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初步研究

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初步研究

佳木斯市中医院影像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目的: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绝经期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对诊断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2例绝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取QCT测量研究对象L2~L4椎体平均体积骨密度和髋关节类DXA的面积骨密度,依据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和髋关节DXA骨密度诊断标准诊断骨质疏松,比较二者差异。结果:腰椎部位检出率为59.0%(25/42),全髋关节检出率为19.0%(8/42)。仅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测量,3人漏诊;仅做髋关节,不做腰椎测量,13人漏诊。腰椎与髋关节骨质疏松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2=51.257,P<0.01)。结论:QCT是判断骨矿含量和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的手段,对QCT骨密度测量腰椎及髋关节,仅需测量腰椎部位即可诊断骨质疏松,操作简单,确诊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密度测量;定量;骨质疏松;效果

骨质疏松症(OP)是全身性骨量减少及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在无创伤或轻微创伤的情况下可致骨折的一类骨骼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周身骨和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易发骨折等。老年人群是骨质疏松症在主要发病人群,其中包括绝经后女性人群。研究表明,骨密度(BMD)与骨量呈正相关关系,依据骨密度变化可推断骨量变化,从而诊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目前,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XA)和定量CT(QCT)是测量骨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但QCT因其诊断方便,干扰因素少等优势被国际认可,不过关于同时对腰椎、髋关节行QCT的报道还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2例绝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者,均采取QCT同时行L2~L4腰椎、髋关节两部位骨密度检查。年龄50~84岁,平均(65.4+3.5)岁。

1.2方法

1.2.1设备选用Somatomplus4螺旋CT扫描仪(西门子公司生产)、HoloGIc

DelphiA骨密度仪,QCT骨体体模,QCTpro骨密度分析工作站。

1.2.2测量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至腰椎曲度消失,再将体模置于腰骶椎下,保持与人体的平行,尽可能使腰背部紧贴体模。扫描条件及重建方式:CT120kV、120mA,层厚1.25mm,螺旋扫描采集,标准体部重建方式,DFOV400mm,床高48cm。

1.2.3数据处理利用QCTpro骨密度分析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L2~L4椎体骨密度测量采用3D测量模式,测每个椎体骨密度值,计算平均骨密度。依据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关于QCT诊断标准:<80mg/cm3为骨质疏松;80~120mg/cm3为低骨量;>120mg/cm3为正常。髋关节骨密度测量使用髋关节分析模块软件,计算全髋和股骨颈兴趣区(ROI)骨密度值,诊断标准:T<-2.5SD为骨质疏松;-2.5~-1.0SD为低骨量;T>-1.0SD为正常。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检出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2例绝经妇女腰椎、髋关节QCT骨密度测量骨质疏松检出率数据显示,腰椎部位检出率为59.0%(25/42),全髋关节检出率为19.0%(8/42)。仅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测量,3人漏诊;仅做髋关节,不做腰椎测量,13人漏诊。腰椎与髋关节骨质疏松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2=51.257,P<0.01)。见表1.

表142例绝经妇女腰椎、髋关节QCT骨密度测量骨质疏松检出率比较(n)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典型的全身性代谢骨病,作为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的加快,该病患者呈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晚年生活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对骨质疏松症而言,早诊断早干预对延缓骨质疏松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由于骨密度与骨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根据骨密度来推断骨量变化,故测量骨密逐渐成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切入点。DXA与QCT代表了当前测量骨密度最主流的方法,其中DXA利用光子吸收原理测量骨密度,应用较为成熟;QCT则借助CT横断扫描计算出CT值。两种方法工作原理不同,但均可准确地测量出骨密度。不过,DXA易受椎体骨质增生、脊柱侧弯和小关节退变影响而导致假性骨密度值升高,因此为保证测量值精确性,往往需要对腰椎和看、髋关节同时测量,以防止漏诊。而相比之下,QCT能呈现高密度分辨率和断面图像特点的图像,因此能直观显示骨质疏松症的形态、密度改变,测量出的骨密度值更真实和准确。关于QCT在骨质疏松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广被国际认可,国内关于利用QCT测量骨密度的积极报道也不断出现。

由于雌激素的差异,男女性人群在骨代谢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因此老年男、女性骨密度同样差异明显。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速率比男性要快,原因或是雌激素有延缓骨转换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从统计来看,女性绝经后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脊柱、髋关节和前臂等处,由此关于测量部位的选择在临床上引起了较多的争议。学者肖越勇等认为,椎体中部的骨密度变化能反映整个椎体骨量的变化,因此椎体中部应是QCT骨密度测量的最敏感部位。而有进一步研究报道,脊柱松质骨可敏感反映骨矿物质含量变化,同时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部位,因此推断松质骨分布多的腰椎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测量的敏感部位。

以往研究QCT测量骨密度主要集中于腰椎,而同时行腰椎、髋关节测量的报道较为鲜见,仅在DXA测量中应用。本文分别选择L2~L4椎体和腰椎作为研究部位同时行QCT骨密度测量,并比较二者检出效率,结果绝经妇女腰椎骨质疏松检出率为59.0,而髋关节仅为19.0%,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测量,3人发生漏诊,而单做髋关节不做腰椎测量,13人发生漏诊,漏诊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针对绝经妇女行QCT骨密度测量,与DXA不同,只需测量腰椎部位即可确诊骨质疏松,这与学者张昕等报道结果一致。不过,由于总体样本量偏少,且研究对象并未与DXA研究结果进行准确率对比,结论还待进一步研究。出率为59.0%(25/42),全髋关节检出率为19.0%(8/42)。仅做;仅做髋关节,不做腰椎测量,13人漏诊

综上所述,QCT骨密度在诊断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腰椎QCT基本可确诊骨质疏松,简单高效,成本相对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跃增,王立英,吴胜勇,等.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容积性定量CT测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2):119-125.

[2]程晓光,余卫.定量CT骨密度测量技术的进展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2):881-883

[3]张昕,王峻,苏晋生,等定量CT与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腰椎各椎体间骨密度差异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2):884-886

标签:;  ;  ;  

绝经妇女腰椎及髋关节定量CT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