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姓"还是"小姓"--我的第一次班会

你是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对刚进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重新分班,我是留任的原高三的教师,拿过班里的学生名单,我甚是惊讶:共有54名学生却有42种姓氏!这是我从教生涯中第一次在一个班碰到如此丰富的姓氏。面对这张学生名单我忽然有了上好开学后第一次班会的灵感,我决定从"姓"入手。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

一上课我这样说道:"同学们,当我拿到咱们班的名单时,我感到很意外,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们面面相觑,无所应答。我笑道:"我们班共有54名学生却有42种姓氏,那咱们就从姓氏说起吧。你知道你是大姓还是小姓吗?"学生们开始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什么是大姓什么是小姓?我看学生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就出示了一张幻灯片:

班里热闹起来,学生们开始对号入座,看自己是不是大姓;学生们的表情开始丰富起来,在大姓之列的喜上眉梢、面露笑容,不在大姓之列的有的漏出不屑的神情、有的面带无奈之色。

我环顾四周缓缓说道:"说到百家姓,民间常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张王李赵遍地刘',还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漫天李遍地张,犄角旮旯都是杨。因为这些姓在'百家姓'中占的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这些姓是中国的大姓。咱们班很多同学是大姓,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这个姓是怎么成为大姓的?"这下班里炸锅了,同学们争先恐后说起来。等他们说完我接口道:"要构成一个大姓,有多种原因,要么它曾经是古代的国姓,要么就是皇室的人,或者是贵族和一些名门望族。他们一直享有很多特权,而且在中国还有个多子多孙多福的传统。同时还受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的影响,于是在封建社会这些大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姓氏格局中的多数。在中国历史上姓氏是有贵与贱、高与下之分的。比如在唐朝李姓是尊崇无比的,因为这是'国姓'。'国姓',顾名思义,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了,夏朝的姒姓、商朝的子姓、周朝的姬姓、汉朝的刘姓、宋朝的赵姓、明朝的朱姓等都是。既然是国姓,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了。在唐朝,李姓不仅被唐太宗钦定为天下第一等姓,并因'李'与'鲤'同音,天下人还被禁止吃鲤鱼了。"说道这里我发现那些大姓的同学露出骄傲、自豪的神色。

我接着说道:"在古代'小姓'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不受法律保护,在科举时代小姓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小姓大多从事被人贱视的服务型劳动,小姓与'大姓'划地而居,深山庙宇,野外凉亭的偏房茅舍,被视为是小姓的专住地。有些'小姓'主要为佃仆,其来源或世代为仆,或卖身为奴。小姓不能入谱,不得进祠,不准与大姓联姻。有些'小姓'经过自己的奋斗,人丁兴旺,财货充积,功名显达,亦不得与大姓平起平坐。大姓对小姓的剥削压迫,不断激起小姓的反抗。清顺治二年(1645年),黟县蔡村奴仆宋乞联合全县奴仆暴动,结寨36处,休宁、歙、祁门各县奴仆纷起响应,形成声势浩大的"奴变"。清政府于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颁布解放令,奴仆虽获得名义上的人身独立,但社会地位依然故旧。"说道这里,一些小姓的学生脸上露出悲愤、压抑的神情。

我继续说道:"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今,在涉及到人名先后排序时,开始采用'按姓氏笔划为序'或'按拼音为序'的方法。选择职业不再受姓氏的限制。大姓的同学们,你们的祖先或者曾非常优秀因而成为佼佼者,你们身上流着他们的血,你有他们优秀的基因,可你们再也不会受到特殊的庇护,你打算为你的姓氏贡献什么?你是要让你的父辈祖辈为你而骄傲,还是因你而耻辱?决定你命运的高三你可筹划好了、准备好了?小姓的同学们你们的祖先一直在险恶的环境下生活,他们在长期与命运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坚韧、执着、永不屈服的性格,作为遗传基因你也肯定有这些优秀品质,你的高三打算怎么过、你计划好了吗?"这时班里安静下来,学生们开始思考起来。

"老师有两个建议,第一建议同学们制一张卡片,贴在自己的桌面上,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写句激励自己的提示语;第二建议同学们给你的父亲写一封信,写一写属于你们血统的话,老师帮你们把信寄出去。"我这一建议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我把早就准备好的卡片硬纸和信纸、信封发下去,同学们开始动手写起来。等班会结束时,同学们已把卡片贴到自己的桌面上了。班会后我把同学们的信封贴好邮票并寄出去。

后记:

1.班会后我们班的学习风气非常浓厚,比、学、赶、帮、超,同学们是赛着劲的学。

2.家长收到信后,有很多给我打来电话,激动的声音哽咽,说他的孩子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谢谢老师的教导。

3.任课老师对我说:"李老师,你们班贴卡片的办法真好,我因为他们独特的励志语很快的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高级中学

标签:;  ;  ;  

你是"大姓"还是"小姓"--我的第一次班会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