
3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3.1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
3.2 提升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 |
3.3 促进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 |
4 结束语 |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
2.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面临新挑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教育信息化 |
2.角色 |
3.教师角色 |
(三)理论基础 |
1.角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四)研究现状 |
1.文献趋势分析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的思考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六)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亟待转换 |
1.教育信息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2.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应然角色 |
1.知识的引导者 |
2.教学活动的协作者 |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
4.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5.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 |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问卷编制 |
3.信度分析 |
4.效度分析 |
5.正式发放问卷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总体情况 |
2.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分类剖析 |
3.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人口特征变量差异分析 |
4.不同教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教师角色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1.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
2.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
3.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 |
4.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 |
(二)不同类别教师对教师角色存在的问题 |
1.乡村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2.低学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3.短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三)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原因分析 |
1.教师自身对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不高 |
2.学校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条件支持不够 |
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对策与建议 |
(一)乡村教师增强自身的角色修养 |
1.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 |
2.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 |
3.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
(二)学校助力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 |
2.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
3.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
(三)社会帮扶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社会提高教师职业的认可度 |
2.政府优化乡村学校资源配置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实录 |
致谢 |
(5)基于游戏理念初中一年级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英语新课标对听说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2 当前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3 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
1.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英语听说游戏化教学研究 |
2.2 国内英语听说游戏化教学研究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游戏 |
3.1.2 游戏化 |
3.1.3 游戏化教学 |
3.1.4 信息化教学模式 |
3.2 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2 情境教学理论 |
3.2.3 游戏化学习理论 |
3.2.4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理论 |
第四章 基于游戏理念初中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 |
4.1 英语听说现状分析 |
4.2 教学环境分析 |
4.3 构建原则 |
4.3.1 目标性原则 |
4.3.2 全面性原则 |
4.3.3 符合年龄特征原则 |
4.3.4 简单易操作原则 |
4.3.5 趣味性原则 |
4.3.6 信息化原则 |
4.4 教学模式初步构建 |
4.4.1 英语听说教学课堂分析 |
4.4.2 新教学模式提出 |
第五章 基于游戏理念初中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模式实施与改进 |
5.1 第一轮教学实践 |
5.1.1 计划 |
5.1.2 实施 |
5.1.3 观察与反思 |
5.2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2.1 计划 |
5.2.2 实施 |
5.2.3 观察与反思 |
5.3 第三轮教学实践 |
5.3.1 计划 |
5.3.2 实施 |
5.3.3 观察与反思 |
5.3.4 模式完善 |
5.4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5.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4.2 英语听说测试分析 |
5.4.3 访谈结果分析 |
5.4.4 效果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英语听说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基于游戏理念初一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英语口语测试(前测) |
附录五:英语口语测试(后测) |
附录六:英语听力测试(前测) |
附录七:英语听力测试(后测) |
致谢 |
(6)疫情背景下初中英语网络教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性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教学的概念 |
2.2 国外关于网络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关于网络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多元智能理论 |
3.2 自主学习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测试卷 |
4.3.2 问卷调查 |
4.3.3 个体访谈 |
4.4 研究过程 |
4.4.1 前测与数据收集 |
4.4.2 实施过程 |
4.4.3 后测与数据采集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网络教学模式下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 |
5.2 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分析 |
5.3 教师对网络学习的态度分析 |
5.4 讨论 |
5.4.1 网络教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
5.4.2 网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启示 |
6.2.1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 |
6.2.2 更新教学理念 |
6.2.3 优化教学方法 |
6.2.4 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
6.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
一、研究路径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
一、文化意识 |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
一、文化历史理论 |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
一、目的与原则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
一、培养理念层面 |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
三、考评机制层面 |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教育信息化2.0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蕉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的要求:《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 |
