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文献现状,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对照文献质量的评价1979年以来至2007年12月底国内所有己完成的、己发表的有关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学的原则和方法所制定的《异位性皮炎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评价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从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照的情况、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及对照药物使用情况、随机情况、盲法的运用情况、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受试因素的标准化、疗效判断指标、退出及失访病例的分析、不良反应的记录及分析、结论推导及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评价其质量。2.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Meta分析1979年以来至2007年12月底国内所有己完成的、己发表的有关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献,利用RevMan4.2.8进行Meta分析,不同设计质量的敏感度分析,以及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之间的敏感度分析,绘制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1.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对照文献质量的评价共得到题录354篇,阅读全文并按照文献排除标准,最后得到临床对照研究文献72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的54篇,占75%;49篇文献提出了“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占68.06%;56篇文献有疗效判断标准,占77.78%;入选的文献中,均采用了随机。但64篇文献(占88.89%),未交代随机分组的方法,而仅以“随机化”或“随机对照”等词表示;运用盲法的文献6篇,采用单盲给药;19篇文献提及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测定,占26.39%;有52篇文献对随访有报告,占72.22%。所纳入的文章均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所用的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Ridit分析。大部分未能从文章中判断统计方法的正确与否,没有给出检验统计量值,以及具体的P值。2.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Meta分析入选11篇采用以抗组胺药作对照的文献纳入作Meta分析,中药内服治疗异位性皮炎与西药抗组胺药口服作比较,0R=5.64,95%CI为[4.07,7.81],df=9,P=0.58,显示两组无明显的异质性,亦表示多个独立研究具有同构型,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适合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检验结果可以知道,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10.40 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中药的有效率均大于西药抗组胺药。中药内服治疗异位性皮炎与西药抗组胺药治疗的复发率作比较,OR=0.38,95%CI为[0.29,0.49],df=10,P=0.99,显示两组无明显的异质性,亦表示多个独立研究具有同构型,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适合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检验结果可以知道,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7.25 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西药抗组胺药的复发率均大于中药。[结论]1、文献研究质量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报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随机化的问题;盲法的使用问题;分配隐匿的问题;样本量的估算;关于组间均衡性的问题以及统计学方法等问题。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异位性有效,其疗效优于西药抗组胺药。经不同质量的敏感度分析以及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之间的敏感度分析,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