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0厚三股钢绞线预应力空心板的开发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晖[1](2020)在《大跨径箱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建桥技术不断跨越式发展,桥梁施工技术已在世界处于较高水平,在跨径、技术难度等方面不断刷新纪录。塔架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法应用于箱型拱桥在国内的案例并不多,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施工法分为悬臂拼装法和悬臂浇筑法两大类。悬臂浇筑法主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根据国内外目前的工艺技术又可以分为采用塔架斜拉扣挂法和悬臂桁架浇筑法。塔架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法应用于箱型拱桥在国内的案例并不多,2007年建成的四川白沙沟大桥是净跨150 m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该桥采用斜拉扣挂挂篮悬臂施工工艺;2012年建成的贵州省木蓬特大桥,主跨165m的箱型拱桥,斜拉扣挂挂篮悬臂施工工艺;2014年建成的贵州省铜仁市马蹄河大桥,主跨180m箱型拱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艺;2015年建成的四川攀枝花新密地大桥,主跨为189.9 m,该桥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型空腹式拱桥,该桥采用斜拉扣挂挂篮悬臂施工工艺;2018年建成的重庆涪陵乌江大桥复线桥,该桥为主跨220m箱型混凝土拱桥,采用斜拉扣挂挂篮悬臂施工工艺。截至目前,国内斜拉扣挂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艺建成桥梁中,属2018年建成的重庆涪陵乌江大桥复线桥主跨220m箱型混凝土拱桥跨度最大。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工艺建桥可降低对大吨位缆索吊装要求,拱圈整体性好,施工组织难度有所降低,但因悬臂段较长,拱桥施工过程受力工况复杂,线形难于控制,施工风险大。同时对扣锚系统有较高要求,结构跨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技术难度大大增加。为确保结构安全,进一步发挥此项工艺在建桥技术上的优势,适应更大跨度需要,缩小与国外该项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研究、探索大跨度悬臂浇筑箱型拱桥建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的斜拉扣挂悬臂浇筑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施工工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法施工大跨径箱型拱桥,大吨位钢混塔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斜拉扣挂法施工技术中重要部分。大吨位塔架需要承载施工阶段扣背索较大竖向、水平分力,同时塔架需要承受轻型缆索吊装系统以及吊装荷载,通过复杂的受力工况分析,选择塔架以及锚箱体系。塔架的选择力求采用固有墩柱,降低塔架搭设高度,降低施工难度。(2)大吨位扣背索体系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在于单束扣背索拉力较大,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尽量采用岩锚的方式较为方便。由于背索单束拉力较大,采用通过转换多束岩锚对应一束背索的转换体系。考虑到悬臂施工过程中,扣索与背索的拉力在不断变化,为了解决低应力下锚具的可靠性问题,采用钢绞线束防止退张系统。由于扣索与背索涉及不同张拉角度,塔架上的锚箱设计需要适应多个角度,研究采用球面锚具来适应多角度张拉的解决方案。(3)大跨径箱型拱桥拱脚段及挂篮悬臂施工研究,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重点考虑施工方便性和可操作性,拱脚段可采用根部预埋工字钢与端部斜拉方式,也可以直接采用楔形支架体系平台。若采用楔形支架平台,在浇筑混凝土时宜分两次,应充分考虑第一次浇筑最低刚度要求,避免导致拱脚根部混凝土开裂。(4)大跨径箱型拱桥悬臂浇筑不同于普通连续梁悬臂浇筑工艺,挂篮的设计需要考虑爬坡、止退,挂篮的结构形式设计与施工方便性联系十分紧密,线形监控过程动态调整,过程控制难度较大。(5)大跨径箱型拱桥悬臂浇筑两阶段合龙解决方案及结构稳定性安全分析控制。国内目前该类工艺建造的拱桥最大跨度远不及国外跨度水平,考虑到结构安全,设计上力求尽早形成稳定的成桥拱形受力状态。基于此,较大跨度设计上可考虑悬臂浇筑至某阶段,采用劲性骨架先期合龙,后续继续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解决扣挂系统安全,从而实现该类桥梁向更大跨度方向发展的安全性。
张文浩[2](2020)在《预应力CFRP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型加固技术,碳纤维板凭借其材料性能的优越性及方便快捷的实用性,在现阶段桥梁加固中广为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是一种主动加固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粘结性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质量轻、强度高的特性,对于提高旧桥的承载表现、改善裂缝发展、桥体下挠等病害有明显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在旧桥加固补强中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以河北省某13m空心板桥梁为研究对象,针对此13m空心板桥病害较多的现状,对其进行了加固试验,采用了静载试验以及数值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对比分析,选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但由于张拉装置与锚固装置的严格条件,在实际桥梁中应用的还比较少,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此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目前还有待完善,本文对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中的关键要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以及根据相关规范可得出预应力度的取值范围,以及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并且对锚固体系的选取进行了解析。(2)现有研究中,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大多数试验多为在实验室中利用理想状态下的缩尺梁模型进行的相关研究,这与实际工程中的桥梁多为使用过并且存在一定病害的情况不符。故本文选取了河北省某座服役了17年的受损严重的旧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梁进行加固试验研究。对此受损桥梁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动静载加载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桥加固前后的实验数据验证此技术的适用性。(3)以上述动静载试验工况为依据,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试验桥进行理论研究,将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此加固方法的可行性。两种方法共同作用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抑制空心板梁桥的挠度与应力的增长。最终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起到了理论支持。
