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体终板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腰椎椎体终板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椎体终板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评价它的临床意义。 方法:腰椎椎体终板厚度的测量:对30个腰椎上、下椎体终板矢状面的前、中、后的直接测量,找出解剖学特征。对椎体终板进行组织学观察,阐明它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发生机理和作用。2、生物力学试验:比较完整组、摘除椎间盘组、保留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去除全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的腰段脊柱三维运动范围,比较腰椎椎体中保留完整椎体终板组、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组、去除全部椎体终板组的抗压负荷-变形,评价其生物力学特征。3、临床意义:随访已行腰椎体间融合术的病例,将前期未保留椎体终板组和后期保留椎体终板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讨论保留椎体终板的临床意义。 结果 1、腰椎椎体终板厚度测量的结果:各节段腰椎的上、下椎体终板中央区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位椎体终板的前、后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4和L5的上椎体终板后缘、下椎体终板前、后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终板中央区平均厚度为0.58±0.05mm,与其前、后缘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织学观察:椎体终板边缘皮质骨较厚,中央菲薄,有大小不等的孔状结构,主要集中于中央区,边缘少而小。 2、生物力学评价:(1)、三维运动范围: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或去除全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与保留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比较,脊柱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除全部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与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椎间植入融合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抗压负荷-变形:保留椎体终板组、去除中央区1/2椎体终板组、去除全部椎体终板组的抗压负荷分别为3.611±0.188KN、3.471±0.183KN、1.947

论文目录

  • 一、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正文
  • 引言
  • 第一部分 腰椎椎体终板的解剖及组织学观察
  • 第二部分 腰椎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评价
  • 第三部分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保留椎体终板的临床观察
  • 五、附录
  • 附录1:ROM计算方法
  • 附录2:图片
  • 六、综述
  • 七、成果目录
  • 八、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9(06)
    •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离体培养椎体终板退变过程中的表达[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07)
    • [3].压力对离体培养兔椎体终板内血管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6)
    • [4].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研究近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23)
    • [5].用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椎体终板炎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24)
    • [6].颈椎体终板炎的低场磁共振表现与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9)
    • [7].68例椎体终板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2)
    • [8].椎体终板炎不常见的MR表现(附14例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06)
    • [9].椎体终板炎CT及磁共振成像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1)
    • [10].全身骨扫描及MRI在诊断椎体终板炎中的价值比较[J]. 安徽医学 2018(07)
    • [11].椎体终板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02)
    • [12].Modic改变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06)
    • [13].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 江西医药 2014(02)
    • [14].MR对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07)
    • [15].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初步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04)
    • [16].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17)
    • [17].低场MRI在椎体终板炎中的诊断价值[J]. 江西医药 2013(03)
    • [18].应用microCT对大鼠不对称力脊柱侧凸模型椎体终板微结构的观察[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05)
    • [19].不常见椎体终板炎与早期脊柱结核的MR鉴别诊断[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03)
    • [20].椎体终板结构变化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24)
    • [21].椎体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关系的临床研究(英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50)
    • [22].MR自旋回波与TIRM组合序列对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J]. 放射学实践 2010(08)
    • [23].低场强MRI在椎体终板骨软骨炎中的应用[J]. 江西医药 2010(10)
    • [24].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J]. 安徽医药 2011(01)
    • [25].Modic改变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意义[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01)
    • [26].持续压力对离体培养兔椎体终板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VEGF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8)
    • [27].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大鼠椎体终板软骨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J]. 解剖学报 2013(04)
    • [28].兔椎体软骨终板内血管三维影像结构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11)
    • [29].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34)
    • [30].布氏杆菌病误诊急性脊髓炎1例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1)

    标签:;  ;  ;  ;  ;  ;  

    腰椎椎体终板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