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诗学研究

对话诗学研究

论文摘要

诗学对话的理论原型是哲学对话,而无论哲学对话还是诗学对话的“对话”,都是对人们语言活动中的“对话”的借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一种比喻性的概念,其实质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结构、交流模式,这种关系结构或交流模式又因主体和文本、主体和主体、文本和文本的具体的关系结构“要素”的不同而有特殊的差异,使这种对话性结构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具体形态。对话诗学是关于对话性的文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它代表着当代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转型,而这转型在理论基础上则是受了当代哲学转型的影响。西方哲学严格地说至迟从康德哲学开始已经出现一种“原发居中”的思维转型,至尼采对非理性的权力意志的标举、对古希腊“双神”(日神-酒神)文化原型结构的重新发掘、张扬,使西方哲学明显形成“非理性”对“理性逻各斯中心”的否定和抗衡,此时,一种哲学上的“对话主义”其实已经开始悄悄地浮出水面。此后,如果说胡塞尔现象学的“原发居中”、“主体间性”还具有较浓厚的理性和“唯我论”色彩的话,至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圆舞”和“诗与思的对话”则已是更为纯正的“对话哲学”了。而至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则更是典型的哲学对话论了。受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互文性理论、标举“异”和多元共存的后现代综合化思潮,都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对话哲学”的场域,无形中同“对话主义”、“主体间性”、“原发居中”乃至于西方早期的“和谐中道”和古希腊的“双神对话结构”等等,连缀起了一个渊源有自的对话论谱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对话哲学在当代的合唱和交响局面。受哲学对话理论的影响,西方文学理论也逐渐出现以“对话论”为基本原型模式的理论体系,如早期的“和谐论”诗学、象征主义的“应和”性的“象征理论”、新批评的“语境对话”结构、现象学的“空白-召唤框架”、接受美学的“接受对话论”、“复调小说理论”的“对话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的“反应对话动力模型”、“互文性”的“文本对话之网”、后现代“众声喧哗”的“综合对话”思潮等等。中国哲学在根本上是一种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内合”性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以己度物”、“以人合天”,它不同于西方的“两分对立”的“技术模式”、“实在理性”等文化模式,而是以“生命模式”、“气化理性”为特征的“内化”、“统合”的“和合”模式。这决定了中国哲学在根本性质上就具有一种“对话性”——相对平等的“和合”性的关系模式,是中国式的“框架对话”、“结构对话”、和“内对话”、“隐对话”模式。具体的表现形态如“天人关系”、“道和”、“儒和”、“禅和”和“生态和合”。其典型的哲学-文化范式则是“阴阳交感论”和“生态和合论”。受中国哲学这种“内化”、“统合”的对话模式影响,中国诗学一般也具有一种内在的“对话性”,即它一般也都脱离不开“天人合一”、“气化理性”、“阴阳交感”、“生态和合”的哲学-文化基础,相反则以它们为自己的“结构”和“内质”,形成中国式的对话诗学理论,如“感物说”、“道文说”、“神思-兴-妙悟说”、“象与象外说”、“以意逆志与品味说”、“中和说”、“意境说”、“游于艺说”等。从体系建构的意义上看,中西对话诗学的最高理论形态分别是“感物-意境-游”之“潜体系”,和“复调小说理论”、“互文性理论”。严格地说,都不够理想和完善。而新的更为理想和完善的对话诗学体系,应该是自觉地以中西相关哲学资源为基础,全面整合、吸收已有的中西对话诗学资源,在更高更广的理论视野基点上,实现兼融中西;跨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打通哲学、美学、诗学和文化等壁垒的综合性建构。其逻辑起点是“人的对话性和文学的对话性”,即从人和文学的本体性存在特征入手,探寻诗学对话论的人学和文学根基。其根基在理论上,则是由“人的非自足性”、“人的意识的能动投射性与收受性”、“人的活动的语言符号性”、“文学的‘关系结构’性”、“文学的文本性”、“文学性即诗意的对话性”等理论得以确立的。新的对话诗学体系,是由特定的范畴、结构而建构起来的,它本身则首先应该在本质上得到界定,这样,“文学对话的本质界定”、“对话诗学的本质界定”;“文学对话活动的基本要素”与“文学对话过程”的阐论、“对话诗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的界定和“对话诗学的结构体系”的勾勒等,就成了这一体系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它的“主体”工程。