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盗窃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入户盗窃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入户盗窃作为一种财产型犯罪,有着其漫长的发展历史,然而我国历代刑法都没有对入户盗窃犯罪做出特别的规定,直到最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中才对其定罪量刑做出了明确规定。入户盗窃的定罪和量刑一直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虽对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完善了盗窃罪的立法体系,但笔者认为该规定还有些许不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以刑(八)对入户盗窃的立法规定为着眼点,对入户盗窃的立法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入户盗窃的涵义。“户”的法律涵义。结合学界关于入户抢劫之“户”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户”的特征,集体宿舍、酒店旅社等是否属于“户”的特殊场所以及“入户”与“入室”的区别等;“入”的法律涵义。主要讨论了“入”的手段以及“在户盗窃”与“入户盗窃”的区别等;“盗窃”行为的界定。由于秘密窃取是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本质特征,本文重点探讨了秘密窃取行为的特征。二、我国关于“入户盗窃”的立法考察及与国外立法现状之比较。讨论了我国古代与目前之立法现状,其中包括对我国特别行政区澳门刑法典中相关规定的论述;国外相关方面的立法考察,其中包括对大陆法系中的《意大利刑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法》,《法国刑法》以及英美法系中的美国刑法等相关规定的立法考察;我国入户盗窃犯罪方面的立法规定与国外立法进行比较。入户盗窃与一般的盗窃行为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应该给予比一般盗窃罪更为严厉的处罚。刑(八)增加的入户盗窃等行为方式只是盗窃罪的一般处罚情节,不是加重处罚情节,与国外的相关规定比较,该规定只是降低了入户盗窃犯罪的入罪门槛。三、刑法修正案(八)对原盗窃罪相关规定的立法完善。在我国原盗窃罪的立法规定下,没有区分入户盗窃与一般盗窃,在出现入户盗窃数额没有达到较大时,司法实践中多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这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刑法修正案(八)区分了入户盗窃与一般盗窃,修改了盗窃罪的构罪标准。修正案的这一规定完善了我国现行刑法立法规定中的诸多不足,尤其是取消了对入户盗窃定罪处罚的数额限制和次数限制。有利于解决过去司法实践常出现的,入户盗窃数额没有达到较大时的定罪难问题。四、刑(八)关于入户盗窃立法规定的不足之处。刑(八)增加的入户盗窃等行为方式只是盗窃罪的一般处罚情节,不是加重处罚情节,而入户盗窃比一般的盗窃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入户盗窃既遂按一般的盗窃罪定罪处罚不能罚当其罪,很难真正实现罪责刑相适应。五、完善刑(八)中入户盗窃立法规定的建议。笔者认为,刑(八)对入户盗窃立法规定的修改并不彻底,还存在一些漏洞,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立法规定。笔者比较赞成马克昌教授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完善建议。我们可以将入户盗窃分为几个严重等级分别补充到“其他严重情节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相关规定中,对入户盗窃犯罪分别设置不同的法定刑,.真正实现罚当其罪。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入户盗窃的涵义
  • (一) "户"的法律含义
  • 1. "户"的特征
  • 2. 是否属于"户"的特殊场所
  • 3. "入户"与"入室"的区别
  • (二) "入"的法律含义
  • (三) 盗窃行为的界定
  • 二、我国刑法关于"入户盗窃"的立法考察及与国外立法现状之比较
  • (一) 我国刑法关于"入户盗窃"方面的立法考察
  • 1. 我国古代关于入户盗窃问题的立法考察
  • 2. 我国目前关于入户盗窃问题的立法现状
  • (二) 国外刑法关于"入户盗窃"方面的立法考察
  • 1. 1968年修订的《意大利刑法》
  • 2. 1976年修改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法典》
  • 3. 1994年法国刑法
  • 4.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
  • 5. 美国刑法
  • (三) 我国与国外入户盗窃立法规定之比较
  • 三、刑法修正案(八)对原盗窃罪相关规定的立法完善
  • (一) 原盗窃罪立法规定之缺陷
  • 1. 司法实践中的困境
  • 2. 入户盗窃未达法定数额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的缺陷
  • (二) 刑法修正案(八)的立法完善
  • 四、刑(八)中入户盗窃立法规定的不足之处
  • 五、完善刑(八)中入户盗窃立法规定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盗窃罪中财物的界定方案[J]. 法学论坛 2020(01)
    • [2].从占有到取得:我国盗窃罪教义学结构的补正[J]. 政治与法律 2019(04)
    • [3].浅析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兼与秘密盗窃说学者讨论[J]. 法制博览 2019(12)
    • [4].论盗窃罪数额犯的未遂[J]. 环球法律评论 2018(01)
    • [5].盗窃罪为何在我国经济类犯罪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J]. 法制博览 2018(26)
    • [6].非秘密占有内容物的行为也能构成盗窃罪[J]. 中国检察官 2017(12)
    • [7].网络支付环境下盗窃罪适用扩张的路径、弊端及其限制研究——基于司法裁判实践的分析[J]. 法学杂志 2017(06)
    • [8].盗窃罪“非法占有目的”对象刍议[J]. 中外法学 2015(06)
    • [9].论盗窃罪中的秘密性[J]. 商 2016(31)
    • [10].扒窃型盗窃罪的司法认定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5)
    • [11].浅析入户盗窃罪[J]. 法制与经济 2015(12)
    • [12].盗窃罪特殊犯罪对象的认定研究[J]. 长江丛刊 2019(31)
    • [13].非数额型盗窃罪的立法解读与司法适用研究[J]. 法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00)
    • [14].盗窃罪中的占有——以德日比较为视角的考察[J]. 刑事法评论 2014(02)
    • [15].论盗窃罪的教义学构造[J]. 刑事法评论 2018(01)
    • [16].浅析盗窃罪的几种特殊情形[J]. 法制博览 2018(06)
    • [17].论植入程序转移支付平台钱款盗窃罪的限制适用[J]. 法制博览 2018(13)
    • [18].偷电数额大能构成犯罪吗[J]. 云南农业 2016(11)
    • [19].论盗回本人财物且未索赔行为不构成盗窃罪[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20].论盗窃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要素[J]. 法学杂志 2014(12)
    • [21].财产型犯罪性质研究——以盗窃罪为例[J]. 法制博览 2015(15)
    • [22].盗窃罪的三个疑难问题研究——以理论自洽与实务判断为导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9)
    • [23].盗窃罪离我们有多远?[J]. 理财周刊 2019(32)
    • [24].多次偷开他人机动车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J]. 中国检察官 2013(22)
    • [25].论盗窃罪的本质——“秘密窃取”还是“平和窃取”[J]. 福建法学 2013(04)
    • [26].将他人贵重财物扔掉将构成盗窃罪[J]. 农村科学实验 2013(02)
    • [27].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关系新论[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01)
    • [28].盗窃罪的认定思路与要点[J]. 人民司法 2014(07)
    • [29].简评日本盗窃罪中“占有”的界定[J]. 中国检察官 2013(12)
    • [30].土”能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J]. 中国检察官 2013(18)

    标签:;  ;  ;  ;  

    入户盗窃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