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孩子的偏科行为
◆李来奎重庆市云阳县第二初级中学404500
偏科是一种发生在中学生学习中的常见行为。一般说来,轻度的偏科对孩子知识的获得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并且通过孩子的自我调节是可以改正的。严重的偏科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会造成孩子知识全面性的欠缺,酿成孩子智力、人格发展的畸形。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既是专才,也是通才。孩子的身心只有全面协调地发展,才能面对21世纪的挑战,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家长注意防止并矫正孩子的偏科现象,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一、孩子的事偏科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对学科的好恶
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热爱一门学科,会促使其勤奋努力学习。相反,孩子对某门学科没有兴趣,不喜欢,即使有家长督促,其主动性、积极性也大打折扣。而孩子对学科的好恶和其会不会,懂不懂,以及老师、家长评价的高低有关系。正如有的孩子所说:“我最喜欢计算机课,老师和家长都说我计算机使用得熟练。最不喜欢语文课和音乐课。语文课上老师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而我又回答不好。一到语文课我就担心老师提问。音乐课我不喜欢是因为我的嗓子不好,唱歌总跑调,同学爱嘲笑我。”
2.老师的影响
教育上有一条规律是“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某一学科的老师对待孩子态度过于粗暴简单,甚至抓住孩子的一点过错小题大做,冷嘲热讽,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羞愧难堪,孩子就会对老师心生反感,甚至敌视,进而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厌恶该门学科的学习。相反,孩子常常因喜爱某一学科的教师,也喜爱教师所授的课。这种情况在中学生身上十分常见。当然,教师教学手段、方法陈旧落后,形式单一,教学语言枯燥乏味也是导致孩子偏科的原因之一。
3.错误观念的影响
有的孩子由于受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比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是不怕”,而导致对某些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如语文、历史、政治等的忽视。也有的孩子受教师、家长的错误引导,学习只考虑升学竞争的需要,只顾一时的眼前利益,轻视对其它学科的学习。
二、如何矫正孩子的偏科行为
1.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许多孩子对某门学科怕学、厌学是由于遭受学习上失败。经常性的失败会使孩子感到劳而无功,兴趣锐减,以致消失。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分析其弱项,把该门学科的的学习目标从易到难进行分解,一旦孩子达到制定的学习目标,学习有了进步,就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孩子对弱项的信心就会随之增强,逐渐从无趣向有趣转化。
2.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是人们对某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它会支配着人们对某项事物的预料和评价,影响着人们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及接受的质量。如有的孩子在学英语之前,就在心理上对英语课持否定态度和有畏难情绪。“中国的人学英语会很吃力,我恐怕学不好”,因而视英语课为“灾难”、“煎熬”,正是这种消极的心理准备,造成孩子上课时思维迟钝,大脑处于半抑制状态,学习无精打采。如果孩子从心理上预先肯定某一学习内容,相信自己会对其产生兴趣,能够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地学习,能够学好,孩子偏科行为的程度就会大为减轻。家长可以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孩子,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准备。比如,要求孩子面带微笑以肯定的语言对自己暗示说:“英语课,从现在起我真的喜欢你了!我会每天坚持记20个单词,每天听1小时的录音带,我相信我会学好外语,愉快地完成学习计划。”据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的研究,形成积极的心理准备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搞好学习十分有效,他曾将此法向数以千计的学生传授,结果这些孩子都从中获益匪浅。
3.协助孩子改变与教师的关系
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热爱老师,学会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老师的一些做法,相信大部分的老师对孩子抱有善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老师。如果孩子经常在家中听到家长责备、反感教师的话,会破坏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造成孩子偏科程度的加深,甚至不可收拾。当然,当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责备、训斥时,许多家长会感到自己受到打击。事实上,对孩子而言,受到适当的惩罚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可能恰恰是一个富贵的学习经验,孩子会从中引以为戒。如果老师对孩子有偏见,算是问题不公平,家长应与教师沟通,寻求解决师生关系的妥当方法。在家长协调师生关系的许多方法都失败的情况下,可考虑给孩子转班或转学,以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4.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某中学一位校长的儿子,在美术创作上已小有一些成就,上海市有关方面还专门为其开了个画展。是否这样一个初露头角的小画家应专攻美术专业呢?他的父亲说:“即使这样‘特殊’的孩子其基本任务仍然是打基础,让他全面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地方来函电,要这位知名的小画家去示范作画或作报告,但绝大部分都被他父亲婉言谢绝了。他给孩子们定下条规矩:不管作画如何,正常的课一节都不能少,而且必须学好。我们做家长的是否应从这位小画家父亲所作所为中得到一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