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关于地方政府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在中国的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整体高速增长下掩盖的是各省区之间经济运行的差异,因此,研究地方政府的异质性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历史背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各地区的经济转型绩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本文将从能力理论视角分析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的异质性,并深入分析这种差异性的根源。本文首先对能力理论进行概述,并分析能力理论对政府组织分析的普适性。在介绍企业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主要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比较企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异同,廓清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的特征和职能,揭示转轨时期我国地方政府表现的特殊的“企业化”特征,将企业能力理论引入政府组织的分析之中。第二章在将地方政府组织看作是知识和能力的集合基础上,将地方政府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看作地方政府组织长期积累的共同知识和专用性个体知识,具有整体性、异质性和衍生性的特征。它是一地方政府的特殊资产,难以被模仿、分割或移植。并从惯例、文化和组织三个维度分析地方政府拥有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正是惯例、文化和组织差异,造成了地方政府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第三章将对地方政府的异质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在这个分析框架中,地方政府的异质性与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紧密相连,地方政府的关键资源包括地方财政能力、制度公共物品供给、政治企业家、优惠政策和地区文化传统等,地方政府核心能力则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行为方式和竞争优势的差异就源于地方政府拥有的关键资源和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通过大量翔实的例证对地方政府的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完美结合。地方政府为何能够保持这种异质性,也即地方政府为何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本文将从能力理论视角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以及长期的竞争优势是由地方政府拥有的关键资源、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综合互动形成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是组织创新能力的根源,创新能力又是关键资源创建过程中的加速器,而关键资源则是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四者共同构成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地方政府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最后是关于地方政府提高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地方政府通过关键资源的获得、组织结构的优化、学习能力的积累、组织氛围和文化的培育,进行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创造,就能够构建属于组织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