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

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

论文摘要

教育现代性危机是现代性危机在教育领域的体现。面对现代教育的危机,改革一直就都在进行。但是各种形形色色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我们满意的效果,现代教育的弊端并没有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而有所很大改观。假如改革只是着眼于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或教育模式等细节问题,则难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代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到底在哪里?面对现代教育的困境,必须寻找教育转变的“阿基米德点”,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是从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开始的。人学观问题是深深根植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影响到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根本问题,也是影响到教育理论建构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当代教育“丛林”式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教育中对人的看法这个本原问题。因此,在寻找现代教育困境原因,探索改革出路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把视角投向了教育中的人学观问题,也就是人对自身的理解和把握问题。我们没有局限于诸如课程、教师、管理等表面问题,而是从这个深层次问题入手,去寻找教育现代性危机之根源,并通过重建“人”的整体性观念,探索“整体人”观念视野下教育的发展路向,试图在思想上为现代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围绕以上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本论文整体论证框架如下:导论:“人”的观念: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逻辑起点。首先回答了本论文带有前提基础性的问题:教育为什么要认识人?为什么把“人”的观念看作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逻辑出发点?随之提出了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与“人”的观念危机。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教育现代性危机的表现、危机的后果,然后从“人”的视角分析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教育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麦当劳化:追求效率、追求量化、追求确定性以及追求可控制性。教育的现代性危机带来现代教育价值的断裂:教育失真、失善、失美。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的观念危机,“理性人”观念是现代教育危机的深层根源所在。第二章:单向度“理性人”观念及其教育哲学上的批判。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理性人”观念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然后分析了西方教育哲学对“理性人”观念的批判以及趋向“人”的整体性观念的努力及其最终命运。“理性人”观念发展具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现代蜕变为工具理性人。现代教育陷入到工具理性主义危机。面对危机,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教育中“理性人”观念进行了批判,为摆脱被抽象化、工具化,追求人的完整性和具体性作出了努力的尝试,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因而不太可能带来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全然更新,甚至带来教育改革的盲目。第三章:批判的批判:实践论视阈下的“整体人”观念。这一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出发,对“人”的整体性观念建构重新进行探索。人学范式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人”的整体性观念的建构,关键在于人学范式的变换,也就是从本体论人学范式到实践论人学范式。人学范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维方式以“人”的方式还人以人的本来面目,实现了对人的整体性认识。第四章:“整体人”观念下教育内涵的阐释。这一章从人的实践性出发,阐述在“人”的整体性观念视野下,对教育的内涵理解在视角上的变化。它带来了教育内涵的重新阐释,即意味着从工具到意义、从实体到关系、从塑造人到生成人的转变。把教育理解成“在人的本质关系中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交往实践活动”,我们认为符合人的本真,也是教育本真价值的体现。第五章:“整体人”观念下教育特性的重新阐释。我们立足于“整体人”观念,从人的因素分析了教育表现出非连续性、非确定性、情境性、创造性和生成性的特征。这样的理解也是相对的,因为我们不能排除教育规律性和可控制性的一面。第六章:“整体人”观念下教育的发展路向。这一章从人的实践性出发,阐述在“人”的整体性观念视野下,教育的实践发展的合理路向。人的实践生成是生命的生成,是在生活之场域中的生成,是在交往中的生成,而且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始终的过程,关怀生命、回归生活、趋向交往、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是对“人”的整体性观念重新建构之后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路向选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人”的观念: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逻辑起点
  • 一、认识人是教育实践的前提与基础
  • 二、认识人是教育理论建构的基点
  • 三、“人”的观念与教育
  • 四、问题的凸显与研究思路
  • 五、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与“人”的观念危机
  • 一、教育现代性危机:教育的麦当劳化
  • (一) 对效率的追求
  • (二) 可计算性,对量化的追求
  • (三) 可预测性,对确定性的追求
  • (四) 可控制性
  • 二、教育现代性危机的后果:现代教育价值的断裂
  • (一) 教育失真
  • (二) 教育失善
  • (三) 教育失美
  • 三、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理性人”观念
  • (一) 回到原点的思考:教育现代性危机根源的考察前提
  • (二) 历史上的认识
  • (三) 当代的思考
  • 第二章 单向度“理性人”观念及其教育哲学上的批判拯救
  • 一、“理性人”观念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与反思
  • (一) 理性的萌芽时期:神启的“理性人”及其教育
  • (二) 理性的启蒙时期:祛魅的“理性人”及其教育
  • (三) 理性的工具化时期:狂妄的“理性人”及其教育
  • 二、“理性人”观念在现代教育中的表现
  • (一) 教育对象的抽象化
  • (二) 教育目的的功利化
  • (三) 教育过程的同质化
  • (四) 教育手段的强制化
  • 三、趋向“整体人”观念的尝试:对现代教育中“理性人”观念的批判与拯救
  • (一) “存在的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批判
  • (二) “行动的人”: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批判
  • (三) “差异的人”(“创造的人”):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的批判
  • (四) 总体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批判的批判:实践论视阈下的“整体人”观念
  • 一、人学范式与人的本性
  • (一) 什么是人学范式
  • (二) 人学范式与人的本性
  • 二、从本体论人学范式到实践论人学范式
  • (一) 本体论思维方式
  • (二) 本体论思维方式与人的单向性
  • (三) 关于本体论思维方式及其批判的思考
  • 三、实践论视阈下“整体人”观念
  • (一) 实践论思维方式
  • (二) 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特点
  • (三) 实践论思维方式与“整体人”观念
  • 第四章 “整体人”观念视野下教育内涵的诠释
  • 一、关于教育定义的思考
  • 二、教育内涵的理解
  • (一) 从工具到意义的转变
  • (二) 从实体到关系的转变
  • (三) 从塑造人到生成人的转变
  • 第五章“整体人”观念视野下教育特性的重新解读
  • 一、教育的非确定性与不可控制性
  • 二、教育的复杂性与难以预测性
  • 三、教育的情境性与不可逆性
  • 四、教育的创造性与生成性
  • 五、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 第六章“整体人”观念视野下教育的发展路向
  • 一、回归生命的本原
  • (一) 人的生成是生命的生成
  • (二) 关怀生命的教育取向
  • 二、转向生活世界
  • (一) 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到实践生成中的“人”的生活世界
  • (二) 教育向生活世界的转向
  • 三、趋向交往与对话
  • (一) 师生角色的转换
  • (二) 师生交往关系的建构
  • 四、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 (一) 由操纵性制度化教育走向互惠性制度化教育
  • (二) 由封闭性制度化教育走向开放性制度化教育
  • (三) 由制度化学习走向非制度化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