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展示数学语言的魅力

在数学课堂中展示数学语言的魅力

河北元氏县职教中心魏淑肖

语文课上我们都为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所吸引,语言使文章更富有魅力!数学课,如果也能体现语言的魅力,那一定会使课堂更富有美感和感染力。这就需要数学老师有较强的语言修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提高口头语言的效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必须使教学语言有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肯听。根据数学学科的特征,语言必须科学性、通俗性、启发性、艺术性。

⒈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即符合课堂教学用语的规律性,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准确,是指教师口头语言内容的科学性,是科学性最重要的体现,要求教师表述的内容观点鲜明正确。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方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例如,有教师常把“小数的性质”说成:小数点后面添上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把“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零”说成“小数点后面添上或去掉零”。

再如,有教师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漏掉了关键的一部分。

⑵规范,主要是指用普通话教学。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选字造句准确,用词恰到好处。对一些提问要规范,问题要明确。

⑶简洁,是指口头语言的经济性。教师的语言应当以尽量少的语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力求要言不烦,努力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口头语言尽量避免拖泥带水,故弄玄虚,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废话,不说学生听不懂的玄话,杜绝华而不实的“巧”话,力戒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的套话。

⒉通俗性

教学语言的通俗性,即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转述,都是为了让学生领悟,教师要充分树立“听众”意识。俗话说:“话需通俗方传远。”教师的语言和读文章不同,文章一时看不懂,还可以再看几遍,而课堂教学语言则稍纵即逝,听不懂就过去了,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平易浅显,要适应小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语言习惯,要深入浅出地阐明教材的内容。

树立学生听众意识,教师要讲究善于用学生的语言转述数学语言和某些教学用语,要接近学生的语言习惯。如果说讲究语音、用词、语法、声调、吐字、速度和声量是为了使学生“听清”,那么讲究用学生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是为了使学生“听懂”。学生听清听懂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学生内化。

⒊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引导学生思考,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这种启发主要是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掌握知识赋予启发性;另外语言与语言之间也能互相启发。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讲得准确、清楚,还要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首先要善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要善引。“教学之道,贵在引导。”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路设法引导,使他们成功达到知识的彼岸。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思考,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思考,要引导学生向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表面性。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无论是教学用语还是数学用语,既要讲究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又要考虑学生的言语发展。因此,应当正确处理好教学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关系。具体要做到:用词,确定性与具象性的统一;用语,严密性与描述性的统一;用句,逻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讲段,规定性与启发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充发挥语言的魅力。

标签:;  ;  ;  

在数学课堂中展示数学语言的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