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企业个体层面上,探讨企业内组织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然而,当分工演化使知识变得更为分立时,企业技术创新便产生了对外部知识的依赖,创新必然越来越采取一种集体的方式,而不是个体的方式,创新的位置由企业走向了网络。在创新的位置由企业走向了网络之后,从网络或说群体层面对技术创新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重视,但现有文献仍然较为薄弱,对创新网络内知识整合机制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尤其是从知识自身特性出发,系统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整合机制,在理论上具有新颖性。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许多创新网络已初具形态,但网络化创新的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因此,本文对创新网络内知识流动、整合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解构创新网络内知识流动、整合过程,探讨知识流动过程中的障碍与对应的解决方案,认为知识的表达、解读与定价是影响知识流动的三个难题,而对于这三个难题,创新网络提供了共享环境、认知资本、基于关系信任的价值确定,在促进知识流动整合方面具有优势。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这一章对全文起着设计和总揽的作用。第二章为问题的提出。论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知识运动过程,而分工导致的知识分立使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对外部知识的依赖,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三个难题。第三章分析创新网络内关系联结的生成机制。企业为什么会向区域内聚集并形成各种类型的网络关系呢?首先,论文考察了创新网络内部关系联结的类型;其次,论文从关系投资的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了随机的市场交易关系为什么会向稳定的交易关系收敛;再次,论文分别分析了企业内纵向关系联结与横向关系联结的生成机理。纵向关系联结起源于分工协调问题,市场、企业与关系网络是三种不同的分工协调机制,关系网络即能保证充分地取得企业间分工的好处,又能降低分工的高协调费用。横向关系网络起源于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变化,一方面,竞争从区域走向了全球,从个体竞争走向了群体竞争,另一方面,同一网络内部的企业之间形成了共享性的集体资产,使同类企业之间的纯粹竞争走向了竞争与合作的混合。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知识流动过程中的三个障碍与基于网络的解决途径。第四章分析了创新网络在解决知识的表达难题方面的机制与优势。默会知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对于不可表达的默会知识,只能通过环境共享来传播。共享环境是共享代码的替代机制。创新网络内的共享环境创造了对话场与实践场,为默会知识的流动与整合搭建了平台。第五章分析了创新网络在解决知识的解读难题方面的机制与优势。认知是有成本的,而认知成本取决于企业之间是否共享代码、企业间存量知识势差的大小以及企业间在价值观上的差异程度。上述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可以用认知资本来概括。创新网络内部长期的互动与产业的强相关性,使企业之间的存量知识势差相对较小,而在互动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这些因素都降低了知识流动过程中的认知成本。第六章分析了创新网络在解决知识定价难题方面的机制与优势。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作为一个经济过程,要受到价值的约束,没有价值的知识其流动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也不会流动。技术创新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企业之间的知识、技术合作的达成。而关系信任是价值信任的替代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创新合作的定价难题。创新网络内存在着多种基于关系互动的信任机制。第七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与现实相结合,分析了中关村创新网络的有效性。中关村创新网络内已初步形成了纵向与横向关系网络,但网络仍然不够发达,产学研的脱节、分工网络的不充分发育,同类企业之间未形成有效合作等因素,都使中关村的技术创新未充分挖掘出网络化创新的优势。第八章为论文结论与政策启示。通过论文研究得出结论,创新网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拥有独特优势,有效地解决了知识流动与整合过程中三个层次的难题——知识的表达难题、解读难题及定价难题。而创新网络内的纵向关系同分工演化有重要关系,横向关系与同类企业之间能否建立起竞合关系有关。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创新网络的分工专业化能力,培育企业间产业联系,促进中介组织的发育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创新网络的形成。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从分工演化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位置由企业走向了网络的原因。分工导致知识分立程度提高,分工导致交易的需求,知识生产的专业化与技术创新的集成性使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对外部知识的需求与依赖,这是创新的位置从企业走向了网络的根本原因。第二,本文将技术创新过程看作一个知识流动、整合与生产的过程,结合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库伯的学习圈理论、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类型的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运动过程。第三,本文将创新网络内部的关系联结分为两类:纵向关系联结与横向关系联结,并分析了两类关系联结的形成机制。纵向关系联结起源于分工协调,关系网络是一种介于科层与市场之间的分工协调机制,对于垂直分工,企业内协调沅法充分实现潜在的分工专业化经济,而市场协调则交易费用过高,关系网络协调在这两方面体现出了优势。横向关系联结起源于竞争格局的变化,竞争从区域走向全球,从个体走向群体,以及创新网络内集体性资产的形成,使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空间得到了拓展,从而使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竞争或合作的策略。企业往往在远离顾客的、前端的活动中采取合作,而在接近顾客的、后端的活动中采取竞争。第四,本文运用信息理论分析了创新网络中,技术创新相关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事整合模式,现有文献中,也有部分学者对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但往往缺乏系统性,本文从W.Weaver论及的信息传播过程的三个层次的问题——水平A,知识的表达层面;水平B,知识的解读层面;水平C,效用或价值层面——出发,系统分析了信息与知识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解释了创新网络在解决三个水平的知识流动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为创新网络内信息与知识流动模式提供了更为系统的解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8)
- [2].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视角的技术创新过程[J]. 中外企业家 2017(08)
- [3].从改革开放看农业技术创新过程[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01)
- [4].纯电动数控茶叶整形包装机研发的技术创新过程及其管理[J]. 木工机床 2020(01)
- [5].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探究[J]. 花卉 2018(06)
- [6].知识创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J]. 现代商业 2014(09)
- [7].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制度探讨与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 2014(03)
- [8].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03)
- [9].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信息能力构成及进化机理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10)
- [10].论技术创新过程中营销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大众科技 2011(10)
- [11].基于理性与灵感协同的技术创新过程分析[J].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4)
- [12].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3)
- [13].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4)
- [14].技术创新过程的基因图谱构建及其实证[J]. 情报学报 2016(08)
- [15].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7)
- [16].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比较分析[J]. 价值工程 2014(24)
- [17].企业的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8].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研究——基于信息论视角[J]. 情报杂志 2011(12)
- [19].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作用机理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02)
- [20].从技术机会的观点看技术创新过程[J]. 开发研究 2009(05)
- [21].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激励及其平衡控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07)
- [22].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关键耦合域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7)
- [23].陶瓷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控制[J]. 陶瓷 2013(07)
- [24].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第一性与第二性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8)
- [25].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分析[J]. 网络财富 2009(04)
- [26].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强化市场营销管理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0)
- [27].基于政策工具和技术创新过程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创新政策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6)
- [28].技术创新过程中风险探析[J]. 价值工程 2011(20)
- [29].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及其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12)
- [30].重大建设项目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以青藏铁路为例[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