马腾[3](2020)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效预应力检测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效预应力是反映结构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能否准确判定梁体有效预应力的大小,关乎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一旦预应力损失过大,就会使结构存在安全事故的风险。可见,只有准确测得有效预应力的值,才能为后张法预应力梁的使用和维修加固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本文对施工后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和运营后桥梁内有效预应力识别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分别对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常用的反拉法,以及梁体内有效预应力检测识别的混凝土应力释放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反拉法对比试验研究,以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寻求找到一种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修正方法;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ANSYS模拟建模计算分析,研究一定开槽条件下,零点应力释放深度受加载荷载的影响关系,以期提高混凝土应力释放法的可实施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锚下预应力检测和梁体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张拉锚固阶段影响预应力损失的因素、影响预应力检测的因素和目前科研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2)结合反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对比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与测力传感器测试值比较找出试验系统误差的规律,根据其相关关联度,二者在测试控制段曲线斜率接近,位移差值基本固定的这一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种对反拉法测试数据进行修正的基本方法,通过修正后测试误差大幅减小,测试精度明显提高,并通过典型验证试验,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可靠性,为反拉法测试数据修正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3)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简支梁进行建模模拟计算分析,通过子模型分析法模拟计算局部应力释放过程,通过与现有研究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和开槽法的正确性,证明结构零点应力释放深度h/d为0.30.35。通过对模型两点集中加载,逐级增加荷载大小,研究加载过程对应力释放过程及释放深度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集中荷载逐渐增加到950 k N时,h/d从0.35逐渐向0.3靠近;当集中荷载在950 k N1 390 k N时,h/d保持在0.250.3,并随荷载增加逐渐向0.25靠近,表明零点应力释放深度随荷载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4)采用与简支梁相同的建模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建模分析,模拟应力释放过程,在联合在中跨跨中集中两点加载模式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当集中荷载小于1 300 k N时,即预应力度λ大于4.55时,h/d始终在0.30.35之间,并随荷载的增加(λ逐渐增加),h/d从0.35逐渐向0.3靠近;当集中荷载在1300 k N1 804.255 k N时,即λ小于4.55时,h/d始终在0.250.3之间,并随荷载的增加(λ逐渐减小),h/d从0.3逐渐向0.25靠近,可见,应力释放过程及其规律与简支梁基本一致,也同样得出了在联合加载到一定数值后,可以减小零点应力释放的深度。
王思佳[4](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矮肋T梁桥受力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是中小跨径桥梁的常用的结构形式,然而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铰缝容易存在结构性的先天不足,是最易损伤的部位,在重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铰缝损伤,甚至失效,桥面出现沿铰缝的纵向通常裂缝,导致单板受力,严重威胁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同时,出现病害后,由于板梁间没有检查及维修的空间,通常的做法就是换板,造成极大的浪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矮肋T梁具有建筑高度低,主梁间连接可靠,主梁间具有足够的维修空间等诸多优点,是中小跨径桥梁较理想的结构形式。本文以材料用量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承载能力及相关技术指标为约束条件,对预应力矮肋T梁桥进行尺寸优化设计,通过试验研究预应力矮肋T梁的受力性能,基于混凝土损伤模型理论对预应力矮肋T梁桥行车道板的疲劳性能进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材料用量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承载能力及相关技术指标为约束条件对预应力矮肋T梁的截面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优化尺寸包括梁高及梁宽。(2)通过预应力矮肋T梁足尺试验和成桥试验,研究预应力矮肋T梁的承载能力及受力性能,验证结构尺寸的合理性。(3)分别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弹性支撑连续梁法、连续单向板法对行车道板进行内力分析,并与实测的行车道板内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预应力矮肋T梁桥行车道板的合理计算方法;于疲劳试验及混凝土损伤模型理论对预应力矮肋T梁桥行车道板的疲劳性能进研究,研究预应力矮肋T梁桥面板的长宽比和桥面板厚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得到桥宽12 m、标准跨径16m的预应力矮肋T梁的合理梁高为850 mm,合理翼缘板宽度为1500 mm。(2)预应力矮肋T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强度、刚度及正截面抗裂性均满足预应力混凝土 A类构件的设计要求。(3)简化的弹性支撑连续梁计算的预应力矮肋T梁桥行车道板的内力与试验结果相符,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在桥梁设计上取用长短边比La/Lb小于2.0的双向桥面板的疲劳性能优于单项板;随桥面板厚度的增加,桥面板疲的疲劳寿命增加。
