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模型差异检测与合并算法研究

领域模型差异检测与合并算法研究

论文摘要

领域建模作为一种面向领域的软件开发方法,能够更具体的表达特定领域的需求。针对某一特定的领域,特定领域开发人员根据领域专家创建的领域建模语言,能够快速的构建出领域模型。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领域建模比基于MDA的统一建模语言的方法开发效率更高。随着面向领域建模理论越来越完善,面向领域的开发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公司采用,对领域模型的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模型创建过程,对于复杂和庞大的软件系统采用迭代式开发,通常需要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来协作构建模型。为了更好地捕获和描述系统特征,这就要求能够跟踪模型变更并显示出模型中元素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将构建的模型进行合并。本文在分析面向领域开发方法包括开发流程、领域建模语言,模型集成运算、开发工具等基础上,针对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ISIS学院提出的一种面向领域开发方法——模型集成运算,提出了一个模型差异检测与差异合并算法。算法利用组合标识符和结构相似性来替代以往需要利用唯一标识符来确定模型元素映射关系的方法。将领域模型的差异依据对后续模型解释、生成代码的影响作用分为有效差异、无效差异。进一步将有效差异分为新建、删除、修改、移动四类,依据提出的模型元素映射算法对模型进行差异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类。在领域模型差异检测的基础上,对多人同时开发进行模型合并的应用类型,提出一个模型合并冲突检测的算法,将冲突分为删除、改变、移动等类别,将冲突原因分类提供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冲突原因并解决冲突,进而进行模型的差异合并。最后依据提出的算法,设计并开发了一个模型差异检测和差异合并的原型系统,并利用信号流领域模型来验证该算法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领域模型差异检测和差异合并算法是可行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领域的开发方法分析
  • 2.1 面向领域建模
  • 2.1.1 领域建模开发过程
  • 2.1.2 领域建模的优点
  • 2.2 面向领域建模语言
  • 2.2.1 具体语法和语法映射
  • 2.2.2 抽象语法
  • 2.2.3 语义域和语义映射
  • 2.3 模型集成运算
  • 2.3.1 模型集成运算架构
  • 2.3.2 模型集成运算开发过程
  • 2.4 通用建模环境
  • 2.4.1 通用建模环境架构
  • 2.4.2 通用建模环境元建模语言
  • 2.4.3 通用建模环境高级组件接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领域模型差异检测与合并算法研究
  • 3.1 总体算法架构
  • 3.2 领域模型分析
  • 3.2.1 领域模型定义
  • 3.2.2 定义领域模型图
  • 3.3 领域模型差异分析
  • 3.3.1 模型差异分类
  • 3.3.2 模型差异表示
  • 3.4 领域模型映射算法
  • 3.4.1 组合标识符
  • 3.4.2 结构相似性
  • 3.4.3 模型元素映射算法
  • 3.5 领域模型的差异检测算法
  • 3.5.1 领域模型差异检测
  • 3.5.2 领域模型移动检测
  • 3.5.3 差异检测算法分析
  • 3.6 领域模型差异合并算法
  • 3.6.1 合并冲突分析
  • 3.6.2 合并冲突检测
  • 3.6.3 合并策略
  • 3.6.4 合并算法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原型系统工作流程
  • 4.2 原型系统设计
  • 4.2.1 模型文件操作模块
  • 4.2.2 模型差异检测模块
  • 4.2.3 模型差异合并模块
  • 4.2.4 模型信息显示模块
  • 4.3 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Maplesoft发布新一代多领域建模和仿真工具MapleSim[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8(04)
    • [2].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多领域建模与仿真[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16(04)
    • [3].数控机床多领域建模与设计优化的研究及发展[J]. 机械制造 2013(11)
    • [4].基于软件接口的卫星多领域建模与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1(01)
    • [5].基于多软件的微小卫星多领域建模与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02)
    • [6].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特定领域建模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02)
    • [7].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仿真组件建模方法[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4(05)
    • [8].军事领域建模问题研究——2015年研究生数模竞赛A题综述[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6(14)
    • [9].基于特定领域建模元模型的知识建模方法[J]. 轻工机械 2012(02)
    • [10].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数控系统元模型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01)
    • [11].基于Modelica多领域建模仿真研究现状与思考[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14(02)
    • [12].基于领域建模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J]. 科技通报 2011(02)
    • [13].IC装备多领域建模、仿真和设计[J]. 国际学术动态 2012(04)
    • [14].基于MetaEdit+的领域建模语言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3(08)
    • [15].一种面向领域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建模方法[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6].特定领域建模与Web应用系统生成[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11(Z2)
    • [17].基于测试先行的设计模式应用[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11(03)
    • [18].全路面起重机整车多领域建模及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J]. 机械工程师 2016(12)
    • [19].纯电动汽车整车建模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5(10)
    • [20].论门户网站优化与数据库实体领域建模、继承[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7)
    • [21].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代码生成器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07)
    • [22].多学科领域建模仿真平台SimulationX[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1(01)
    • [23].基于Web的多领域可视化建模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13(06)
    • [24].特定领域建模方法和代码生成的研究[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3(09)
    • [25].访问者设计模式在模型转换中的应用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08(11)
    • [26].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27].基于Modelica的多领域建模与联合仿真[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1(01)
    • [28].企业架构:流程与领域建模[J].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9(24)
    • [29].工程领域建模技术的发展研究[J]. 企业研究 2008(03)
    • [30].基于Modelica/Dymola的传动丝杠多领域建模与仿真[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1(06)

    标签:;  ;  ;  ;  ;  

    领域模型差异检测与合并算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