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都不可避免的会承受动力荷载,准确的认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是进行准确的混凝土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基础。《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为:“除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的混凝土水工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计算中,混凝土动态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的标准值可较其静态强度提高30%,….”应当认为,这种对混凝土动态特性的考虑是十分初步的。因为明显在地震作用下,不同的大坝,不同的部位在不同的瞬时,其应变率的变化各不相同,不能统一进行考虑。本文以混凝土动力荷载下的力学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动力学方程作为理论基础,并且从混凝土率效应的内在物理机理出发,以单轴实验为基本模型,找到混凝土“实际动强度”与实验所得“理论动强度”之间的区别。并且从动力学方程的平衡性上,考虑在线性增加荷载下混凝土中自由水分粘滞力和动力加载惯性力等影响因素,通过程序模拟和数值计算,得到实际应力-应变曲线和对应的“理论强度”点,从定性和定量上找出各部分影响因素的关系,判断出实际强度取值,得出“实验所得理论强度增加部分为惯性力与粘性力(以及其他阻力)影响”的结论,向原有工程规定发出挑战。并且结合“材料强度是材料固有属性”和“破坏的细观解释”初步建立起“混凝土动强度和静强度是同一所指”的论断。之后,本文另就关于混凝土动力学实验中阻尼系数的取值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设定不同阻尼系数,不同加载工况,总结得到阻尼系数的取值与不同加载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工程界在处理动力设计规范时,统一设定阻尼系数(一般设定为5%)的失误。并且根据不同的应力变化振荡情况确定不同加载速率下阻尼系数大小,也说明了工程中采用固定阻尼系数计算不同加载工况是错误的。最后本文并且结合具体实验对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并针对工程实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阐明观点。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引言1.2 动强度研究历史1.2.1 历史上主要的动强度研究成果1.2.2 现代工程中的动强度设计规定1.3 典型动力实验技术1.4 动力学理论模型1.4.1 动力增强系数模型1.4.2 粘塑性模型1.4.3 其他模型1.4.4 述评1.5 破坏机理和强度理论1.5.1 破坏的细观解释1.5.2 强度理论1.6 课题的提出1.6.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6.2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意义第2章 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平台2.1 单轴动强度实验2.1.1 实验基本内容及结论2.1.2 对于实验中基本问题的总结2.2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2.3 ABAQUS 有限元程序2.3.1 ABAQUS 显式求解模式2.3.2 ABAQUS 中采用显式求解的优势2.3.3 ABAQUS 中关于材料阻尼的定义2.4 本章小结第3章 实验过程中试件的动力求解与分析3.1 动强度与静强度关系的论断3.2 实验模型的建立3.2.1 一般数值模拟方法3.2.2 具体模型建立3.3 实验模型的初步计算3.3.1 无阻尼的加载情况3.3.2 关于动力方程的验证3.3.3 无阻尼加载计算总结3.4 阻尼的动态表现3.4.1 临界阻尼的定义3.4.2 临界阻尼与阻尼比3.4.3 程序中阻尼的设置规定3.5 含有阻尼的实验模型计算3.5.1 不同阻尼对于材料模型的影响3.5.2 阻尼的影响原理3.5.3 应变加载的模型计算3.5.4 应力加载的模型计算3.5.5 应变加载模型的应力变化趋势3.6 本章小结第4章 实验过程应力变化分析4.1 概述4.2 加载过程的应力变化情况4.2.1 应变加载的应力变化情况4.2.2 应力加载模式下应力变化情况4.2.3 应力变化情况的总结4.3 加载过程应力值计算与分析比较4.3.1 应力值变化情况分析4.3.2 不同加载率应力变化分析4.3.3 加载过程应力值计算4.3.4 应力值结果分析4.3.5 计算分析结果总结4.4 不同加载率下关于阻尼的设定4.4.1 阻尼系数4.4.2 对于计算结果的振荡分析4.4.3 对于计算结果的阻尼分析4.4.4 对于计算结果的阻尼计算与设定4.5 本章小结第5章 动静强度关系的实验验证5.1 程序计算与实验比对5.2 关于应变值的实验比对5.3 关于荷载应力值与强度值实验比对5.3.1 加载荷载应力值的实验比对5.3.2 强度值的实验比对5.4 本章小结第6章 Koyna Dam 的计算实例与猜想6.1 Koyna Dam 的概况简介6.2 Koyna Dam 的模型介绍6.2.1 模型尺寸设定6.2.2 模型材料参数设定6.2.3 模型阻尼系数设定6.3 计算结果与猜想第7章 结论与展望7.1 主要结论7.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混凝土论文; 动力学实验论文; 动力强度论文; 动力学方程论文; 阻尼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