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是一种采用合成孔径技术的高分辨率成像激光雷达,只需要较小的光学孔径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由于激光的波长比微波短很多,SAL与工作在微波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相比,在成像分辨率上有较大的提高,在成像时间上有大幅度的减小。SAL作为一种合成孔径雷达与激光雷达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雷达系统,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主要是对正侧视条带模式SAL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正侧视条带模式SAL是一种一维合成孔径成像雷达,所得到的图像只有方位方向上的分辨率是通过合成孔径技术得到的,而距离方向上的分辨率是通过宽带脉冲压缩技术获得的。本论文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主要部件进行了选择,同时通过计算得到了系统的主要参数,获得了基本成像原理和成像算法。正侧视条带模式SAL采用的是解线频调方位匹配滤波成像算法,根据所获得的基本原理和成像算法,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对该工作模式的雷达进行了成像模拟,获得了点目标的成像图像,并分析了其成像特点,总结了在工程上实现SAL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论文的工作为进一步对SAL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虽然目前在工程上实现SAL可能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困难,但SAL成像系统己经获得了实验验证。随着激光器性能的提高及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出现使用系统,SAL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合成孔径的概念
  • 1.2 SAL 的技术概述
  • 1.3 SAL 与SAR 的异同
  • 1.3.1 SAL 相对于SAR 的优势
  • 1.3.2 SAL 相对于SAR 的劣势
  • 1.4 SAL 的特点、用途及其关键技术
  • 1.5 SAL 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SAL 的可探测距离
  • 2.2.1 SAL 测距原理
  • 2.2.2 SAL 的作用距离方程
  • 2.3 SAL 的工作模式
  • 2.4 SAL 系统的信号处理
  • 2.4.1 幅度、相位匹配关系
  • 2.4.2 线性调频矩形包络脉冲信号
  • 2.4.3 脉冲压缩原理
  • 2.5 光外差相干探测
  • 2.5.1 光外差相干探测原理
  • 2.5.2 实现光外差相干探测的条件
  • 第三章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过程
  • 3.1 SAL 系统回波信号分析
  • 3.1.1 目标回波信号模型
  • 3.1.2 回波信号的相干探测接收过程
  • 3.2 SAL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 3.3 距离向数据处理
  • 3.3.1 距离向分辨率
  • 3.3.2 解线频调信号处理
  • 3.4 距离徙动及其校正
  • 3.5 方位向数据处理
  • 3.5.1 SAL 系统空间几何关系
  • 3.5.2 剩余残差项补偿
  • 3.5.3 匹配滤波过程
  • 3.5.4 方位向分辨率
  • 第四章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过程的实现方案
  • 4.1 引言
  • 4.2 SAL 系统结构图
  • 4.3 SAL 发射系统的设计
  • 4.3.1 发射波形的选择
  • 4.3.2 激光器的选择
  • 4.3.3 发射系统结构设计
  • 4.4 SAL 接收系统的设计
  • 4.5 SAL 的探测方式分析
  • 4.5.1 SAL 的系统重叠因子
  • 4.5.2 光子统计特性对SAL 的影响
  • 4.5.3 SAL 的探测方式
  • 第五章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成像仿真
  • 5.1 SAL 成像系统模型的建立
  • 5.1.1 SAL 成像系统构成
  • 5.1.2 SAL 的信号系统模型
  • 5.1.3 成像目标类型
  • 5.2 SAL 成像数据采样分析
  • 5.2.1 PRF 的选取
  • 5.2.2 回波信号的数据采样
  • 5.2.3 合成孔径成像需要的数据
  • 5.2.4 SAL 成像仿真参数
  • 5.3 SAL 仿真流程
  • 5.3.1 R-D 算法成像处理过程
  • 5.3.2 成像仿真流程图
  • 5.4 SAL 成像仿真结果
  • 5.4.1 单个点目标成像仿真
  • 5.4.2 多个点目标成像仿真
  • 5.5 回波信号加窗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随机相位误差下条带模式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实验[J]. 中国光学 2019(01)
    • [2].三条带模式与稀有等位基因共存样品DNA检验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06)
    • [3].星载Scan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3(02)
    • [4].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之匹配滤波器[J]. 光学学报 2010(07)
    • [5].星载SAR地基侦察信号建模与仿真[J]. 舰船电子对抗 2012(05)
    • [6].基于时频分析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算法[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2(05)
    • [7].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6(02)
    • [8].对不同工作模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侦察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12)
    • [9].Envisat ASAR ScanSAR-Stripmap干涉测量研究[J]. 遥感学报 2011(04)
    • [10].条带模式、聚束模式和滑动聚束模式的比较[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03)
    • [11].环视SAR双条带成像实现方案[J]. 遥感学报 2010(04)
    • [12].基于模式融合的混合SAR成像方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5)
    • [13].一种用于条带模式SAR成像的自聚焦算法[J]. 航空学报 2010(12)
    • [14].宽幅InSAR监测地震与火山形变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4)
    • [15].山西中部东山旱作区多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06)
    • [16].星载高分辨率SAR土地利用调查监测应用潜力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8)
    • [17].振动影响机载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初步研究[J]. 光学学报 2010(04)

    标签:;  ;  ;  ;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