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的代表产物。他的自我奋斗经历使他至今仍成为美国梦想的化身,他的写作从题材到风格无不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伦敦身后的近百年间,美国文学批评界对他的研究经历了由冷转暖的过程。尤其是近二十年间,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伦敦越来越多地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其创作成为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鉴于伦敦与其时代的紧密关系,研究者称其为“文化英雄。”但在伦敦研究历史上,他的自传文本一直受到冷遇,虽然它们对伦敦“文化英雄”形象的建立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这一研究盲点出发,探寻盲点产生的原因,梳理、评价并修订了时下流行的自传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伦敦的四部自传文本进行了深入解析,将它们根植于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发掘了其中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为深入理解伦敦与其社会和文化的紧密关系做出了新的注解,并提供了批评性阅读和研究自传文本的一种可能。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伦敦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自传文本被忽略的原因,指出两种自传理论的缺陷,借鉴知识界对所谓“自主个体”的新的认识,指出自传的虚构本质:既然作为自传核心的自我及自我意识是意识形态、语言结构、主导话语等非个人的结构所塑造的,那么自传文本中的自我形象无疑是这种塑造作用的产物。作者按照业已给定的某种模式来再现自我经历,塑造自我形象。自传文本因而深深地铭刻了被建构的痕迹,成为研究自我形象甚至是“自我个性”的建构过程的绝佳场地。自传阅读和研究应关注这种规定性结构对自我的塑造作用,从而认识貌似客观的事实以及所谓真实自我所掩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因素。导论结束部分对全文的布局安排作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深入探讨了伦敦第一部自传叙事《深渊中的人们》中民族主义话语对伦敦自我形象的塑造。面对伦敦东区与自己从前命运相似的工人,伦敦迫切需要新的身份认同,以便与他们保持距离。20世纪初帝国主义竞争背景下高涨的民族主义话语满足了他的需要,借助这些话语,伦敦建构了衰落的英国和崛起的美国这样的“事实,”从而也建构了自己作为自豪的美国人的身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是非自我之间——关于自传的真实性与自由度[J]. 长江文艺评论 2018(02)
- [2].文本、文化、身份:论浦爱德《在中国的童年》中的空间叙事[J]. 现代传记研究 2016(02)
- [3].自传研究的萌生与发展:早期西方自传批评史述[J]. 现代传记研究 2017(01)
- [4].把自己当传主,给文学开生路——自传是实行“为生者立传”的最佳叙事模式[J]. 中外文论 2017(01)
- [5].晚清使西日记之为自传文献的考察[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08)
- [6].转述、传奇、不可靠叙述与自传文本——《人生海海》的四重“召唤结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2)
- [7].教师自传的反思水平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1)
- [8].20世纪以来的俄罗斯自传书写[J]. 现代传记研究 2017(02)
- [9].自传研究范式的转向[J]. 学术探索 2018(12)
- [10].略论古代自传写作的历史进程与特点——兼论古代自传的自我身份认同[J]. 写作 2018(06)
- [11].自传的“微观政治”式解读[J]. 现代传记研究 2013(01)
- [12].自传与自我身份认同——论鲁迅的三种《自传》[J]. 兰州学刊 2008(03)
- [13].自传批评话语权变迁刍议[J]. 社会科学家 2016(03)
- [14].李清照自传三重女性视角下的三维悼亡[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5].自传作者的身份建构:以卢梭为例[J]. 语文学刊 2015(23)
- [16].废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的故事[J]. 当代 2011(06)
- [17].试析创造社同人自传文本中复杂的对日情结——以郭沫若、郁达夫和张资平为中心[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01)
- [18].看见自己 发现别人 想象未来——基于自传课程理论观看《地球上的星星》[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07)
- [19].论齐邦媛的自传书写与性别主体建构[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0].《沫若自传》中“自我”形象的塑造[J]. 郭沫若学刊 2017(04)
- [21].出版人自传中的集体记忆书写及其情感呈现——以《在出版界二十年》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 2019(11)
- [22].时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的身份构建——读约翰·麦格恩《回忆录》自传文本[J]. 山花 2012(08)
- [23].虚构的真相——从不可靠叙述看《应许之地》的移民同化叙事[J]. 外国语文 2012(04)
- [24].回旋书写的沈从文“自传”[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5].范雨素现象背后之当今文艺批评观照[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8)
- [26].谢冰莹自传作品魅力探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06)
- [27].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自传文献[J]. 东方论坛 2016(02)
- [28].寻找身份认同和自我的反叙事实验[J]. 长春大学学报 2016(05)
- [29].自传中的死亡书写与自我确立——评朱利安·巴恩斯《无可畏惧》[J]. 现代传记研究 2018(02)
- [30].“理解课程”对教师理解课程的启示[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