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系统调研了前人对隐蔽油气藏的定义、分类及国内外隐蔽油气藏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总结了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首次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系列,指导了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实际生产中,分别在歧南、歧北斜坡区发现了一批有利圈闭,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大港探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突破。通过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与预测技术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明确了歧口凹陷演化史是造就隐蔽油气藏的关键;箕状断陷结构是控制隐蔽油气藏类型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层不整合、岩性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地层超覆、成岩圈闭以及构造背景的岩性等是歧口斜坡区主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岩芯、岩屑等资料,对歧口凹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层序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进行了沙三段内部砂体及沙一下灰岩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确立了沙一下段生物灰岩及沙三段内部的三套砂层组为主要研究单元。3、通过岩心、测井相观察与分析,在歧口凹陷下第三系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泊三角洲、滨岸沙坝、重力流、湖泊和碳酸盐台地等七大类型沉积体,其中,扇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在沙三段普遍发育,沙一段少量发育;东营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分析,明确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沉积体系展布特征,有效指导了本区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研究。4、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钻井资料,依靠先进的地震特殊处理及解释新技术,包括高精度的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干分析、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分频解释、地震正演模拟等,对隐蔽油气藏目标进行识别、解释和成藏研究,在歧口凹陷斜坡区发现了一批有利岩性体,经钻探实施,相继获得工业油气流,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歧口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突破,有利推动了大港探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进程。5、针对歧口斜坡区存在勘探程度低、储层预测难的勘探特点和难点,在成藏模式研究指导下,通过精细研究储层的宏观、微观特征,采用多种储层预测技术且相互验证的研究思路,极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较好地预测了目标区储层的展布特征,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系列。它们是:①高精度三维地震二次采集及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③区域构造分析与构造精细解释技术;④岩心相、测井相与地震相联合分析确定宏观沉积体系的相分析技术;⑤以模型正演、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优化、分频解释、相干分析、三维可视化等为代表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