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1.建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再激活导致小鼠面瘫的模型;2.观察免疫球蛋白(IgG)和干扰素对单纯疱疹病毒性小鼠面瘫的预防效果。研究方法:选择64只16~18g、4周龄雌性Balb/c小鼠,用26G针头在小鼠左耳廓背面近耳根部皮肤连续搔刮后,将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液滴在创面上,同样方法搔刮右耳廓,滴PBS作为对照,制作小鼠面瘫潜伏模型。然后将小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小鼠20只腹腔注射免疫球蛋白(IgG);第二组20只腹腔注射干扰素;第三组小鼠24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然后,每天观察小鼠瞬目反射(RP),触须运动和小鼠鼻尖位置,确定面瘫有无发生,面瘫持续时间,以及面瘫恢复情况,一直观察到面瘫恢复后八周。八周后取面瘫恢复的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建立小鼠面瘫复燃模型,并用PCR法检测病毒HSV-1DNA的表达。结果:第一组小鼠有10只发生面瘫,面瘫率50%,面瘫持续时间7.22±2.22天;第二组小鼠有6只发生面瘫,面瘫率30%,面瘫持续时间4.50±1.76天;第三组(对照组)小鼠有16只发生面瘫,面瘫率67%,面瘫持续时间8.85±2.58天。环孢素注射后3/28只小鼠再次面瘫,复燃率11%,所有再次面瘫小鼠均检测到hsv-IDNA,未再次面瘫的小鼠均未检测出hsv-IDNA。结论:1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再激活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性小鼠面瘫的发病原因之一,潜伏病毒的再激活与免疫力低下有关;2应用干扰素可以有效降低面瘫发生率和缩短面瘫持续时间;3应用免疫球蛋白(IgG)不能有效降低面瘫发生率和缩短面瘫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