崔文潇[5](2019)在《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越来越广的出现在全国的建设中,这背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使得装配式建筑能与现浇结构受力无异甚至优于现浇结构。本文根据当下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该楼盖具有平整的顶板和底板,空心处填充发泡混凝土块,拼装时将肋梁纵筋焊接、板筋绑扎,通过后浇带拼缝连接预制板。该楼盖解决了传统大跨度楼盖厚度大以及制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对一个1/2比例的单跨简支楼盖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变形形态、应变规律、裂缝发展等。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本符合工程应用要求,制作工艺简单有序,楼盖抗弯刚度大,拼缝传力较好,楼盖整体性好。在最终试验荷载12.67kN/m2作用下,楼盖最大挠度为15.75mm即为L/318,小于规范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限值L/300。除拼缝裂缝之外,试验楼盖底部裂缝开展情况与实心楼盖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楼盖的抗裂性能整体上良好,非拼缝位置出现裂缝的荷载大于楼盖正常使用时荷载标准组合值。楼盖拼缝的数量和位置会影响楼盖刚度,试验楼盖的双向刚度差异约为10%。通过对五个不同板带构件的位移、应变、承载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在三分点竖向静载作用下,所有的板带属于受弯破坏,各构件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增大拼缝宽度或者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不足以减少拼缝的不利影响,但合理的安排拼缝的位置(避开受力最大处),会大大提高板带的承载力和开裂荷载,弱化拼缝的不利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楼盖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观测值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结构几何参数并建模分析,对比发现跨度和跨高比对结构刚度影响最大。本文按拟梁法和塑性绞线法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拟梁法计算结果偏小,因为其忽略了梁系的抗扭刚度和楼盖的整体作用。根据塑性铰出现在交叉梁上的位置按照塑性绞线法得到了楼盖的极限承载力,其中肋梁在极限状态时的内力比例按弹性方法取得,这种方法得到的承载力更为实用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分别计算楼盖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刚度,并考虑新型楼盖拼缝混凝土强度折减后得到楼盖不同部位的开裂弯矩,并得到楼盖不同位置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拟合出结构带裂缝工作下的刚度,并考虑楼盖约束支座的变形得到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刚度与竖向位移。本文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梁楼盖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分析发现结构低阶振型与普通实心双向楼盖类似,即半波、单波、双波。新型楼盖结构基频满足现行舒适度要求,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基频的影响。对结构基频进行理论计算并提出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基频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精度高且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对楼盖进行人行激励的试验与分析发现结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出现在楼盖中心位置,并分析了行走路径、步频和人数对结构影响人行路径对结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新型楼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给出了一种新的拼装方案,并提出了预制构件制作和拼装的施工流程。
刘佳琪[6](2019)在《PC梁预应力的锚下及纵向分布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病害较为普遍,大量研究表明,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张拉力不足是导致梁体开裂及下挠的主要原因,因此预应力的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拉脱法是施工期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最具前景的测试技术。除了锚下测试外,预应力纵向张拉力分布特征更是工程界关注的技术难点问题,相关研究非常少。目前,仅光纤光栅(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预应力钢绞线能够对多个测点进行数据采集,但是当前其价格昂贵。因此,结合拉脱法测试的锚下有效预应力,同时考虑摩阻效应评估预应力钢绞线纵向张拉力分布特征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依托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拉脱法判别标准及有效预应力分布检测技术(17-17K)”,通过对锚下有效预应力结果的准确识别及修正,结合OFBG-智能钢绞线的室内研究,开展了PC梁预应力的锚下及纵向分布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调研: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简单归纳了拉脱法检测技术及光纤测试技术的发展情况。(2)判别标准:开展了拉脱法检测技术的研究,阐述了拉脱法测试机理,得到了拉脱法典型测试曲线;设计了室内、室外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及解析解推导,开展了锚具锥孔与夹片间的咬合力研究;开展了多孔锚具内外锥孔的咬合力测试,得到了锚具各锥孔间咬合力差异。结果表明:拉脱法测试不会改变钢绞线的锚下有效预应力;比较咬合力、预应力钢绞线外露段和体内段在夹片脱空时的内力瞬态重分布,可得到夹片咬合力为锚外和锚下内力重分布之和;多孔锚具外锥孔咬合力是内锥孔的1.125倍;基于上述研究最终提出整束钢绞线咬合力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到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判别标准。(3)修正方法:开展了基于现场预制梁的长期实时动态监测,研究得到了锚下有效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绞线张拉后,预应力除了有整体的衰减趋势外,还随温度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研究得到了温度对锚下有效预应力的影响计算公式及48h内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时间修正计算公式,可对实际桥梁工程现场拉脱法测试结果进行温度和时间修正。(4)预应力纵向分布:自行设计并加工了OFBG-智能钢绞线水浴循环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具备温度变化及钢绞线张拉的功能;开展了OFBG-智能钢绞线受力及温度传感特性研究;基于工程现场预制箱梁,对压力传感器与智能钢绞线锚下测点位置的预应力和温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考虑反摩阻影响,开展了预应力纵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OFBG-智能钢绞线和振弦式压力传感器在锚下的预应力测试结果吻合,验证了光纤光栅技术的受力性能;OFBG-智能钢绞线温度感知系数为0.0226nm/℃;梁体外温差达到25.3℃,梁体内温度变化仅为7.9℃,达到3.2倍,且箱梁内温度较体外温度滞后约4小时,因此在进行温度修正时,应采用四小时后的大气温度除以3.2作为光纤测点当前的温度;测试了实际桥梁内部OFBG智能钢绞线3个测点位置的预应力,3个测点部位的预应力实测值分别对比《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的规范条文计算值。对比结果表明:铁路规范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2.2%,公路规范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6.2%,钢绞线预应力纵向分布测试数据与铁路规范更为吻合。
