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子荷质传递机理及其调控的理论研究

生物分子荷质传递机理及其调控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电子转移、空穴转移和质子转移是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许多生命过程都涉及到质子和电子的传递问题,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体内信号传导、酶促反应和基因复制及突变等等。那么电子在生物体内怎样有效传递,电子运动和质子运动的关系怎样,生物金属离子对二者的运动怎样调制,蛋白质能否导电,怎样有效参与电子传递?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生命问题,也是目前生命科学所遇到的难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和创新简述如下:(1)水合金属离子调控酰胺单元间的荷质传递:本文第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在氧化破坏的酰胺单元间可以通过七元环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制有效地发生质子和电子交换,电子在两个氧原子间发生转移,同时一个质子在两个氮原子之间以相同方向发生转移。众所周知,酰胺单元是蛋白质肽链骨架的一个重要结构单元,同时也广泛存在于其他生物分子中,如天冬酰胺、谷氨酰胺、鸟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以及黄素等。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有效的质子和电子转移反应机制也可以发生在这些生物分子间。更有趣的是金属离子及其水合物与其双氧位结合,能够有效地调节电子转移通道,从而导致不同的反应机制,使反应机制在单通道氢原子转移←→质子耦合双通道电子转移←→质子耦合单通道电子转移中变化,最终控制反应速率。这种调控性主要源自于不同结合能力的水合金属离子导致过渡态两个氧原子的结合强度的改变。总的来说,结合能力较小的水合金属离子支持质子耦合单通道电子转移,结合能力较大的支持氢原子转移,结合能力中等的支持质子耦合双通道电子转移。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任何一个水合金属离子与底物结合都会使反应机制坐落在这三个不同的区域。我们研究发现底物与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反应能垒、自旋密度分布、O...O的距离和水合金属离子的性质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很好地解释酰胺单元间的质子/电子转移机制的变化。也就是说电子转移途径与水合物离子的结合能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这一发现不仅为进一步理解生命过程中金属离子调节电子转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为设计纳米分子开关提供理论基础。(2)金属离子调控酰亚胺单元的自由基类型(σ或π)和电子通道(σ或π)对酰胺单元间的质子/电子交换反应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水合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改变含酰亚胺单元分子的自由基的类型(σ-或π-自由基),使电子转移通道发生变化,从而调控反应机制。酰亚胺单元存在于许多生物化学物种内,例如,尿嘧啶、苯并尿嘧啶、萘并尿嘧啶、黄嘌呤、氧化黄素和胸腺嘧啶等等。这些生物化学物种可能会在分子探针和纳米电子装置上得到广泛应用;它的自由基是一些辅因子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酶反应、DNA/蛋白质损伤过程中电子转移的中介。尿嘧啶是酰亚胺单元一种有代表性的物种,为此,我们利用密度泛函方法考察了尿嘧啶和N3-脱氢尿嘧啶自由基耦合结构(UU)的质子/电子转移机理(UU是近平面顺式的结构),并且考察了水合金属离子对其的调控作用。UU是σ-自由基,没有其它影响时,此体系的PT/ET反应是通过七元环质子耦合σ-电子σ-通道转移机理(PCσEσT),反应能垒是3.8kcal/mol,质子是由N3到N3’转移,电子是由O4到O4’转移。水合金属离子结合到O2/O2’或O4/O4位点会改变UU自由基的类型(σ-或π-自由基)和电子转移通道(σ-或π-通道),从而显著影响PT/ET协同反应,致使反应机理由PCσEσT到PCπEσT,再到PCπEπT变化。这种改变来自于结合水合金属离子导致UU体系的单占有轨道(SOMO)和最高双占居轨道(HOMO)能级发生交错,是三个因素协同变化的结果:反应物的非对称结构、电子云重新分配和金属离子对反应结构框架的固定作用。水合金属离子结合到O2/O2’位点能够轻微促进UU PT/ET反应,并且没有改变自由基类型和PCσEσT机理,反应能垒在3.3kcal/mol到4.7kcal/mol之间。然而,水合金属离子结合在O4/O4’位点会抑制反应,使体系自由基类型变为π-型,反应机理变为PCπEσT,相应的反应能垒升高(8.5~17.8kcal/mol)。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子转移通道的变化,我们发现两种PCπEσT机理:依靠结合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一种电子转移通道是由O2到O2’,反应能垒较低(8.5~12.2kcal/mol);另一种电子转移通道是由O4到O4’,反应能垒高(16.5~17.8kcal/mol)。两个水合金属离子同时结合到O2/O2’和O4/O4’部位也产生类似的抑制影响,反应能垒在8.3~15.4kcal/mol范围内变化。