对话诗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有:人的非自足性、意识的能动投射性与收受性、人的活动的语言符号性、文学的关系结构性、文本性、诗意对话性、文学对话、对话诗学、主体、文本、语境、阐释模式、对话动机、对话姿态、同化、顺应、物境、情境、理境、入与出、遇合与激活、选择与遮蔽、场有(包括:前有、现有、将有、显有、潜有)、场域(包括:前场域、现场域、显场域、潜场域、基因场域、生成场域、流派场域、主体场域、文本场域、想象性场域、内场域、外场域、小场域、大场域、物质场域、精神场域、直接场域、间接场域、场域之魅态化等)、在体性、处身性、谱系、范式、原型、魅态文化、哲性、诗性、神性、魅幻、魅超、潜对话、显对话、外对话、内对话、复对话,等等。从体系结构看,新的对话诗学包括历史篇和建构篇两大部分。“历史篇”包括中国的对话哲学、诗学,西方的对话哲学、诗学四个单元;“建构篇”包括:本体基础论、体系论、场域维度论、谱系维度论、范式维度论、原型维度论、魅态文化维度论等。“建构篇”的基本观点是:人和文学在本体上都是对话性的;对话诗学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范畴、结构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文学对话具有场域性,总是在一定的场域中发生和展开的,如基因场域、生成场域、流派场域、主体场域、文本场域等。场域是特定的关系结构、关系模式,它为文学对话提供或规定了特定的时空组合结构;文学对话也表现为某种同宗同源的谱系结构,是某特定谱系内的互文或交流模式;文学对话还表现为范式和原型之间的对话结构。比较起来,谱系着眼的是文学对话的同宗同源或同流性;范式着眼的是文学对话之某种观念、技术的“操作模式”维度;原型着眼的则是文学对话之某种无意识的心理图式、心理结构维度;最后,魅态文化则是文学对话赖以存在的大文化基础、或最基础的文化地基、文化土壤。如果说把文学对话比作一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魅态文化就是这棵大树赖以扎根的大地,和进行化合反应的阳光、空气,以至于使它不致干枯的水分。或总括成一句话,是它得以发生的宏观的根本条件。同时,文学本身就是魅态文化的高级形式,其“对话”的合理支撑正来自于文学作为典型的魅态文化形式所具有的“魅幻”、“魅超”品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学术史综述
  • 导论:从对话理论到对话诗学
  • 一、对话:一个巨大的时代症候
  • 二、对话理论的多维化现状
  • 三、在体性匮乏的“对话理论”生产
  • 四、走向建构的对话诗学
  • 历史篇
  • 第一章 中国诗学对话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生命模式
  • 第二节 气化理性
  • 第三节 天人关系
  • 第四节 道和
  • 第五节 儒和
  • 第六节 禅和
  • 第七节 生态和合
  • 第二章 西方诗学对话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技术模式
  • 第二节 实在理性
  • 第三节 酒神与日神的交相辉映
  • 第四节 自然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第五节 精神分析
  • 第六节 言语与语言
  • 第七节 原发居中与存在
  • 第八节 对话主义
  • 第三章 中国诗学中的对话思想与理论
  • 第一节 感物说
  • 第二节 道文说
  • 第三节 神思——兴——妙悟说
  • 第四节 象与象外说
  • 第五节 以意逆志与品味说
  • 第六节 中和说
  • 第七节 意境说
  • 第八节 游于艺说
  • 第四章 西方诗学中的对话思想与理论
  • 第一节 和谐与中道
  • 第二节 应和与象征
  • 第三节 传统与语境
  • 第四节 现象学框架
  • 第五节 接受美学
  • 第六节 复调小说理论
  • 第七节 读者反应批评
  • 第八节 互文性
  • 第九节 后现代综合化思潮
  • 建构篇
  • 第五章 人的对话性与文学的对话性
  • 第一节 人的非自足性
  • 第二节 人的意识的能动投射性与收受性
  • 第三节 人的活动的语言符号性
  • 第四节 文学的“关系结构”性
  • 第五节 文学的文本性
  • 第六节 文学性即诗意的对话性
  • 第六章 对话诗学的本质、范畴与结构
  • 第一节 文学对话的本质界定
  • 第二节 对话诗学的本质界定
  • 第三节 文学对话活动的基本要素
  • 第四节 文学对话过程
  • 第五节 对话诗学的基本概念、范畴
  • 第六节 对话诗学的结构体系
  • 第七章 文学对话的场域维度
  • 第一节 场域的界定
  • 第二节 基因场域
  • 第三节 生成场域
  • 第四节 流派场域
  • 第五节 主体场域
  • 第六节 文本场域
  • 第八章 文学对话的谱系维度
  • 第一节 谱系的界定