郑良玉[7](2019)在《基于电磁驻波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在现代桥梁中,预应力钢绞线在延迟桥梁裂缝出现,增加桥梁寿命等方面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是预应力钢绞线中的预应力不足时,极大程度上会使结构遭受病害。预应力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预应力会逐渐损失,使得结构能够恢复变形所承载的荷载更小,结构安全性能更差。剩余预应力的大小是预应力桥梁,尤其是在役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应及时对其进行检测与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检修,避免造成重大事故。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检测预应力的方法,总结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在役结构的预应力检测方法:基于电磁驻波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方法,完成了驻波法测量预应力的理论计算,探索了驻波法测预应力的实验方法,验证了驻波法测量预应力方法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求解电磁波在钢绞线与空气交界面传播时媒质的等效磁导率。将空气和钢绞线对电磁波传播的共同作用等效为单一媒质的单一作用,通过共形映射和计算分布电感的方法计算等效磁导率。为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2)建立了电磁波在钢绞线中的传播模型。将电磁波在钢绞线中的传播等效为在理想导体与媒质分界面传播,据此建立表面波传输线模型。求解模型得到钢绞线中电场与磁场的表达与分布,进一步分析磁导率对波长的影响。(3)分析了钢绞线中形成电磁驻波的机理。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媒质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与反射。传输线终端开路时,将发生全反射,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形成驻波,传输线固定点的幅值只与其相对输入端的位置相关。改变波长即改变了相对位置,电压幅值发生变化。(4)详细阐述了驻波法测量钢绞线预应力的原理。根据磁致伸缩原理,磁化的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磁导率发生改变,进而引起驻波波长的改变,致使终端电压发生改变。求解出驻波电压与应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5)探索了驻波法测量钢绞线应力的方法。探索实验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经过实验得到结论:当对钢绞线施加拉力时,钢绞线终端电压随着拉力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钢绞线中拉力释放时,终端电压随拉力减小而增大,电压随应力呈余弦规律变化。
李杨[8](2019)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爆炸荷载作为一种极限荷载,在一些重要的结构如斜拉桥的设计中必须被考虑到。目前国内外桥梁设计过程中,较少考虑抗爆设计,但近年来桥梁在车载炸弹以及恐怖袭击所造成的爆炸事故中所表现出的脆弱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爆炸荷载会对桥梁的关键部位构件造成损坏甚至整体垮塌,进而造成交通瘫痪,带来巨大的人身以及财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针对桥梁的整体和局部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相关结论可用来评估现有桥梁的抗爆性能,同时可为有效的桥梁抗爆方法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基于LS-DYNA,建立斜拉桥整体模型,斜拉索局部模型以及钢箱梁节段模型,分析斜拉桥整体和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为研究斜拉桥整体的抗爆性能,建立斜拉桥实体模型,基于LBE方法施加爆炸荷载,开展了不同桥面爆炸位置时斜拉桥的抗爆分析,结果表明:等效TNT当量为1814kg的车载爆炸作用下,斜拉桥表现为局部破坏,不会出现整体倒塌;爆炸荷载作用下,桥梁上部结构的振动由爆炸冲击波作用方向的第一阶振型来控制;爆炸荷载作用下索塔表现向爆点纵飘,且主跨跨中爆炸时,索塔的纵飘程度大于边跨跨中爆炸;与其他斜拉索相比,靠近爆点和索塔处的斜拉索更容易失效,偏载爆炸引起的斜拉索锚固区破坏值得重视。其次,为研究斜拉索的抗爆性能,基于ALE多物质流固耦合理论,开展近场爆炸作用下斜拉索的抗爆分析,根据钢板爆炸试验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开展了斜拉索应力和挠度分析,进一步就不同比例距离展开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场爆炸作用下,斜拉索不会出现脆性断裂,其破坏形式表现为应力超过名义屈服应力带来的失效;斜拉索最薄弱的位置是索梁锚固区,该区域斜拉索的应力由于爆炸冲击波的反射大于靠近爆点的斜拉索;给出了保持斜拉索不失效的安全比例距离为0.287kg/m3,可认为大于该临界比例距离时,斜拉索不会发生失效。最后,为研究钢箱梁的抗爆性能,基于ALE多物质流固耦合理论,开展近场爆炸作用下钢箱梁的数值模拟,针对钢箱梁损伤及压力场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不同炸药当量、不同钢板厚度及不同加劲肋布置展开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箱梁的破坏形式主要可分为塑性变形和破裂开口两种;爆炸冲击波破坏顶板后在翼板处狭小的空间内,封闭效应显着,箱梁内部超压峰值最大发生在顶板最靠近爆点的加劲肋处;结合抗爆性能、经济性和桥面铺装推荐2cm为钢箱梁顶板最优厚度;加劲肋与顶板可看作一个“熔断”体系,利用加劲肋和顶板相对刚度的差别,可以将破损区域限制在两加劲肋之间。
彭灿[9](2018)在《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及加固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桥梁建成以后,受荷载作用、材料劣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性能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为了确保桥梁运营时期的可靠性,对桥梁进行可靠性评估成为一项紧迫的关键任务;另一方面,上世纪6070年代设计的桥梁采用的荷载标准较低,导致其承载能力无法满足现阶段交通量的需求,因此需要对不满足条件的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桥梁的加固方法很多,加固方案、加固时间以及加固程度,都直接影响桥梁加固的经济性。本文依托交通运输部“在役混凝土梁桥可靠性检测评估技术体系与装备研发”(2013318223040)项目,对在役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承载能力不足的桥梁加固方案经济性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桥梁可靠指标的三种表达形式,并给出推导方法;通过分析在役桥梁结构的特点,研究了桥梁可靠度评估与基于可靠度的桥梁设计之间的关系;对比旧桥梁规范JTJ 023-85与现行桥梁规范JTG D62-2004中材料强度取值与计算公式,以《公路桥梁通用图》中梁桥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了两种桥梁规范下的计算模式统计参数;给出了根据材料实测数据进行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时分项系数和材料设计强度的确定方法。