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其历史思考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冯笑
导师: 成希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反腐倡廉
文献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忘自身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贯重视保持党自身肌体的纯洁与健康,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并在反腐败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思想。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历史进程,研究其反腐倡廉的光辉思想,不但有利于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党的整个反腐倡廉过程和其中之思想结晶,更重要的是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为当代反腐倡廉的实践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参考,以利于进一步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 长期以来,对于党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腐倡廉思想的研究,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研究。把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注重对其反腐败思想的内容、特点及经验教训等进行研究;而对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研究则着重放在改革开放以后,结合现实体现其思想的针对性;或者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总结经验教训。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腐倡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亦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角度出发,纵向研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反腐倡廉思想。而把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为研究对象尚少。针对这样的研究现状,本文选择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与反腐倡廉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对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给予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当今党的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现实思考。 全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角度出发,客观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之所以反腐倡廉的原因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反腐败理论是其理论依据;中国历来反腐倡廉的传统是其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党所处的现实环境是其现实依据。从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进行反腐倡廉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以来,党反腐倡廉的历史进程。其间历经局部执政中“依法治腐”与“以德治腐”并重的延安时期、建国前夕敲响拒腐防变警钟的西柏坡时期;建国后全面执政的反腐倡廉、巩固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廉政新探索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廉政曲折的文化
论文目录:
导言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依据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腐败思想
2.列宁的反腐败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历史依据
1.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
2.孙中山的廉政思想
3.中国自古以来反腐倡廉的实践
(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现实依据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
2.各种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要求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
3.执政党的地位要求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历史进程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局部执政中的反腐倡廉(1935年1月-1949年10月)
1.延安时期——“依法治腐”与“以德治腐”并重
2.西柏坡时期——敲响拒腐防变的警钟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全面执政时期的反腐倡廉(1949年10月-1976年)
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反腐倡廉,巩固政权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廉政新探索
3.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政曲折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的基本内容
1.加强思想建设,从根源上遏制腐败
2.注重防患于未然与严厉惩治相结合
3.大力发扬民主,力图跳出历史“周期率”
4.注重模范作用和典型教育,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3.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具有指导作用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思考
(一) 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来抓
(二) 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必须自始至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三) 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防治腐败体系,形成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不愿腐败”“不易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良好局面
(四)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应急管理中社区“第一响应人”机制的构建[D]. 吴思瑾.西北大学2016
- [2].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D]. 廖彦富.吉首大学2016
- [3].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主义的认识与发展[D]. 王洪伟.辽宁师范大学2006
- [4].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研究[D]. 霍佳佳.南开大学2010
- [5].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执政的经验研究[D]. 白玛伟色.苏州大学2009
- [6].20世纪90年代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 吴雪薇.新疆师范大学2015
- [7].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研究[D]. 高兴.湖北工业大学2012
- [8].中国共产党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安玉博.浙江理工大学2016
- [9].新时期党维护新疆稳定理论研究[D]. 张云.新疆师范大学2015
- [10].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 刘秀华.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7
相关论文
- [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D]. 刘国皇.福建师范大学2006
- [2].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反腐倡廉的启示[D]. 任志强.清华大学2005
- [3].反腐倡廉的精神基石[D]. 李真.电子科技大学2007
- [4].论反腐倡廉教育的作用与对策[D]. 曾知授.中共中央党校2005
- [5].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反腐倡廉思想[D]. 马莉.东北师范大学2005
- [6].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肖楠.河南大学2006
- [7].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D]. 邓小艳.湖南师范大学2006
- [8].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机制的研究[D]. 王君.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 [9].试论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D]. 万芳芳.华东师范大学2003
- [10].论转型期政府系统的反腐倡廉[D]. 贺芒.西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