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酶的检查及意义

尿液酶的检查及意义

卫云(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人民医院155100)

【关键词】尿液酶;临床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78-02

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

1.1测定方法

1.1.1比色法根据反应底物不同,比色法NAG测定又分为PNP法和CNP法,国内已有试剂盒供应,该酶活性稳定,反应终止数小时后吸光度值不变;重复性好(日内CV2.33%;日间CV3.54%);干扰因素很少,在普通分光光度计和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均可测定,结果与荧光分光光度计法高度相关(r=0.997),简便易行。同时测定随机尿的肌酐计算NAG/Cr,可排除由于尿液浓缩或稀释带来的影响。

1.1.2荧光光度法NAG可水解荧光底物4-甲基伞形酮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生成游离的4-甲基伞形酮(4-MU),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变构,受激发后产生荧光可用于仪器检测。以前该法仪器及试剂均靠进口,但近期已国产化。本法灵敏度高,不受尿色干扰,除服用产生荧光物质的药物外,无须设置空白反应管。该法要求条件仍较高。

1.2临床意义

1.2.1肾脏病变尿NAG酶活性增高是肾小管损害的敏感指标。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损伤早期即可出现,肾小球病变尿NAG酶活性也增高,并与病变程度相关。因此在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等导致肾损害时,NAG活性都明显升高,以NAG-B最明显。尿NAG与清蛋白、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联合检测,对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并发肾损害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1.2.2肾移植排异反应2/3的肾移植病人在发生排异反应的前1~3天,NAG酶活性即可明显升高,该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排斥反应。

1.2.3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时NAG酶活性升高;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时,酶活性无明显增高。

2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2.1测定方法

2.1.1对硝基苯胺比色法γ-GT可将γ-L-谷氨酰基对硝基苯胺之谷氨酰基转移到受体双甘肽分子上,生成γ-谷氨酰基双甘肽,同时生成有色的对硝基苯胺,在410nm比色测定生成的对硝基苯胺量。本法要求测定新鲜晨尿,为避免由于尿流速率带来的结果偏差,对明显浓缩或稀释尿建议测Cr。试剂为国际统一配方,各型自动分析仪按原程序进行速率法测定。尿液与试剂1:20为最适范围。还可用终点法进行手工测定。后者便于普及。本法的缺点是所用底物的溶解度低,配成溶液后在贮存过程中易析出结晶,影响测定结果。

2.1.2连续监测法1976年Persijn和Slik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采用γ-L-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lucana)作底物,γ-GT将其谷氨酰基转移给双甘肽,同时生成3羧基-4-硝基苯胺(cana)。该产物在405nm吸收峰最高,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法底物溶解度高,可配成高浓度的溶液,在贮存过程中较为稳定。该法为中华医学检验学会推荐使用的γ-GT测定方法,目前已有试剂盒供应。

2.1.3重氮反应比色法本法主要用于血清γ-GT测定,原理与对硝基苯胺比色法相同,只是以L-谷氨酰-α-萘胺作底物,可以用手工法测定。不受实验室条件限制,但尚未用于尿酶测定。

2.2临床意义

2.2.1肾脏受损的早期诊断尿γ-GT是肾小管炎症的敏感指标,当肾脏局部的炎症累及近曲小管时,尿γ-GT增高,以自身免疫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如SLE)最为显著,某些重金属所引起的中毒性肾损害,尿γ-GT也显著增高。相反,如果肾脏仅有组织结构上的异常或继发性损害,并无炎症反应(如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等),尿γ-GT并不增高。此外,同其它尿酶一样,尿γ-GT也可作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肾毒性的监测指标。注射造影剂可使尿γ-GT的排出暂时性增高。

2.2.2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病人尿γ-GT均增高,尿γ-GT增高的程度与肾炎的活动程度直接相关。当肾炎病人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得以缓解时,尿γ-GT大多可恢复正常。

2.2.3肾移植排异反应观察指标肾移植后,随着肾功能的恢复,尿γ-GT的排出亦明显增高,1周左右尿γ-GT恢复正常水平。如果出现排异反应,尿γ-GT将再一次增高。

3尿淀粉酶测定

3.1测定方法

3.1.1碘-淀粉比色法(Somoggi法)线性<400U/L。缺点是底物难以标准化,反应不呈零级反应。但因其简单、快速、灵敏、价廉而仍被国内广泛应用。

3.1.2氯-4硝基苯酚-α-麦芽糖三糖法(CNP-G3法)以染料和人工合成的可溶性底物相结合,因后者分子结构明确,稳定性好,近年来得到不断地发展。底物最初由Winn-Deen于1988年首次合成,已有成品试剂盒面市。因此本法有望成为推荐方法。线性:血清<1300U/L;尿液<2500U/L。

3.1.3对硝基麦芽七糖法(4NP-7G法)以对硝基苯麦芽七糖苷为底物,经α-淀粉酶催化,生成一系列寡糖,最终生成对硝基酚和葡萄糖。本法线性(25℃时,2000U/L)及稳定性均较好。国内已有试剂盒供应,但其组成及方法尚未统一。

3.2临床意义

3.2.1急性胰腺炎发病3~6h,血清AMY活性开始增高,20~30h达峰值,持续3~5天恢复正常;发病12~24h,尿AMY开始升高,3~10天后恢复正常。血清AMY同工酶P型升高。血清AMY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尿AMY主要用于病情观察。

3.2.2慢性胰腺炎稳定期,各项酶指标正常,急性发作时AMY及其P型同工酶均升高。

参考文献

[1]叶山东尿系列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年第01期

[2]金大鸣.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检测仪评价[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3):190.

标签:;  ;  ;  

尿液酶的检查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