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德法关系论的实践精神

韩非子德法关系论的实践精神

论文摘要

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碰撞时期,其时涌现出的儒家、道家、法家各学派的学者都有各自的学术理论观点,百家对“礼”、“法”、“道德”的大讨论更是成为先秦诸子思想理论的构建基点,讨论也更为激烈。我国古代以对“礼”的思考与实践作为维护社会秩序、提高道德标准的主要形式,儒家文化正是对“礼”的理论支撑,道家对“道”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学术史上关于“道德”的最早理论学说之一,而先秦时期的法家则是将“刑名之学”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将其与儒家的“礼”和道家的“道”相结合,创建出自己的法治学说。韩非子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即在承袭了儒家学说,特别是师承了荀子的很多理论,如荀子“人性论”的一些观点,并融入了对道家“道”的独特见解背景下构建出自己的法治理论即德法相结合的观点。韩非子的法治学说以对“人性”的分析为前提,充分解析了“人性好利”这一观点,认为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只有利益是最根本的,人性必须通过人情才能显现出来,君主制定法令也要以人的利益和人情为前提,只有这样人才能“趋利避害”。韩非以此为出发点将道德与法律相结合,并将此运用到治国方略中,同时吸收借鉴法家其他代表人物的思想,如商鞅、慎到、申不害、李悝等人的学术观点,制定出符合当时特定历史生态的“法、术、势”结合的政治策略。本文先对道德与法的基本精神做了简单介绍,同时指出韩非对“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以此为据对韩非子德法精神的契合点有了初步的概念界定;其次,介绍韩非子的“人性好利”学说,通过比较他与荀子“人性论”的异同来阐释“人性好利”的具体内容;再次,充分解析了韩非子对先秦法家思想观点的承袭,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法治学说中,构建出了韩非自成一家的法治理论学说;再其次,通过介绍韩非子法治思想中道德与法的关系,展现其“德法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最后,从分析儒家道义绝对主义与法家功利主义的利弊来呈现韩非子德法相结合的实践精神对我们的思想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道德与法的基本精神
  • 2.1 道德的内涵与基本精神
  • 2.1.1 道德的基本内涵
  • 2.1.2 道德的价值与功能
  • 2.1.3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
  • 2.2 法的内涵与基本精神
  • 2.2.1 法的基本内涵
  • 2.2.2 法的基本精神
  • 2.3 韩非子德法关系论的实践性
  • 2.3.1 韩非子对“道”、“德”的继承与升华
  • 2.3.2 韩非子德法关系的实践性
  • 第三章 韩非子的人性论
  • 3.1 韩非的“人性好利”说
  • 3.1.1 “人性好利”的由来
  • 3.1.2 “人性好利”的主要内容
  • 3.2 荀子性恶说与韩非人性论的同与异
  • 3.2.1 荀子的“性恶论”
  • 3.2.2 韩非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 3.3 “人性好利说”的当代价值
  • 第四章 韩非子的法治论
  • 4.1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来源
  • 4.1.1 对管仲、商鞅的吸收
  • 4.1.2 对李悝、慎到、申不害的总结
  • 4.1.3 对荀子“礼法”思想的继承
  • 4.2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4.2.1 实行“法治”必须“以法为本”
  • 4.2.2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 4.2.3 “法”与“术”结合
  • 第五章 韩非子德法关系论的成就
  • 5.1 缘关系论中的德法关系
  • 5.2 国家政治关系论中的德法关系
  • 5.2.1 德本法用,同为一体
  • 5.2.2 治国中的“德法”
  • 5.3 从历史的角度看德法关系
  • 5.4 韩非子法学思想的实践精神
  • 第六章 韩非子法学实践精神的特质及其启示
  • 6.1 儒家道义的绝对主义与法家功利主义的利弊分析
  • 6.1.1 儒家道义绝对主义的利弊分析
  • 6.1.2 法家功利主义的利弊分析
  • 6.2 韩非子德法结合实践精神的启示
  • 6.2.1 实践精神指引下的“以人为本”
  • 6.2.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
  • 6.2.3 唯物史观指导下政治制度的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韩非:口吃的御龙者[J]. 书城 2019(12)
    • [2].社会治理中的韩非思想方法论探讨[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9(03)
    • [3].“秦行韩非之说”辩[J]. 新乡学院学报 2020(02)
    • [4].韩非篇[J]. 博览群书 2020(05)
    • [5].揭开韩非的“心论”——“古典新读·韩非篇”之二[J]. 博览群书 2020(05)
    • [6].韩非这样思考问题——“古典新读·韩非篇”之三[J]. 博览群书 2020(05)
    • [7].韩非与利剑的孤独——“古典新读·韩非篇”之四[J]. 博览群书 2020(05)
    • [8].听韩非讲“法、术、势”——“古典新读·韩非篇”之五[J]. 博览群书 2020(05)
    • [9].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J]. 前进 2020(09)
    • [10].论韩非学术思想的演进历程[J]. 政法论丛 2017(06)
    • [11].法治臣民、术防重臣——韩非法术观论析[J]. 政治思想史 2017(04)
    • [12].简论韩非学术思想渊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07)
    • [13].韩非的“利民”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4].韩非的末路[J]. 现代世界警察 2017(04)
    • [15].韩非亡秦论并无理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6].韩非“人情论”新探[J]. 史学月刊 2017(11)
    • [17].韩非法律思想新解及借鉴[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6(05)
    • [18].韩非作品[J]. 雨花 2020(04)
    • [19].用极致打磨人生——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韩非[J]. 科学中国人 2020(02)
    • [20].韩非作品[J]. 青春 2020(08)
    • [21].韩非动墨不动口[J]. 幸福 2017(24)
    • [22].论韩非对黄老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法律史评论 2013(00)
    • [23].略论韩非的非道德主义思想[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04)
    • [24].从符号的角度分析韩非对《老子》的解读[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 [25].韩非“无为”法律观述评及其启示[J]. 研究生法学 2013(05)
    • [26].韩非之死[J]. 散文选刊 2009(10)
    • [27].韩非之死:士争的极端样本[J]. 清明 2009(06)
    • [28].韩非法治思想之探讨——反对人治主义[J]. 法律文化研究 2010(00)
    • [29].论韩国对非外交的缘起与发展[J]. 非洲研究 2015(02)
    • [30].苏辙《韩非论》的文本形成[J]. 学术研究 2020(08)

    标签:;  ;  ;  ;  

    韩非子德法关系论的实践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