(2)分析了永存应力的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方案;提出了基于实测永存应力的桥梁永久效应推断值和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结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利用实测值对计算的永存荷载效应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永存应力的在役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3)以《公路桥梁通用图》中30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为研究对象,对假定的桥梁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增大截面法、体外预应力法进行正截面加固,利用粘贴纤维布、钢板法进行斜截面加固,得到了桥梁加固后的抗力统计参数,计算了T型梁加固后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加固后梁抗弯和抗剪可靠度的提高及相应的直接成本。研究表明: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正截面加固,在相同的成本下,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比增大截面加固法承载力提高的多,可靠度提高幅度大;纤维复合材料抗剪加固承载力和可靠度都得到提高,但提高幅度随加固费用的提高而降低。
王文彬[10](2018)在《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和发展,SP板和SP叠合板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关于SP板的研究成果较多,技术上也较为成熟,但对SP叠合板性能的研究仍不多,而对大跨度重载的SP板设计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缺。本文综合SP板技术和现浇空心板技术,以SP空心叠合板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经验展开试验及设计方法研究,旨在扩展SP板在普通工业和民用大跨建筑及重载的仓库、设备层等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整理和归纳SP板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新旧混凝土规范设计方法对比,验证了在一定条件下,有必要更新SP板的设计方法按新混凝土规范进行重新设计。(2)针对叠合板的无支撑大跨度叠合构件二次受力特点,提出更合理的超筋验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针对SP叠合板叠合面抗剪验算,结合美国ACI318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组合梁叠合面抗剪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叠合面抗剪设计新思路。并讨论了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如超筋预制板、放张开裂等问题。(3)进行了7块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弯试验,重点考察了抗弯试件破坏模式、裂缝开展、挠度及延性等受力特性;并研究了SP空心叠合板破坏过程中不同阶段短期刚度取值问题、设置插筋对防止叠合面起皮的作用等;验证了重载SP空心叠合板计算开裂弯矩时应考虑无支撑叠合受弯构件二次受力特征;校核了可按整体板来计算受弯承载力的可行性。(4)进行了8块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剪试验,重点考察了抗剪构件的破坏机制、承载能力等,得出以叠合层有效板肋宽度参与整板抗剪、再加预制底板抗剪的实用复合空心截面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180厚三股钢绞线预应力空心板的开发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0厚三股钢绞线预应力空心板的开发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径箱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斜拉扣挂挂篮悬臂施工总体施工技术介绍 |
2.1 概述 |
2.2 主要施工步骤 |
2.3 重难点施工技术及工艺优化 |
2.4 拱圈拱脚段首段箱型梁现浇施工技术 |
2.4.1 概述 |
2.4.2 拱圈拱脚段首段箱型梁现浇施工平台设计 |
2.4.3 支架平台预压及监控 |
2.4.4 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施工 |
2.4.5 现浇支架主体理论分析 |
2.4.6 施工监控 |
2.4.7 小结 |
2.5 大吨位斜拉扣挂钢结构索塔施工技术 |
2.5.1 概述 |
2.5.2 结构设计 |
2.5.3 钢锚箱安装 |
2.5.4 钢锚箱锚索系统球形支座研究 |
2.5.5 小结 |
第三章 岩锚锚碇系统中岩锚与拉索组合设计技术 |
3.1 概述 |
3.2 锚碇系统实施方案 |
3.3 小结 |
第四章 悬浇挂篮在大跨径箱型拱桥主拱施工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2 侧正三角型式悬挂型挂篮总体设计 |
4.3 侧正三角型式悬挂型挂篮总体施工步骤 |
4.4 挂篮荷载试验 |
4.5 拱圈节段现场施工过程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模板施工 |
4.5.3 混凝土施工 |
4.5.4 挂索张拉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大跨度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拱桥线形监控 |
5.1 概述 |
5.2 模型简介 |
5.2.1 扣、锚索无应力长 |
5.2.2 扣、锚索初张力 |
5.2.3 施工阶段扣、锚索最大应力 |
5.2.4 悬臂阶段拱圈应力 |
5.2.5 拱圈合龙后弯矩图: |
5.2.6 塔架支墩(P2、P3)验算 |
5.2.7 塔架位移状态 |
5.3 监测情况 |
5.3.1 墩顶变形和索塔变形 |
5.3.2 挂篮和拱圈变形 |
5.3.3 节段应力 |
5.3.4 拱圈线形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拱两阶段合龙对大悬臂拱圈应力重分布及分析 |
6.1 概述 |
6.2 重庆涪陵乌江大桥复线桥劲性骨架研究 |
6.2.1 第一阶段合龙 |
6.2.2 第二阶段外包砼悬浇合龙 |
6.2.3 两阶段合龙监测与分析 |
6.2.4 架梁顺序对合龙后拱圈的应力影响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预应力CFRP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
2.1 设计前提 |
2.1.1 病害范围 |
2.1.2 适用性要求 |
2.2 碳纤维板材选择 |
2.3 碳纤维板张拉装置的分析 |
2.4 有无粘结预应力加固体系的确定 |
2.5 预应力度的研究 |
2.6 张拉控制应力的计算 |
2.7 锚固系统 |
2.7.1 锚栓的比选 |
2.7.2 锚固方式的比选 |
2.7.3 锚具的选取 |
2.8 碳纤维板加固构件的基本验算 |
2.8.1 预应力损失计算 |
2.8.2 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桥概况及荷载试验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桥梁外观检查及病害分析 |
3.2.1 桥梁技术状况检查 |
3.2.2 试验桥桥梁病害分析 |
3.3 桥梁专项检测 |
3.3.1 混凝土强度检测 |
3.3.2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
3.3.3 检测结论 |
3.4 试验桥静载试验分析 |
3.4.1 静载试验的目的 |
3.4.2 静载试验方案 |
