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李东
导师: 张宇
关键词: 家族理性,个人理性,家族企业,产权,信任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日益引起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家族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发展障碍。 本文在较全面系统地回顾、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尤其是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研究现状后发现,目前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家族企业的问题时,主要是借助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而影响中国家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特殊的社会文化传统与制度背景,决定了中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无法套用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予以合理解释;二是对家族企业所进行的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角度的考察和研究缺乏一个合理统一的逻辑基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论与概念体系方面;三是在研究中国家族企业的问题时,虽然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特殊因素,如家族主义、血缘网络观念等对家族企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因素转换为经济学的观念及概念,进而对家族企业的这类问题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却明显缺乏深入的探讨,致使这一角度的分析仅停留在表象上;四是对涉及家族企业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产权、所有权、职业经理人、信任等等的研究,未能从中国与西方两种社会不同的文化传统在这些基本观念问题上的差异方面进行历史的分析研究,并从中寻找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使得对这类问题的研究难以跳出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框架,进而对中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这类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五是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研究缺乏法律角度的考察。中国家族企业中所存在的“轻契约”、“产权不清”等问题,其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法制”传统。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特殊的“宗法”传统对现代中国家族企业的影响依然十分强烈。对此不予以深入的研究,也无法全面、深刻、合理的解答中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这类问题。 本文认为,家族企业研究中所表现出的上述缺陷,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个人理性”存在重大缺陷,并且,绝大多数研究者,尤其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在借助西方企业理论研究家族企业的过程中,由于只是简单机械地套用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观念、方法与概念体系,从而导致无法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实际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个人理性”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自亚当·斯密以来,“个人理性” 就一直被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第一假设。但这个假设由于将人的“利己”天性绝对化,因而过于抽象。西方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了“个人理性”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 4假设的缺陷,并做出了种种修正,如用“个人的有限理性”代替“个人的完全理性”,用“效用最大化”代替“利益极大化”等等,但由于始终不放弃“个人理性”这一理论假设,因而,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体之中理性的个体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也无法解决由于个人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所产生的经济伦理与道德问题,同时,更无法解释家族企业,尤其是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个人理性”假设的缺陷,还体现在其逻辑基点是个人“利己”与“利他”动机的二元分离。这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理论逻辑不能兼容个人的“利己”与“利他”两种理性,更无法解释“血缘”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在研究家族企业的问题时,简单的套用西方企业理论,就等于不加分析地接受了其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假设。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愈加远离对家族企业本质的认识。本文在对家族及家族企业进行了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的分析考察后发现:在研究家族企业的问题时,事实上存在着东西方两种社会不同观念体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应该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假设、观念及概念体系去研究中国的家族企业。以往的研究,之所以难以进入到更深刻的理论层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这种根本性差异缺乏必要的对比研究。比如,在产权问题上,西方强调个人所有,东方强调家族所有;在利益取向上,西方强调个人利益,东方强调家族利益;在信任机制上,西方强调契约法律,东方强调血缘关系;在行为方式上,西方强调个人竞争,东方强调中庸和谐;在企业理论的前提假设上,西方是个人理性,而东方却没有相应的理性假设。 从这种差异对比中不难看出:在研究中国的家族企业时,前提假设的缺失是难以形成逻辑基础统一的理论的根本。为此,我们提出“家族理性”的概念作为替代“个人理性”假设的、研究家族企业的前提假设。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原则,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并辅之以数学工具,对“家族理性”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对“家族理性”的论证,首先是从对“理性”概念的考察分析开始。由于“理性”一般指的是一种“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逻辑思考”及“方法”,因此,不同的思维传统就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理性表现形式。西方社会的主要思维传统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个人主义传统,其“理性表现”自然是“个人理性”。这种“个人理性”的内在本质所倡导的是追
论文目录:
导论
0.1 研究背景、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0.2 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0.3 本文的逻辑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家族企业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1.1 家族企业的界定及家族企业的几个问题
1.1.1 家族企业的起源及定义问题
1.1.2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及企业治理问题
1.1.3 家族企业信任与职业经理人问题
1.1.4 家族企业的发展问题
1.2 西方企业理论概述
1.3 研究假设、方法的局限
1.3.1 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问题
1.3.2 方法论问题
1.4 简短的评论
第二章 家族及家族企业的多维考察
2.1 社会学层面
2.1.1 家族的概念
2.1.2 家族的社会功能
2.1.3 家族精神
2.1.4 家族主义
2.1.5 社会学视野中的家族企业
2.2 管理学层面
2.2.1 家族管理的特点
2.2.2 家族企业对人的认识
2.2.3 家族企业的管理特点
2.3 法学层面
2.3.1 “宗法社会”与“理法社会”
2.3.2 家族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2.3.3 家族企业的法律问题
2.4 经济学层面
2.4.1 家族的经济功能
2.4.2 家族企业中的所有权
2.4.3 家族企业的分工
2.4.4 家族企业的资本运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族理性的概念
3.1 家族理性的传统文化基础
3.1.1 西方传统中的理性
3.1.2 东方传统中的理性
3.1.3 东西方理性的比较
3.2 家族理性的定义及原则
3.2.1 家族理性的概念
3.2.2 相对均衡原则
3.2.3 中庸原则
3.2.4 安全、稳定原则
3.2.5 和睦、和谐一致的原则
3.3 家族理性与经济责任及其普遍性
3.3.1 家族理性与经济责任
3.3.2 家族理性的客观普遍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族理性与个人理性、集体理性
4.1 个人理性
4.1.1 西方经济学中的个人
4.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4.1.3 利己与利他
4.1.4 经济活动中“个人”的理性
4.2 集体理性
4.2.1 集体与集体理性
4.2.2 集体选择的逻辑
4.2.3 经济活动中的集体
4.3 家族理性、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的几个关键问题
5.1 家族理性与家族所有
5.1.1 产权的概念与所有权观念
5.1.2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问题
5.1.3 治理结构的选择
5.2 家族理性与信任
5.2.1 信任的本质
5.2.2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的信任
5.2.3 职业经理人的成长
5.3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的继承、发展
5.3.1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的继承
5.3.2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06
参考文献
- [1].家族企业公司创业的驱动机制与长效路径研究[D]. 傅颖.浙江大学2018
- [2].家族企业中的亲属关系功能变迁研究[D]. 杨茜.吉林大学2015
- [3].演化博弈下中国家族企业嬗变研究(1840~1997)[D]. 谢涛.辽宁大学2015
- [4].华人家族企业集团双重治理研究[D]. 王河森.浙江大学2012
- [5].乡镇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刁建东.中国海洋大学2011
- [6].基于家庭视角的家族企业传承研究[D]. 王晓婷.浙江大学2010
- [7].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研究[D]. 肖艳.复旦大学2003
- [8].家族企业的成长机理与变迁路径[D]. 余立智.浙江大学2004
- [9].我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合作困境及其突破——从信任的角度[D]. 张珉.复旦大学2004
- [10].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研究[D]. 张兵.浙江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