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新戊酸论文-许彩霞,陈日耀,郑曦,吴春山,陈震

羟基新戊酸论文-许彩霞,陈日耀,郑曦,吴春山,陈震

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新戊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极膜,羟基新戊酸,电氧化,海藻酸钠

羟基新戊酸论文文献综述

许彩霞,陈日耀,郑曦,吴春山,陈震[1](2008)在《PVA-SA/CS双极膜制备及在电解制备羟基新戊酸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柔性链聚乙烯醇(PVA)分别与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SA)、壳聚糖(CS)共混,以增强其柔韧性及双极膜界面层的相容性。分别以FeCl3和戊二醛为交联剂,对PVA/SA和PVA/CS进行改性,制备了PVA-SA/CS双极膜,其溶胀度为25%~80%。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成分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SA/CS双极膜致密,表面均匀,未见孔隙。阴离子交换层(GA-PVA/CS)中含有N C官能团,阳离子交换层(Fe-PVA/SA)中含有—COO-官能团。以PVA-SA/CS双极膜为电解槽的隔膜,间接电氧化羟基新戊醛为羟基新戊酸,槽电压稳定,在电流密度28×10-3A/cm2下,最大电流效率为68.9%,平均电流效率为52.2%。(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08年03期)

余建国,李克昌,张玉敏,张恒彬[2](2007)在《直接电合成羟基新戊酸》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考察了羟基新戊酸直接电合成工艺中电流密度和槽压两个重要参数。通过稳态极化曲线,考察了羟基新戊醛浓度、pH及温度对电氧化羟基新戊醛的电流密度影响。比较了同一电流密度下,有隔膜电解槽和无隔膜电解槽的槽压。结果显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对电流密度影响较大;同一电流密度下,无隔膜槽的槽压明显低于有隔膜槽的槽压,表明无隔膜槽的能耗要小于有隔膜槽的能耗。(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7年10期)

余建国,张恒彬,李斐,曹学静,张玉敏[3](2005)在《羟基新戊酸的电化学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以PbO2 为阳极,以羟基新戊醛为原料,利用直接电氧化方法合成羟基新戊酸。通过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pH=1,阳极电位1 65V,反应物浓度0 22mol/L,反应温度15℃。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选择性达到91 6%,电流效率达到56 9%。研究发现,在4个影响因素中,pH对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最大。通过耗竭性电解实验,得到消耗电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可以由消耗电量近似地估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5年05期)

余建国,张恒彬,李斐,曹学静,林英杰[4](2004)在《羟基新戊醛直接电氧化合成羟基新戊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硫酸水溶液中 ,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 ,以羟基新戊醛为原料 ,在 Pb O2 电极上直接电氧化制取羟基新戊酸 .研究了羟基新戊醛浓度、p H、温度及氧化电位对目标产物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 ,p H对产物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最大 .选择性最高可达 92 .6% ,电流效率最高可达 61 .4%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反应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浓度变化 .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分离提纯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11期)

王海涛,张恒彬,曹学静,林英杰[5](2004)在《溴氧化法合成羟基新戊酸反应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羟基新戊醛为原料,以溴为氧化剂制取羟基新戊酸。研究了反应温度、pH、反应物摩尔比、反应物浓度及反应时间与产率、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关系,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溴氧化法合成羟基新戊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溴与羟基新戊醛的浓度相等且大于0 1mol/L,pH=0~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大约2h;最高色谱产率91 0%,分离后化学收率82 4%,选择性可达95%以上。(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4年10期)

羟基新戊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考察了羟基新戊酸直接电合成工艺中电流密度和槽压两个重要参数。通过稳态极化曲线,考察了羟基新戊醛浓度、pH及温度对电氧化羟基新戊醛的电流密度影响。比较了同一电流密度下,有隔膜电解槽和无隔膜电解槽的槽压。结果显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对电流密度影响较大;同一电流密度下,无隔膜槽的槽压明显低于有隔膜槽的槽压,表明无隔膜槽的能耗要小于有隔膜槽的能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新戊酸论文参考文献

[1].许彩霞,陈日耀,郑曦,吴春山,陈震.PVA-SA/CS双极膜制备及在电解制备羟基新戊酸中的应用[J].应用化学.2008

[2].余建国,李克昌,张玉敏,张恒彬.直接电合成羟基新戊酸[J].精细化工.2007

[3].余建国,张恒彬,李斐,曹学静,张玉敏.羟基新戊酸的电化学合成[J].精细化工.2005

[4].余建国,张恒彬,李斐,曹学静,林英杰.羟基新戊醛直接电氧化合成羟基新戊酸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

[5].王海涛,张恒彬,曹学静,林英杰.溴氧化法合成羟基新戊酸反应条件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4

标签:;  ;  ;  ;  

羟基新戊酸论文-许彩霞,陈日耀,郑曦,吴春山,陈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