二、课程的需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三、个人的实践: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需要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信息化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信息化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三、信息化教学国内外发展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育信息化2.0 |
二、信息化教学 |
三、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体例说明 |
第五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观察笔记的生成过程 |
五、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
第四章 调查结果 |
第一节 教师问卷结果 |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教师的技术素养 |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计划与准备能力 |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
五、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评估与诊断能力 |
六、教师个人学习与发展能力 |
第二节 访谈结果 |
一、蕉岭初中硬件资源 |
二、蕉岭初中英语教学资源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结果 |
一、课堂信息技术功能应用 |
二、整体课堂效果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四、课堂观察总体结果 |
第四节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五节 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总结 |
第五章 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总纲 |
第二节 以校本培训为媒介 |
一、推动种子教师的自身成长 |
二、开展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 |
第三节 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
二、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 |
第四节 以应用需求为根本 |
一、加快科组资源库完善步伐 |
二、开展英语“希沃课堂”的研究 |
三、提高移动学习软件的使用率 |
第五节 以教学创新为目标 |
一、增强信息化教学意识 |
二、创新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 |
第六节 以精准测评为导向 |
一、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 |
二、精准评价教师的教学 |
第七节 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的实践 |
一、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的校本研修实施 |
二、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的课堂实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仪站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英语教研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初中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五 蕉岭初中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七 课堂实践材料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重要性 |
(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有效教学 |
(二)教学行为有效性 |
(三)混合式教学 |
二、国内外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现状 |
(一)国外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现状 |
(二)国内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一)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二)国内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四、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有效教学理论 |
(一)有效教学理论 |
(二)有效教学理论与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 |
二、掌握学习理论 |
(一)掌握学习理论 |
(二)掌握学习理论与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 |
三、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课堂观察记录表 |
(三)访谈提纲 |
四、研究过程 |
(一)研究前期阶段 |
(二)研究中期阶段 |
(三)研究后期阶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数据分析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二)课堂观察记录分析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四)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行为分析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混合式教学背景下教学行为有效性实然状况 |
(二)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具体体现 |
研究反思与启示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三、结语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词汇呈现方式对农村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词汇的定义 |
(二)呈现的定义 |
(三)词汇呈现的方式 |
二、词汇呈现方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信息加工理论 |
二、增添理论 |
三、记忆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一)本次研究对象所处的背景环境及英语词汇学习现状 |
(二)本次研究对象范围 |
三、实验材料 |
(一)词汇的筛选 |
(二)语境呈现方式 |
(三)多媒体呈现方式 |
(四)词汇表呈现方式 |
四、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词汇测试卷 |
(三)访谈提纲 |
五、研究过程 |
六、数据采集 |
七、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一)英语词汇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
(二)对不同词汇呈现方式的态度及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
二、词汇测试成绩分析 |
(一)即时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
(二)延时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
三、即时测验成绩与延时测验成绩对比分析 |
(一)两次测试成绩在语境模式词汇教学下的比较分析 |
(二)两次测试成绩在多媒体模式词汇教学下的比较分析 |
(三)两次测试成绩在多媒体模式词汇教学下的比较分析 |
(四)三种词汇教学模式记忆衰退趋势比较分析 |
四、测试卷结果与讨论 |
(一)即时测试结果讨论 |
(二)延时测试结果讨论 |
五、访谈结果分析 |
(一)即时测试后访谈结果分析 |
(二)延时测试后访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 词汇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二) 英语词汇即时测试卷 |
附录 (三) 英语词汇延时测试卷 |
附录 (四) 访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多媒体英语教学和传统英语教学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J]. 韩婷婷. 内蒙古教育, 2021(30)
- [2]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分析[J]. 王慧,崔艳清.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08)
- [3]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段宜珍. 海外英语, 2021(12)
-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D]. 陈明珠.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游戏理念初中一年级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 汤慧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6]疫情背景下初中英语网络教学调查研究[D]. 呼延一琪. 延安大学, 2021(12)
- [7]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教育信息化2.0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蕉岭县为例[D]. 徐文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9]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 柳明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词汇呈现方式对农村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D]. 刘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