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对面神经损伤后再生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面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手术解剖暴露双侧面神经颊支,并将其切断,制作面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对照组:双侧再生室内各注入0.1 ml生理盐水;实验组:双侧再生室内各注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溶液(10μg/ml) 0.1 ml,实验期间,对照组和实验组每周在神经再生室内按原设定的量各注射生理盐水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溶液(10μg/ml)0.2 ml。分别于术前、术后2、4、6周,采用Powerlab/16sp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对两组兔分别进行电生理检测。在术后不同时相段,利用免疫荧光、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和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使用IBAS—2000图象系统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单位面积内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各组测量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1)再生室面神经变化:术后4、6周时两组均可见到再生室内再生神经以纤维连接神经两断端,术后第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直径分别为1.52±0.11mm和1.01±0.13mm,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1);术后第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直径分别为2.18±0.16mm和1.72±0.11mm,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1)。(2)神经电生理指标检测:术后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16.52±2.1m/s和13.17±1.3 m/s,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1)。术后6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 20.18±1.6m/s和17.42±1.1 m/s,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1)。(3)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术后第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根数分别为1083±463和677±263,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1);术后第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根数分别为1847±512和958±437,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1)。Masson三色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束,对照组在再生神经纤维中可见少量胶原纤维。(4)免疫荧光检测:再生面神经局部GAP-43的表达:两组在4周时GAP-43均呈阳性表达,但实验组GAP-43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5)电镜观察:术后第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分别为0.47±0.02μm和0.30±0.03μm,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5);术后第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分别为0.68±0.04μm和0.54±0.04μm,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兔面神经再生室,对损伤面神经的有髓轴突,再生神经直径,再生神经髓鞘厚度的生长有促进作用。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兔面神经再生室可有效控制神经再生局部微环境,加速再生面神经的传导速度。3、局部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促进神经生长,为临床治疗面神经损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酪氨酸酶的同源模建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2].红鳍笛鲷(Lutjnaus erythropterus)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6(02)
    • [3].奥扎格雷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6(03)
    • [4].虾头发黑未必不新鲜[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47)
    • [5].教授大讲堂[J].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6(10)
    • [6].虾头变黑未必不新鲜[J]. 食品与生活 2017(06)
    • [7].吃酱油后伤疤会变黑吗[J]. 家庭科技 2017(09)
    • [8].含氮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效应[J]. 化工进展 2014(08)
    • [9].瓯江彩鲤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1)
    • [10].连翘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1].锦鲤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锦鲤品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J]. 水产学报 2012(11)
    • [12].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酪氨酸酶可抛式传感器研究[J]. 分析化学 2019(04)
    • [1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湿地松松针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提取工艺[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7)
    • [14].红花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快速筛选和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02)
    • [15].海灵菇酪氨酸酶超声波辅助萃取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0)
    • [16].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7].磁共振成像评价腺病毒介导的酪氨酸酶基因在HepG2细胞的表达[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02)
    • [18].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分析卵黄抗体对酪氨酸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02)
    • [19].17味中药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表达水平与致色素作用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17(02)
    • [20].光叉叶委陵菜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15)
    • [21].2种咖啡酸吗啉胺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和对黑色素合成的调控[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2].白芷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09)
    • [23].15种中药活性单体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0)
    • [24].籽瓜瓤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9)
    • [25].酪氨酸酶与羊驼毛色相关性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11(03)
    • [26].3,4-二羟基氰苯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酶和抑菌作用[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7].蔷薇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行为[J]. 中成药 2018(01)
    • [28].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抑制机理[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6(12)
    • [29].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性能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14(12)
    • [30].为什么虾头会变黑?[J]. 科学启蒙 2020(Z2)

    标签:;  ;  ;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