这儿,UU部分被转变为一个π-自由基,依靠水合离子的路易斯酸性不同,从而引起体系的PT/ET反应发生PCπEσT或PCπEπT机理。一般来说,弱的路易斯酸水合金属离子支持PCπEσT机理,电子转移经过O4到O4’;强的路易斯酸水合离子支持PCπEπT机理,电子通过π-通道发生转移(一个三电子π-键)。水合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反应能垒、与反应物的结合位点、水合金属离子的性质和数目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可以用来解释UU PT/ET反应机理的变化。这一发现为更好地理解PT/ET协同反应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为设计酰亚胺单元为基础的分子器件提供了方法,如,设计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等。(3)单或多质子耦合里德堡电子转移机理众所周知,-NH2、-CH2NH2和-CH2NHCH2-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片断,它们在一系列的生命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碱性片断很容易被质子化成为正电荷中心:-CH2NH3+和-CH2NH2+CH2-。在生物电子传递过程中,这些质子化的胺单元一个基本的性质就是能够利用它们的里德堡轨道有效地捕获过剩电子。然而,这些电子富有的里德堡自由基片断是不稳定的并且容易向其它基团释放一个氢原子,从而引起蛋白质内的一系列质子/电子转移反应,这一过程与里德堡电子转移相关。研究这些里德堡片断参与电子/质子传递反应可以为进一步理解蛋白质内的电子转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利用从头算法研究发现NH4与NH3之间发生单质子耦合里德堡电子转移反应,电子转移是通过环绕体系周围的里德堡轨道传递,同时质子在两个氮原子之间以相同方向的发生转移。CH3NH3与CH3NH2也通过类似机理发生反应。同时我们也考察了较大的胺分子束,NH4(NH3)n(n=2,3)和CH3NH3·(NH3)n·NH2CH3(n=1,2,3),质子/电子沿着胺分子链传递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发生类似的单质子耦合里德堡电子转移机理,反应能垒都很小(小于5.0kcal/mol)。当CH3NH3和NH2CH3被水分子链连接,与单纯的胺分子束相比,CH3NH3和NH2CH3之间的质子/电子转移反应能垒明显升高。这可能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单电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由里德堡态转化为溶剂化态,这种转化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更有趣的是溶剂化电子的运动促进两个或者三个质子同时沿着相同方向运动。这种反应机理可以被描述为多质子耦合里德堡电子转移。这一发现也证明了溶剂化电子的电荷传导性。(4)蛋白质内酪氨酸与色氨酸之间可能发生的电子转移机制理解酪氨酸与色氨酸之间分子内或分子间电子转移有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意义。因此,我们运用密度泛函和从头算法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酪氨酸到色氨酸之间所有可能的电子传递机理。研究表明,当这两个氨基酸芳香侧链相互靠近时,侧链发生相互碰撞,他们之间发生直接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在Trp·+GlynTyrH(n=0,1,2,…)系统中,当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芳香侧链相互远离,并且有一个生物碱(以甲胺为模型)与苯酚以氢键相连接时,这样整个系统发生双向质子耦合长程电子跳跃机理反应。在这个反应中,酪氨酸是电子的给体,色氨酸是电子的受体,酪氨酸是质子的给体,甲胺是质子的受体,酪氨酸的一个电子发生跳跃传给远距离的色氨酸阳离子,同时苯酚的羟基释放一个质子,传给距离较近的甲胺,在这个过程中质子和电子传递的方向不同。更有趣的是,在Trp·+GlynTyrH-A(n=0,1,2,…)系统中,甲胺作为质子受体协助从酪氨酸到色氨酸阳离子发生电子转移需要越过的反应能垒比较低(小于5.0 kcal/mol),并且反应能垒受中间甘氨酸的数目影响很小。这一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生物酶中酪氨酸与色氨酸之间的长程电子转移,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蛋白质长程电子转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5)蛋白质中电子空穴迁移的中继站本论文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蛋白质电子空穴有效传递的解释,我们提出了在蛋白质中凡是能够产生氧化还原势较低的区域都可能发挥空穴转移的中继站的功能,促进蛋白质内电子转移,这些区域包括一些弱相互作用结构和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形式α-螺旋的尾部。由于以蛋白质为基础的电子转移反应在一系列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电子空穴沿着肽链骨架的迁移已经是当今科研工作者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最近,更多的工作表明一些特殊的弱相互作用可以担任化学和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通道,这种弱相互作用包括孤电子对与π体系、π体系与π体系、阳离子与π体系、阴离子与π体系、氢键和两中心三电子键相互作用。