3.4.3 试验荷载效率系数确定 |
3.4.4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4.5 静载试验结论 |
3.5 试验桥动载试验分析 |
3.5.1 动载试验目的 |
3.5.2 测试内容 |
3.5.3 测试方法 |
3.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5 动载实验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桥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加固方案 |
4.1.1 确定预应力碳纤维板布置方案 |
4.1.2 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分析 |
4.2.1 主要材料及参数 |
4.2.2 全桥模型 |
4.3 试验桥承载能力验算 |
4.3.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
4.3.2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 |
4.3.3 抗扭承载能力验算 |
4.4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验算结果 |
4.4.1 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验算 |
4.4.2 斜截面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 |
4.5 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结果 |
4.6 试验桥加固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
4.6.1 加固前后应力变化对比 |
4.6.2 加固前后挠度变化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效预应力检测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预应力技术特点及发展 |
1.1.2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状况及产生的问题 |
1.2 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锚下预应力检测 |
2.1 预应力损失概述 |
2.2 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 |
2.3 反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研究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反拉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3 锚下预应力检测的有关规定 |
2.3.4 反拉法检测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局部应力释放法 |
3.1 概述 |
3.2 混凝土局部应力释放原理 |
3.3 开槽法研究现状 |
3.4 仿真模拟建模方法 |
3.5 简支梁模型验证及分析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模型建立 |
3.5.3 模型验证分析 |
3.5.4 加载对零点应力释放深度影响分析 |
3.5.5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梁混凝土应力释放法应用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连续梁模型的建立 |
4.3 应力释放与有效预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4 加载对连续梁应力释放的影响分析 |
4.4.1 加载分析与加载方式 |
4.4.2 加载后应力释放与预应力度间的基本关系 |
4.4.3 应力释放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预应力混凝土矮肋T梁桥受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主梁尺寸优化 |
2.1 主梁截面尺寸优化设计思路 |
2.1.1 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
2.1.2 T型截面优化设计变量 |
2.1.3 截面参数优化设计步骤 |
2.2 梁宽优化 |
2.2.1 梁宽优化方案 |
2.2.2 横向分布计算 |
2.2.3 约束条件验算 |
2.2.4 梁宽优化结果 |
2.3 梁高优化 |
2.3.1 梁高优化方案 |
2.3.2 截面特性及横向分布计算 |
2.3.3 约束条件验算 |
2.3.4 梁高优化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T梁静载试验研究 |
3.1 预应力矮肋T梁足尺试验 |
3.1.1 试验概况 |
3.1.2 测点布置 |
3.1.3 试验阶段及试验结果 |
3.2 成桥试验 |
3.2.1 桥梁工程概况 |
3.2.2 加载方案 |
3.2.3 理论数值的计算 |
3.2.4 荷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矮肋T梁行车道板研究 |
4.1 行车道板计算方法研究 |
4.1.1 试验研究 |
4.1.2 行车道板分析方法 |
4.1.3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4.2 基于混凝土损伤模型的行车道板疲劳性能研究 |
4.2.1 基于损伤塑性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单元类型及模型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及加载 |
4.2.4 行车道板疲劳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建筑工业化研究背景 |
1.1.2 预制楼板类型及特征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竖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构件设计与施工 |
2.2.1 构件相似性设计 |
2.2.2 构件设计 |
2.2.3 试验构件制作 |
2.2.4 楼盖装配 |
2.3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法 |
2.3.1 加载机制 |
2.3.2 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 |
2.4.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
2.4.2 位移 |
2.4.3 钢筋应变 |
2.4.4 混凝土应变 |
2.5 试验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性能研究 |
3.1 试验简介 |
3.1.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3.1.2 试验构件设计 |
3.1.3 试验构件施工 |
3.1.4 试验加载程序 |
3.1.5 试验测量方案 |
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
3.2.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
3.2.2 构件位移与刚度 |
3.2.3 板带受压翼缘 |
3.2.4 应变分析 |
3.2.5 受弯承载力分析 |
3.3 拼缝试验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有限元分析 |
4.1 模型参数设置与建模分析 |
4.1.1 建模基本设定 |
4.1.2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
4.1.3 钢筋参数设置 |
4.1.4 发泡混凝土参数设置 |
4.1.5 建模分析 |
4.2 新型楼盖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1 楼盖刚度与位移分析 |
4.2.2 楼盖应力分析 |
4.3 弹性状态不同楼盖有限元对比分析 |
4.3.1 边梁刚度 |
