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针对福建省饮用水源地水华水体中常见的2株藻种(蓝藻-铜绿微囊藻和硅藻-梅尼小环藻)的污染问题,探讨了氯化过程中氯化时间、加氯量对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势和生成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藻细胞组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的贡献;比较了预氯化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过程中,DBPs生成势和藻细胞结构的变化,得到以下结果:(1)2株藻细胞在氯化过程中,铜绿微囊藻比梅尼小环藻具有更大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sFP)。所检测的5种DBPs中,以三氯甲烷(TCM)和三氯硝基甲烷(TCNM)为主,它们的生成势会随着氯化时间、氯气投加量增加而增大;二氯乙腈(DCAN)、1,1-二氯-二丙酮(1,1,-DCP)、和1,1,1-三氯-二丙酮(1,1,1-TCP)随着氯化时间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氯投加量足够的情况下,藻细胞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各个DBPs的生成量。(2)不同藻细胞组分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的贡献不同。铜绿微囊藻细胞不同组分对5种DBPs生成势的贡献大小为:细胞内有机物(IOM, In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细胞悬浮液(CS, Cell Suspension)>细胞外有机物(EOM, 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细胞碎片(CD, Cell Debris), IOM的DBPs的生成势高于EOM;梅尼小环藻的顺序为CS> IOM≈CD≈EOM。三维荧光光谱(EEM,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测试分析显示2种藻细胞不同组分的有机质含量不同,但DBPs前驱体物质主要为芳香族结构的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物质(SMP,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3)两种藻细胞经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絮凝-氯氧化和预氯化-强化絮凝-氯氧化所产生的TCM量,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预氯化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以有效减少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从而消减后续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高锰酸钾预氧化过程中,增加高锰酸钾投加量,可以减少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含量和促进混凝沉淀中SUV254的去除,但是不能降低出水浊度;预氯化过程中,增加氯投加量可以降低DOC含量及混凝沉后出水的浊度,但是不能够促进混凝沉淀中SUV254的去除,可能导致后续氯消毒生成更多的TCM。(4)高锰酸钾预氧化和预氯化对不同藻细胞的破坏程度不同。铜绿微囊藻细胞经高锰酸钾预氧化和预氯化后,仍能保持细胞形态,不发生破裂;而梅尼小环经高锰酸钾预氧化和预氯化后,藻细胞完全破裂,细胞内结构完全暴露,细胞内物质完全释放,从而增大饮用消毒副产物生成的风险。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藻类污染现状1.2 藻类过量繁殖的危害1.2.1 产生嗅味物质和藻毒素1.2.2 影响水处理水质1.2.3 藻类是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驱体物质1.3 消毒副产物(DBPs)1.3.1 含碳类消毒副产物(C-DBPs)1.3.2 含氮类消毒副产物(N-DBPs)1.3.3 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浓度限值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1.4.2 实验主要内容第二章 藻类培养及分析方法的建立2.1 引言2.2 实验试剂与材料2.2.1 实验仪器2.2.2 实验药剂2.3 藻细胞的培养与观测2.3.1 藻细胞培养2.3.2 藻细胞浓度测定2.3.3 藻细胞粒径分布和表面电位测定2.3.4 藻细胞表面形态观察2.4 DBPs分析方法建立2.4.1 内标液配制2.4.2 标准曲线配制2.4.3 检测条件2.4.4 方法检测限、回收率2.5 结果与讨论2.5.1 藻细胞生长曲线2.5.2 藻细胞形态观察2.5.3 粒径分布和表面电位2.5.4 分析方法曲线、检出限和回收率2.5.5 本章小结第三章 藻细胞在氯化过程中生成的DBPs3.1 引言3.2 实验试剂与材料3.2.1 实验仪器3.2.2 实验药剂3.3 实验方法3.3.1 不同藻细胞浓度藻细胞液的配制3.3.2 不同藻细胞组分分离3.3.3 氯氧化实验3.4 测试分析3.4.1 次氯酸钠有效氯测定方法3.4.2 余氯测定3.4.3 DOC测定3.4.4 DON测定3.4.5 UV254测定3.4.6 K离子测定3.4.7 荧光光谱分析3.4.8 DBPs的测定3.4.8.1 样品萃取3.4.8.2 气相色谱分析3.5 结果与讨论3.5.1 反应时间对DBPs生成的影响3.5.2 不同藻细胞浓度对DBPs的影响3.5.3 不同氯气投加量对DBPs的影响3.5.4 氯化藻细胞不同组分的DBPs生成规律3.5.5 本章小结第四章 预氧化-强化混凝-氯氧化过程中藻类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4.1 引言4.2 实验试剂与材料4.2.1 实验仪器4.2.2 实验药剂4.3 实验方法4.4 测试分析4.4.1 浊度测定4.4.2 K离子测定4.4.3 DOC测试4.4.4 UV254测试4.4.5 DBPs测试4.4.6 SEM表征4.5 结果与讨论4.5.1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对铜绿微囊藻生成TCM的影响4.5.2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对梅尼小环藻生成TCM的影响4.5.3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氯氧化对2种藻细胞生成TCM的对比4.5.4 预氯化-强化混凝对铜绿微囊藻生成TCM的影响4.5.5 预氯化-强化混凝对梅尼小环藻生成TCM的影响4.5.6 预氯化-强化混凝-氯氧化对2种藻细胞生成TCM的对比4.5.7 两种预氧化对2种藻细胞生成TCM的对比4.5.8 本章小结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 主要研究结论5.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铜绿微囊藻论文; 梅尼小环藻论文; 预氧化论文; 混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