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是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L.)落叶灌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山莓叶具有抗腹泻作用,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对山莓叶的形态结构、功能成分及其抗菌效果与毒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较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为山莓叶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以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莓为阳性植物,叶为典型的背腹型叶,并有阳叶和阴叶之分,其结构存在明显差异。2、不同月份山莓叶粗提物的提取率差异显著:鞣质、香豆素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存在地域差异;从山莓叶挥发油中分离出49个组分,鉴定出45个,其中1,2,4-三甲氧基丁烷达52.1%;分析中发现鞣质类中含没食子酸,脂溶性香豆素类提取物中含香豆素,分离出特征性黄酮化合物山奈酚-3-O-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在山莓叶中首次发现。3、不同月份粗提物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对供试5种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7月的作用最强,其中鞣质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次之,且都优于复方黄连素;50 mg/mL的香豆素抑菌效果除对大肠杆菌作用较弱外,对其它细菌效果较强(强于复方黄连素);黄酮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最强;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痢疾志贺氏菌的作用最强,大肠杆菌次之,0.5%浓度时,仍稍优于0.4%的黄连素。4、碳廓清试验表明,鞣质提取物组和高剂量的香豆素组对小鼠的胸腺指数有影响,其余组份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黄酮组校正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其它组,说明山莓黄酮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但不同剂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香豆素、鞣质和山莓粗提物对小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其组织形态结构未发现病理变化,无毒副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莓里的流年[J]. 火花 2018(15)
- [2].山莓成熟了[J]. 新作文(小学4-5-6年级版) 2011(12)
- [3].巴氏灭菌对山莓汁感官评价的影响[J]. 林业科技 2017(04)
- [4].山莓里的流年[J]. 少年月刊 2018(17)
- [5].山莓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J]. 中药材 2009(10)
- [6].山莓叶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2)
- [7].山莓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04)
- [8].山莓[J]. 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 2008(06)
- [9].山莓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06)
- [10].利用兔离体肠模型研究山莓叶的抗腹泻作用机理[J]. 现代食品科技 2015(08)
- [11].山莓叶的药用价值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01)
- [12].山莓叶抑制家兔离体肠管运动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1)
- [13].小陇山林区山莓育苗技术及发展前景[J]. 现代园艺 2019(02)
- [14].山莓叶醇提物对不同模型小鼠腹泻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09)
- [15].经济树种山莓栽培丰产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 2015(03)
- [16].山莓东莨菪内酯的提取工艺[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5)
- [17].山莓冰淇淋的研制[J]. 食品工程 2009(04)
- [18].山莓叶化学成分分析及其生物碱的抗菌作用[J]. 畜牧兽医杂志 2008(06)
- [19].山莓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5)
- [20].涪陵及周边地区山莓开发利用价值研究[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1].三种野生莓类果实的营养成分及蛇莓急性毒性实验[J]. 营养学报 2009(03)
- [22].豫南山区野生山莓的开发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6)
- [23].湘西山莓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08)
- [24].山莓形铑纳米晶的控制合成[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8(01)
- [25].山莓化学成分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 2011(04)
- [26].山莓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5(12)
- [27].山莓叶抑制兔离体肠运动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活性稳定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4(04)
- [28].山莓叶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抑菌效果及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 食品科技 2008(09)
- [29].山莓叶乙醇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抑菌效果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7)
- [30].山莓的多倍体诱导[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