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古丽娜孜1,2帕力旦1

(1.伊犁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科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2.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探索研究的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About"ComputerandInformationTechnology"CourseTeachingReform

Gulinazipalidan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universityComputerBasicTeachingReformisurgent.Thispaperdiscussesthecurrentuniversitybasiccomputercourseteachingstatus,onhowtoimproveteachingeffectiveness,todevelopstudentsabilitytoapply,onthebasisofcomputerandinformationtechnologyuniversityteachingmodelmadeseveralexplorationandresearchapproach.

【Keywords】Basiccomputereducation;Teaching;Teachingmode;Task-driven

计算机作为21世纪的必备工具,作为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伙伴,已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仍不能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几年来,广大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在力求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不分层次;高校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高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而目前的教学仍停留在统一课程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的阶段。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无法在教学上同时照顾到基础差和基础好的两类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统一教学的情况下也很难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各自专业的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1.2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近年来,计算机和投影仪已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并未被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声音、图像、影片等等功能完全被忽略,还是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将课本的内容放大,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简直就成了一块“新型黑板”。

1.3考核方式的极端性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不合理;学校只顾等级考试结果,并不把这门计必修选修课,不要求修这门课的学分,学生学完一学期课后直接参加等级考试就是了,因此学生平时都不重视这门课的重要性,学生只为“等级考试及格”而努力,甚至他们硬性死记硬背各种题,就因为如此,到了考试一旦开始做起“操作题”,总是力不从心,不知何从下手,浪费考试时间而得不到理想操作分,结果整体考试得分数即使所得理论分数较高,但总分还是不够过关级别。

1.4教学评价单一;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很多学校采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计算机教育模式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实践环节缺乏创新,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针对以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现状我提出了几点探索研究的办法。

2.1因材施教培养特长;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有所差异的,这门课程主要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定的。但是我们知道,高校生来自祖国各地,由于各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程度不同,以及各个学生的素质和理解能力有所差异,这样就会使计算机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新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效果则是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尽量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的技术特长。基础好的学生在自行操作计算机进行学习时,可在共享资源中选择有一定深度、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或练习内容,而基础稍差的学生则可反复对一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因材施教,有效地增强了课堂学效果。

2.2作品赏析提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自主的过程。为此,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兴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比如,对Office软件使用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采取作品赏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Word排版前,先向学生们展示教师资源库中的利用Word排版所制作的精美电子报刊等优秀文档,使学生们耳目一新。让学生们知道,原来Word还有如此大的作用,能使文档的制作产生如此神奇的视觉效果,从而对枯燥Word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3寓教于乐上机实践;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城市的学生都是喜欢上机操作,他们的操作能力较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这些学生急于展示个人的计算机操作才能。有一些偏远农村的学生,也是很愿意在信息技术课上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虽然自己操作理解能力较慢,但是总觉得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科最为快乐的一件事,可以更这操作熟练的同学学习操作方法,设计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掌握感兴趣的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不断学习,这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

2.4任务驱动发展创新;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既不能连续讲解理论知识,又不能放任不管,自由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计划地制定阶段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有讲练结合的重点内容,每个章节都要设定若干个上机操作实验供学生练习、巩固,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讲解、演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总而言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多多实践,尽量使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融为一体,既能使学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又能使学生在计算机实践设计操作上稳操胜券,既能让学生享受理论带来的快乐,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带给他们创造的愉悦、快乐。

2.5改变原有的“新型黑板”教学方法。

2.5.1固定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已经算不上是一个新的理念了,它很好的积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老的分组教学大多是临时的随机的分组,小组的成员时常在变,因此,队员之间的配合缺少默契,团队缺乏集体荣誉感。而我这里所说的分组教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分组,它是贯穿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始终的,每次分组教学都由固定的组员一起完成任务,经过多次合作使队员之间有了默契,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分组教学中的各队同学内部分工合作,协心齐力,各队之间相互竞争,你追我赶。这种方法即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又可以让学生更快的到达学习的更高点。

2.5.2能力本位教学面向学生发展的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第一,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第二,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

2.6评价方式的改革;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以往的评价采用考试成绩总结性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笔试或上机考核和平时作品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可以更好的评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试或上机考核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的作业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两者有机结合就能比较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作品评价中,不再只看教师评价,而是结合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评共同为作品打分。具体过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①学生完成并且上交自己的作品;②系统随机分配给每个人要评价的作品;③教师对学生作品打分,并给出评价意见;④学生给他人作品打分,并给出评价意见;⑤每个人上传评价后的成绩;⑥系统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评分比例得到最后成绩;⑦学生根据最终的分数和评语总结修改。这个步骤可以重复多次,使学生的作品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一种综合评价方式下,一个学生的作品除了经过教师的评价外,还要有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其他同学相互的评价。因此,学生不只完成自己的作业即可,还要对别人的作品加以评价,因此必须去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然后组织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批判及建议。而就受评者的角色而言,学生在接受别人的评语与建议后,调整自己的观点并修改作品。通过反复的评价及修改,在评价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借此不断地累积学习经验。这样的综合评价不只是评价,其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在高校教育中是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当今这个时代,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应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能力标准,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因材施,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面,把工作重心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使学生带着任务与问题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确保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与时俱进”。

标签:;  ;  ;  

关于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