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宗教学

作者: 魏琪

导师: 牟钟鉴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研究

文献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客观地讲,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分量并不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么重,然尽管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问题的一系列精彩论述和独到见解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人类宗教学说史和思想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在当时还是未来,无论在宗教文化领域还是在世俗文化领域,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方法上,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所引起的震撼和影响都是深刻而久远的。尤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是党和政府制定宗教方针政策、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依据,也是宗教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所以,全面、系统、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探讨其在中国的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然而,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研究及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历史,都未得到认真系统的回顾和探讨。在中国,从建国至文革结束之前的近三十年间,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及其历史发展的专门、系统研究,这对于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大潜在危险,因为理论研究的缺乏必然导致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出现偏差,文革时用行政手段消灭一切宗教的严重错误就是明证。 文革后,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氛围下,不仅国家承认的各大宗教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而且,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和迷信活动及国内外新兴教派也趁机兴起和传入;同时,各种宗教思潮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术理论也相当活跃。 历史的教训、现实中新的宗教现象及宗教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推动着人们开始以理性的态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审视建国以来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地认识和运用了它。而这一工作展开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身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理论的全面、系统、科学的理解,对如何发展中国自己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索。目前这一环节还很薄弱。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恩格斯留存后世的历史文献为基准,吸收当代宗教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放在人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放在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中来认识,尤其强调历史地、发展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强调其宗教思想有一个产生、发展、丰富的过程,对其认识和理解应系统、适时,不能教条和简单。另一方面,结合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和宗教的巨大变化,以及对宗教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客观地分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永久价值及历史局限性,探讨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潜力。 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说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第一章)。通过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宗教启蒙思潮的逻辑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出现是当时持续数世纪的以批判 2宗教为主流的社会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二,逻辑地、细致地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主要思想(第二一五章)。鉴于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形成于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故对其宗教思想的论述亦放在相应的历史时期。为的是清晰地了解他们宗教思想发展的逻辑思路,同时,促使我们充分认识其宗教观的强烈时代感和历史具体性,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其三,探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第六章)。首先从今昔、中西社会和宗教的巨大变化和差异、理性精神的不可或缺三个方面来说明讨论当代价值所必须具备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分几种情况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对思想背景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划分、对宗教思想变化的逻辑进程的阐述等,都有某种程度的异于前辈的独到之处。这点从第三章对“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劳动异化”一节的分析中可见一斑。相信读者会看到作者的努力,并真诚地期望得到大家的宝贵意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研究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文艺复兴后日趋高涨的宗教批判思潮

一、泛神论

二、自然神论

三、百科全书派

四、怀疑论

第二节 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几位重要思想家的宗教学说

一、伊壁鸠鲁

二、黑格尔

三、青年黑格尔派

四、费尔巴哈

第二章 从信仰、置疑走向理性主义的宗教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少年时代的宗教态度

一、少年马克思信仰的道德化宗教

二、严峻宗教教育下成长的恩格斯

第二节 从置疑走向理性主义的宗教批判

一、马克思的大学时代和《莱茵报》时期

二、恩格斯的不来梅、柏林时期

第三章 对宗教的社会经济批判

第一节 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劳动异化

一、马克思的克罗茨纳赫时期

二、《德法年鉴》的筹划和出版发行时期——“政治异化”的提出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异化”的提出

第二节 恩格斯的曼彻斯特时期

一、对英、法、德三国的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及其宗教主张的评价

二、对卡莱尔泛神论和历史观的批判

第四章 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神圣家族》对宗教的论述

一、关于犹太人问题的再论述

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三、对宗教道德的分析批判

第二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的宗教论述

一、对施蒂纳的批判

二、宗教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四节 对“宗教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论宗教的本质

一、宗教是什么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的特质

第二节 论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关于宗教的起源

二、关于宗教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论宗教的消亡条件和消亡方式

第四节 论宗教的社会作用

一、宗教与落后的统治阶级结合所起的消极作用

二、宗教与非统治阶级结合所具有的“外衣”作用

第五节 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讨论的前提

一、不容忽视的今昔之别

二、难以小视的中西差异

三、必不可少的理性态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方法论原则

二、需要还其本来面目的“宗教消亡论”

三、经实践证明应该加以完善的理论

四、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宗教问题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6-30

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D]. 孟宪霞.山东大学2012
  • [2].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D]. 秦秋.山东大学2010
  • [3].理性与现代边缘的神祇[D]. 初景波.中央民族大学2010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