4.3.2 跨度 |
4.3.3 顶底板厚度 |
4.3.4 楼板厚度 |
4.3.5 肋梁间距 |
4.3.6 肋梁宽度 |
4.4 不同类型楼盖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承载力和刚度分析 |
5.1 新型楼盖竖向承载力分析 |
5.1.1 按弹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2 按塑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5.2 新型楼盖承载力计算探讨 |
5.2.1 拟梁法计算 |
5.2.2 塑性绞线法计算 |
5.3 开裂荷载计算 |
5.4 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刚度与变形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舒适度研究 |
6.1 舒适度相关理论 |
6.1.1 舒适度概念 |
6.1.2 舒适度判定标准 |
6.2 新型楼盖舒适度试验 |
6.2.1 试验构件 |
6.2.2 试验设备及测点 |
6.2.3 基频试验方案 |
6.2.4 人行激励试验方案 |
6.3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频 |
6.3.1 试验结果分析 |
6.3.2 有限元分析 |
6.3.3 理论分析 |
6.4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在人行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
6.4.1 试验结果分析 |
6.4.2 有限元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新型楼盖构造要求 |
7.1.1 新型楼盖结构尺寸要求 |
7.1.2 拼缝构造要求 |
7.2 新型楼盖设计建议 |
7.3 新型楼盖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PC梁预应力的锚下及纵向分布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无损检测方法 |
1.2.2 局部损伤检测方法 |
1.2.3 拉脱法检测研究现状 |
1.2.4 OFBG-智能钢绞线技术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拉脱法测试判别标准 |
2.1 拉脱法检测原理 |
2.2 夹片与锚具咬合力试验测试 |
2.2.1 测试方案1-现场试验 |
2.2.2 测试方案2-室内试验 |
2.3 有限元分析 |
2.3.1 夹片和钢绞线的几何关系 |
2.3.2 有限元模型 |
2.4 咬合力解析解 |
2.5 试验测试、有限元分析和解析解对比 |
2.6 多孔锚具的咬合力取值标准 |
2.6.1 窒内试验 |
2.6.2 取值标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锚下有效预应力时间-温度效应修正 |
3.1 仪器设备及试验步骤 |
3.2 测试样本编号 |
3.3 测试结果分析 |
3.3.1 温度效应分析 |
3.3.2 时间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预应力纵向分布测试 |
4.1 OFBG-智能钢绞线介绍 |
4.2 纵向体外预应力筋模型试验 |
4.2.1 模型梁设计介绍 |
4.2.2 材料参数 |
4.2.3 模型试验方案及测点布置 |
4.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智能钢绞线温度传感特性试验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仪器及步骤 |
4.3.3 温度传感特性 |
4.3.4 室内试验 |
4.4 预应力纵向分布特征研究及测试 |
4.4.1 试验目的 |
4.4.2 试验梁体 |
4.4.3 试验设备 |
4.4.4 试验过程 |
4.4.5 测试数据 |
4.4.6 纵向应力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电磁驻波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检测 |
1.2.2 磁致伸缩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1.4 本文构成 |
第二章 电磁波在钢绞线中传播模型 |
2.1 电磁场与波的一般理论 |
2.1.1 波的一般传播方式 |
2.1.2 横向与纵向场量的关系 |
2.1.3 边界条件 |
2.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2.2.1 场分布求解 |
2.2.2 贝塞尔方程 |
2.2.3 TM波模式下的场分布 |
2.2.4 TE波模式下的场分布 |
2.3 特性参数 |
2.4 等效磁导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驻波形成机理 |
3.1 电磁波的折射与反射 |
3.2 电磁驻波的形成 |
3.3 电压与波长的关系 |
3.4 波长匹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绞线拉力实验 |
4.1 拉力实验设计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系统结构 |
4.1.3 实验模块设计 |
4.1.4 实验装置与选择 |
4.2 准备实验 |
4.2.1 频率选择 |
4.2.2 波长匹配 |
4.3 实验过程 |
4.3.1 实验器材及工具 |
4.3.2 实验步骤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实验结果 |
4.4.2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爆炸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桥梁构件抗爆性能分析 |
1.2.2 桥梁整体抗爆性能分析 |
1.2.3 既有抗爆分析方法综述 |
1.3 斜拉桥抗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爆炸理论 |
2.1 引言 |
2.2 爆炸冲击波的产生及特点 |
2.3 爆炸冲击波的反射 |
2.3.1 爆炸冲击波在障碍物上的正反射 |
2.3.2 爆炸冲击波在障碍物上的斜反射 |
2.3.3 爆炸冲击波在障碍物上的马赫反射 |
2.4 爆炸相似律 |
2.5 爆炸冲击波的经验公式 |
2.5.1 超压计算公式 |
2.5.2 正压作用时间 |
2.6 材料的应变率效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爆炸荷载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 |
3.2.1 桥梁细节 |
3.2.2 材料参数 |
3.2.3 爆炸荷载的施加 |
3.3 模型验证 |
3.3.1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2 LBE算法验证 |
3.4 斜拉桥损伤过程模拟 |
3.5 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 |
3.5.1 主梁动力响应分析 |
3.5.2 索塔动力响应分析 |
3.5.3 斜拉索动力响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场爆炸作用下斜拉索抗爆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ALE算法介绍及验证 |
4.2.1 ALE算法介绍 |
4.2.2 ALE算法验证 |
4.3 有限元模型 |
4.3.1 几何模型细部尺寸 |
4.3.2 材料参数 |
4.3.3 爆炸荷载验证 |
4.4 斜拉索响应分析 |
4.5 不同比例距离时斜拉索应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场爆炸作用下钢箱梁抗爆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 |
5.2.1 几何模型细部尺寸 |
5.2.2 材料模型 |
5.3 钢箱梁损伤及压力场分析 |
5.4 参数化分析 |
5.4.1 TNT当量 |
5.4.2 钢板厚度 |
5.4.3 加劲肋布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及加固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方法 |