对此,我们认为蛋白质导电与这些弱相互作用相关,这种可能性来源于在蛋白质空穴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中继站,其中一类就是形成三电子键。研究表明O∴O键(2.16~2.27(?))不仅能够产生于同一主链的两个相邻的肽键单元之间,也可以产生于两个靠近的不同主链上的肽键单元间。这种发现能够很好地解释电子空穴在蛋白质中从一个肽键到下一个肽键的传递过程。显然,这种O∴O键的稳定性强烈依赖于多肽的组成,当有体积大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出现在多肽时,这种三电子键的稳定性会降低。另外,由于多肽的成分不同,形成O∴O键又和形成其它种类的三电子键产生竞争。当有硫元素出现在多肽的侧链时,相对于形成O∴O键,热力学上更支持或有利于形成O∴S键。同样,当芳香基团出现在多肽侧链时,又容易在芳香基团和相邻的肽键单元间形成O∴π键。因此,我们推测,在蛋白质电子空穴沿着肽键骨架迁移过程中,这种三电子键能够被连续形成并且作为空穴转移的中继站来协助电子空穴传输。另外,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形式α-螺旋的尾部区域也很容易形成电子空穴传递的中继站。我们对此做了系统的分析,发现随着α-螺旋的增长,它们的尾部区域的电离能越低,越容易失掉一个电子被氧化形成电子空穴,当α-螺旋的蛋白质残基大于8个时,它们尾部的电离能小于色氨酸侧链的电离能。不仅如此,我们也考虑真正的蛋白质环境下在尾部出现螺旋帽的情况,研究表明不同的螺旋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α-螺旋尾部的电离势,但是总的来说,α-螺旋的电离势都会比蛋白质的其它区域偏低,容易产生电子空穴。而且,在蛋白质电子传递过程中,短时间内螺旋帽的离开螺旋尾部也为电子空穴的形成创造了机会,螺旋帽的恢复又促使着电子空穴的传出,最终导致蛋白质电子空穴有效传递。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生物体系中荷质传递问题概述
  • 2.选题背景
  • 3.有关荷质传递的研究进展
  • 4.研究方法
  • 5.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酰胺单元间荷质传递反应及其调控
  • 第一节 甲酰胺/甲酰胺自由基间分岔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
  • 1.1 研究背景
  • 1.2 计算细节
  • 1.3 结果和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节 金属离子调控酰胺单元间电子转移通道
  • 2.1 研究背景
  • 2.2 计算细节
  • 2.3 结果和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金属离子对酰亚胺单元自由基类型和质子耦合电子转移通道的调控:σ-/π-自由基和σ-/π-通道
  • 1.研究背景
  • 2.计算细节
  • 3.结果和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质子/电子沿胺链和胺-水链迁移机制:具有特殊电子通道的单或多质子耦合里德堡态电子转移反应
  • 1.研究背景
  • 2.计算细节
  • 3.结果讨论
  • 4.结论
  • 本章辅助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蛋白质内色氨酸和酪氨酸间的电子转移机制—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和双向质子耦合电子跳跃
  • 1.研究背景
  • 2.计算细节
  • 3.结果分析
  • 4.结论
  • 本章辅助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蛋白质内电子空穴转移的中继站
  • 第一节 沿着肽链可能形成一系列三电子键
  • 1.1 研究背景
  • 1.2 计算细节
  • 1.3 结果讨论
  • 1.4 讨论和总结
  • 第二节 蛋白质α-螺旋尾部形成电子空穴的可能性——蛋白质电子空穴转移的又一中继站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合金属团簇M~+(H_2O)_n(M=Cu,Ag,Au;n=1-4)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8(02)
    • [2].Sr~(2+)和Ba~(2+)水分子体系结构和结合能的从头算和ABEEM/MM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02)
    • [3].两个含3,5-二羧酸吡啶配体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结构(英文)[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4].M(H_2O)_(1~4)(M=Li~+,Na~+,Be~(2+)和Mg~(2+))的分子形貌理论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5].重金属离子对生物炭吸附水环境中雌激素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08)
    • [6].书讯[J]. 表面技术 2008(03)

    标签:;  ;  ;  ;  ;  

    生物分子荷质传递机理及其调控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