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针刺及其它锐器伤的现状,分析锐器伤发生特点,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采取整群和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填写自行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锐器伤调查表、A型性格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其个人资料、个人不良操作行为、A型性格、职业倦怠、过去年中锐器伤暴露水平、科室、致伤物品、环节、上报情况、心理等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共458例,其中292锐器伤发生者作为受伤组,166锐器伤未发生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共458名临床护士,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内,292名护士至少发生一次针刺或其它锐器伤,占63.76%,有166名(47.38%)护士经历多次锐器伤害。共损伤1286例次,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4.40例次。2.导致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物品中,头皮针355例次,占锐器伤总例次的27.60%,致伤31.66%的护士;其次是安瓿瓶306例次(23.79%),致伤27.07%的护士;其他依次是皮下注射针具、手术针具、载药筒式注射器、其他设备或物品、其他玻璃制品。3.锐器伤害发生的主要环节中,操作前572例次(44.48%),操作中502例次(39.04%),操作后整理用物114例次(8.86%),处理废弃物21例次(1.63%),其他77例次(5.99%)。4.94.8%的损伤发生在双手,双手手指占89.43%,其中右手食指以37.48%的高发率位居首位,其次是右手中指16.33%,左手食指13.53%等。5.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小心(47.82%)、操作过于仓促(17.65%)、与他人碰撞(6.77%),病人晃动(6.69%),致损伤锐器质量问题(5.52%),其他原因影响操作(3.97%),致损伤锐器使用不方便(3.81%),操作不熟练(3.19%),操作不规范(2.95%),其他(1.63%)。6.在锐器伤发生前159人(54.5%)表示心理情绪正常,96人(32.9%)比较急躁或紧张,37人(12.7%)反映为抑郁或不高兴。在锐器伤发生后仅有9.59%的护士自认比较良好,其余90.41%的护士呈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害怕。7.护士发生锐器伤后上报229例次(17.81%),1057例次(82.19%)没有报告。未上报原因主要原因是“太忙没有时间”,“不知道报告程序”,“认为报告不重要”,“不知道向谁和什么部门报告”,还有护士认为“损伤导致HBV、HCV和HIV感染的风险小”而未上报。8.A型倾向性格166人,占36.24%;极端中间性格32人,占6.99%;B型倾向性格260人,占56.77%。外科是A型倾向性格最多的科室。护士工作倦怠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倦怠,各维度倦怠得分低于常模。9.通过卡方检验,发现锐器伤在科室、工作年限、视力、工作倦怠、情感耗竭、去个性化、A型性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婚姻、工作形式、工作职称、学历与锐器伤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结果显示,情感耗竭和去个性化维度、A型性格与锐器伤发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呈显著正相关。10.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工作年限、工作职称、科室、视力是锐器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科室中的外科、注射室/抽血中心、手术室,工作职称中的护师和工作年限中11-20年的护理人员、情感耗竭维度、A型性格是锐器伤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及其它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教育依从性不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重视,逐步降低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2.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主要致伤物品依次是针具和安瓿瓶;主要致伤环节是掰安瓿,输液/采血等拔针、拔针帽;锐器伤害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双手,右手多于左手;自己不小心、操作过于仓促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原因是患者不配合、锐器质量及设计不佳。3.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前不同的心理状态与锐器伤发生次数之间差异显著。锐器伤后普遍存在程度不等的担心、焦虑等心理问题。锐器伤后的负面情绪又易致使伤害的再次发生。对于受伤护士,尤其是污染锐器损伤者,应重视伤害发生后的心理疏导及其他处理对策。4.锐器伤上报率低,主要原因是太忙没有时间、不知道上报程序、认为报告不重要等原因,甚至有护士指出未报原因是上报后没有相关处理。因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工作,严格督促其执行伤后上报程序,并对伤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处理措施。5.护理人员的工作职称、年限、视力水平、科室、工作倦怠、A型性格和锐器伤的发生有关。其中工作倦怠是锐器伤的影响因素,存在相关性,但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外科、注射室/抽血中心、手术室是锐器伤的高危科室,工作职称中护师、工作11-20年的护理人员、情感耗竭维度、A型性格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北京市某医院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场所暴力的调查[J]. 中国水电医学 2009(04)
- [2].强化细节管理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6)
- [3].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分组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0)
- [4].手术室护理人员转岗倾向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5)
- [5].如何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分析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3)
- [6].全国人大代表胡春莲:培训是护理人员最好的福利[J]. 健康中国观察 2020(06)
- [7].军队援鄂医疗队护理人员的抽组问题与对策建议[J]. 西南军医 2020(04)
- [8].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多点执业的认知和意愿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10)
- [9].护理人员工作量影响因素现状调查问卷实证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05)
- [10].日本认知症老年人长期照护及启示——以日本认知症之家为例[J]. 社会福利 2019(01)
- [11].福利院护理人员队伍的开发与管理[J]. 人力资源 2020(14)
- [12].广西首批105名援鄂“抗疫”护理人员心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 右江医学 2020(09)
- [13].新冠肺炎初期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18)
- [14].护理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03)
- [15].ICU护理人员离职后再就业质性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14)
- [16].护理人员对老年人态度的研究现状[J]. 护理研究 2019(12)
- [17].护理人员组织公平与沉默行为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9(09)
- [18].ICU护理人员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及因素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09)
- [19].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及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6)
- [20].分析门诊输液室潜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1)
- [21].全面二胎政策下我院女性护理人员产假式缺员现状调查及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20)
- [22].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综述[J]. 华西医学 2017(12)
- [23].新疆地区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现状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24].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自尊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8(01)
- [25].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04)
- [26].天津市护理人员遭受职业暴力的现状调查[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6)
- [27].NICU护理人员共情沟通课程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8)
- [28].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临床护理 2018(09)
- [29].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6(06)
- [30].户外锻炼对肾脏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疲乏程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