  • 第二节 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
  • 第三节 审德主义
  • 第四节 史传传统
  • 第五节 宗教与神性
  • 第六节 哲理化
  • 第九章 文学对话的魅态文化维度
  • 第一节 魅态文化的界定
  • 第二节 魅态文化的理论形态
  • 第三节 魅态文化的诗化形式
  • 第四节 魅态文化与“小传统”
  • 第五节 魅态文化与文学对话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吾亦爱吾庐——空间诗学视域下陶渊明与家宅的精神互动刍议[J]. 宜春学院学报 2019(10)
    • [2].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未完成性”[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04)
    • [3].“味”论与东方共同诗学[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2)
    • [4].认知诗学视阈下小说《星运里的错》中生命和死亡意义的隐喻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5].面对虚无的翻译——跨太平洋翻译诗学简述[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诗学效果与诗学翻译[J]. 上海翻译 2020(04)
    • [7].“治疗诗学”:必要、可能及建构[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4)
    • [8].译者的诗学态度与跨文化翻译中诗学的赋值[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表现论”还是“实用论”:济慈诗学再考[J]. 外国语文 2020(04)
    • [10].不彻底的左派:威廉斯的城市书写及其对艾略特的诗学挑战[J]. 外国文学 2020(05)
    • [11].翻译诗学的建构和当代回归——刘华文《翻译诗学》述评[J]. 外语研究 2018(06)
    • [12].尹锡南:《印度诗学导论》[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3)
    • [13].意义、情感、道德:从认知诗学到认知美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4].“文明诗学”:问题源流与理论格局[J]. 文艺评论 2018(03)
    • [15].民国诗学论著丛刊[J]. 艺术评论 2018(07)
    • [16].《一种云》的认知诗学解读[J]. 现代交际 2016(24)
    • [17].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8].船山诗学之闲缓论[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9].重评徐志摩:民主诗学的可能与限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5)
    • [20].第三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J]. 外国语文 2017(03)
    • [21].文学的“形象”“语象”与“图像”——评《形象诗学原理》[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2].雪莱诗歌的认知诗学解读[J]. 文学教育(上) 2017(11)
    • [23].新诗地理学:一种诗学启示[J]. 文艺争鸣 2017(09)
    • [24].“第五届中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在海南师范大学举行[J]. 国外文学 2017(03)
    • [25].第三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通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4)
    • [26].为诗学正名——它是什么和不是什么[J].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3)
    • [27].文学批评的困境与本文诗学的重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8].西方主义与中国近代以来翻译诗学变脸[J]. 戏剧之家 2014(17)
    • [29].论元代中期京师诗学活动对于元诗发展及诗风熔炼的理论意义[J]. 民族文学研究 2014(02)
    • [30].“第二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通知[J]. 国外文学 2015(02)

    标签:;  ;  ;  ;  

    对话诗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