1.2.2 桥梁承载力评估分项系数 |
1.2.3 桥梁加固技术 |
1.2.4 桥梁加固后可靠度 |
1.2.5 桥梁加固经济性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桥梁可靠度设计及评估理论 |
2.1 引言 |
2.2 可靠指标或失效概率的三种表达方式 |
2.2.1 时变可靠指标 |
2.2.2 时间段内的可靠指标 |
2.2.3 条件可靠指标 |
2.3 桥梁可靠度设计 |
2.4 在役桥梁可靠度评估 |
2.4.1 在役桥梁结构的特点 |
2.4.2 在役桥梁可靠度评估的抗力 |
2.4.3 在役桥梁可靠度评估的荷载 |
2.4.4 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方法 |
2.4.5 材料分项系数及设计值的确定 |
2.5 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实例 |
2.5.1 工程概况 |
2.5.2 桥梁典型病害 |
2.5.3 桥梁可靠性评定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永存应力的桥梁可靠性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永存应力测点布置和测点数研究 |
3.2.1 测试截面 |
3.2.2 测点布置 |
3.3 基于永存应力的构件永久作用效应推断 |
3.4 基于永存应力的构件作用效应标准值和分项系数确定 |
3.4.1 基于永存应力的构件作用效应标准值 |
3.4.2 基于永存应力的构件作用分项系数 |
3.5 基于永存效应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
3.6 基于永存效应的桥梁可靠性评估实例 |
3.6.1 工程概况 |
3.6.2 桥梁典型病害 |
3.6.3 桥梁可靠性评定 |
3.7 本章小结 |
4 在役桥梁加固经济性与可靠度分析 |
4.1 引言 |
4.2 分析采用的桥梁样本 |
4.3 增大截面加固法 |
4.3.1 抗弯承载力 |
4.3.2 抗弯承载力统计参数 |
4.3.3 加固成本 |
4.3.4 抗弯承载力提高值与成本的关系 |
4.4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4.4.1 抗弯承载力 |
4.4.2 抗弯承载力统计参数 |
4.4.3 加固成本 |
4.4.4 抗弯承载力提高值与成本的关系 |
4.5 粘贴钢板加固法 |
4.5.1 抗剪承载力 |
4.5.2 抗剪承载力统计参数 |
4.5.3 加固成本 |
4.5.4 抗剪承载力提高值与成本的关系 |
4.6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 |
4.6.1 抗剪承载力 |
4.6.2 抗剪承载力统计参数 |
4.6.3 加固成本 |
4.6.4 抗剪承载力提高值与成本的关系 |
4.7 桥梁加固经济性分析与可靠度分析 |
4.7.1 抗力提高值对比分析 |
4.7.2 不同加固方法成本分析 |
4.7.3 加固成本与可靠指标的关系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SP板简介 |
1.1.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板种类 |
1.1.2 SP板简介 |
1.1.3 SP板的经济性分析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SP板的设计验算及新旧规范对比分析 |
2.1 SP板设计 |
2.1.1 设计依据与截面简化 |
2.1.2 预应力损失计算 |
2.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
2.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2.1.5 其他相关验算 |
2.2 SP板新旧混凝土规范设计对比 |
2.2.1 规范设计方法比较 |
2.2.2 算例对比分析 |
2.2.3 结论 |
3 SP叠合板设计及验算要点 |
3.1 无支撑叠合式预应力受弯构件 |
3.2 SPD板的设计 |
3.2.1 叠合层施工阶段验算 |
3.2.2 整体板设计阶段 |
3.3 SPD板设计的几点考虑 |
3.3.1 按整体板计算的适用性条件及超筋验算 |
3.3.2 抗裂弯矩计算及最小配筋验算 |
3.3.3 叠合面抗剪计算 |
3.4 重载SP空心叠合板设计考虑 |
3.4.1 SPKD板特殊之处 |
3.4.2 其他问题探讨 |
3.4.3 实际工程案例 |
3.4.4 试验试件设计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普通SP叠合板及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弯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件设计 |
4.2.1 预制底板设计与试验参数 |
4.2.2 叠合层设计与制作 |
4.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3.1 加载装置 |
4.3.2 试验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4.3.3 加载制度 |
4.4 试验结果 |
4.4.1 试验现象 |
4.4.2 试验结果 |
4.5 试验分析 |
4.5.1 材性试验 |
4.5.2 荷载-挠度曲线 |
4.5.3 荷载-应变曲线 |
4.5.4 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4.5.5 本章小结 |
5 普通SP叠合板及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剪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件设计 |
5.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5.3.1 加载装置 |
5.3.2 试验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5.3.3 加载制度 |
5.4 试验结果 |
5.4.1 试验现象 |
5.4.2 试验结果 |
5.5 试验分析 |
5.5.1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5.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180厚三股钢绞线预应力空心板的开发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径箱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研究[D]. 杨晓晖.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预应力CFRP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张文浩.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效预应力检测识别技术研究[D]. 马腾.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预应力混凝土矮肋T梁桥受力性能分析[D]. 王思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 崔文潇. 东南大学, 2019(01)
- [6]PC梁预应力的锚下及纵向分布测试技术研究[D]. 刘佳琪. 山东大学, 2019(09)
- [7]基于电磁驻波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D]. 郑良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爆炸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分析[D]. 李杨.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及加固经济性分析[D]. 彭灿.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10]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王文彬.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