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源性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神经干细胞源性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论文摘要

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并且使其功能得到恢复,一直是广大神经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伴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在脊髓损伤救治的实验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胚胎脊髓移植、转基因治疗及营养因子治疗等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但离临床应用还有距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脊髓损伤的病理损伤过程不仅是由初始的机械损伤决定的,继发的缺血、缺氧、自由基及兴奋毒性损伤也起重要作用;体内的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可抑制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的轴突再生;内在的功能性神经元的大量丢失;损伤晚期形成的胶质瘢痕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要障碍,需要不断地研究解决。目前常规的单纯药物、手术等治疗很难解决上述难题,最近开展的胚胎脊髓移植、转基因治疗及营养因子等的实验治疗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也由于再生轴突的质量和数量有限,加之突触形成十分困难,导致最终的功能恢复也不理想。近年兴起的组织工程学方法为此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学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设计、构造、改良、培育和保养活组织,以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将细胞、合成材料或处理过的天然材料以及组织、细胞因子和基因治疗广泛应用于体内的组织再生或体外的组织构建,主要包括三部分:种子细胞的筛选、支架材料合成与塑型和组织的构建。近来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发展起的细胞假体(cellular prostheses)治疗新策略,即是组织工程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拓展应用。细胞假体是借用残疾人康复工程中电子耳、电子眼、假牙、假肢等概念,利用组织工程原理制作修复缺损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生物细胞性替代物。由于细胞假体具有填补缺损、细胞功能替代、提供营养支持和可人工调节再生微环境等优点,而被认为是目前脊髓损伤修复治疗最有希望的治疗策略。目前脊髓细胞假体研究主要采用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其中包括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多为合成材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神经干细胞源性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 前言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一部分 神经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的诱导分化及鉴定
  • 实验一 神经干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
  • 实验二 Shh 促进神经干细胞克隆的体外增殖
  • 实验三 维甲酸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效应
  • 实验四 维甲酸和 Shh 联合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运动神经元
  • 第二部分 Sapeptide 的评价及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
  • 实验一 Sapepcide 的塑型及其物理特性和毒性实验
  • 实验二 Sapeptide 材料的生物学特性评价
  • 实验三 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
  • 第三部分 运动神经元假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
  • 实验一 大鼠脊髓半切块状缺损模型的建立及科学性评估
  • 实验二 运动神经元假体损伤脊髓内移植后的存活
  • 实验三 运动神经元假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结构修复作用
  • 实验四 运动神经元假体移植对损伤脊髓轴浆运输的影响
  • 实验五 运动神经元假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功能修复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图片
  • 文献综述一 脊髓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直接编程为运动神经元的细节[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6(06)
    • [2].胎鼠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取材与培养研究[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9(06)
    •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 2010(06)
    • [4].成体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运动神经元的研究进展[J]. 解剖学杂志 2018(01)
    • [5].胍那苄对运动神经元的内质网应激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03)
    • [6].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功能性运动神经元的检测[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1)
    • [7].成纤维细胞向运动神经元的分化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09)
    • [8].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离、培养和鉴定[J]. 解剖学杂志 2016(03)
    • [9].大鼠脊髓颈段前角运动神经元核团分布[J]. 安徽医药 2011(10)
    • [10].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02)
    • [11].会聚的转录程序对秀丽线虫γ-氨基丁酸能运动神经元cAMP水平的共调控[J]. 科学新闻 2018(04)
    • [12].雪旺细胞在ACR对运动神经元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 毒理学杂志 2011(05)
    • [13].Science:口服RNA剪切药物有望治疗绝症[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35)
    • [14].从运动神经元的TDP-43蛋白表达和ADAR2活性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机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03)
    • [15].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缺失与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20(04)
    • [16].支配不同咀嚼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团和三叉神经运动核团中的空间分布[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05)
    • [17].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4)
    • [18].Ⅱ相酶诱导剂CPDT对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中线粒体的保护作用[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03)
    • [19].葛根素对面运动神经元的营养保护作用[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3(06)
    • [20].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及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的改变[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03)
    • [21].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中的作用[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8(06)
    • [22].丙泊酚对斑马鱼胚胎运动神经元发育的影响[J]. 浙江医学 2019(10)
    • [23].免疫介导运动神经元损伤豚鼠模型的建立[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8(01)
    • [24].勇于接纳不那么健康的自己[J]. 江苏卫生保健 2016(13)
    • [25].在未编辑的谷氨酸受体2Q/R部位促使RNA2的次黄嘌呤腺苷脱氨酶丢失引起运动神经元的缓慢死亡[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01)
    • [26].星形胶质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相关关系[J]. 解剖科学进展 2012(03)
    • [27].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 2008(06)
    • [28].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并发干燥综合征康复1例报道[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05)
    • [29].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诊疗新进展[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01)
    • [30].大鼠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差异蛋白质组学(英文)[J]. 解剖学报 2010(06)

    标签:;  ;  ;  ;  ;  

    神经干细胞源性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