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论视角下的中文菜单翻译

功能论视角下的中文菜单翻译

论文摘要

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更是不同文化传递信息的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在不影响交流的前提下,将原语的文化信息转化到目的语中,这是纯语言转换不能达到的。翻译功能论的观点脱离了纯语言的角度,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研究翻译行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目的语读者应对翻译产生相对于原语读者同样的反映;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重视翻译文本的交际效果,即译本文本对目的语读者产生最接近于原语文本对原语读者的效果;而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之一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则将翻译看成是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译者同时也要忠实于原文和原语文化。中文菜单翻译作为旅游英语翻译的一支,兼具餐饮专业英语翻译的地位,同时又具备公式语的特点,本世纪初开始在国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文菜单中的食物名称不胜枚举,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充分体现出汉语的语言特点,在句法,词法,修辞等方面都运用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的烹调文化博大精深,地方和传统特色,历史典故都孕育于其名称之中。因此,中文菜单翻译不仅要考虑到语言因素,还要兼顾文化信息的转换。为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关键在于实现其多种文本功能,如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呼唤功能等,从而决定了翻译过程需要遵循的原则,即目的语为导向,准确性、可接受性、吸引性。最后,通过译例分析,本文归纳了多种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如直译、意译、音译、加注等。根据翻译功能论,在处理一些语言和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问题时,对译文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译文的语言功能,它们是有效的必要的手段,有理由被研究和运用。本文希望为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补充,为发扬中国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 1.1 E. A. Nida and his Theory
  • 1.2 P. Newmark and his Theory
  • 1.3 German Functionalist
  • 1.3.1 Reiss's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 Text Typology
  • 1.3.2 Vermeer's Skopos Theories
  • 1.3.3 M?ntt?ri’s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 1.3.4 Nord’s “Function plus Loyalty”
  • Chapter 2 Linguistic Properties of Chinese Menu
  • 2.1 General Properties of Chinese Menu
  • 2.1.1 Components of Chinese Menu
  • 2.1.2 Language Functions of Chinese Menu
  • 2.2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Chinese Dishes Names
  • Chapter 3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Menu
  • 3.1 Differentiae of Chinese Cuisine Culture
  • 3.1.1 Cookery
  • 3.1.2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Chinese Dishes
  • 3.1.3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Menu
  • 3.2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Dishes
  • 3.2.1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 3.2.2 Literary Connotations
  • Chapter 4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 4.1 Main Concern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 4.1.1 Purposes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 4.1.2 Linguistic Concerns
  • 4.1.3 Cultural Concerns
  • 4.2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 4.2.1 TL-Orientation
  • 4.2.2 Accuracy
  • 4.2.3 Acceptability
  • 4.2.4 Attractiveness
  • 4.3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 4.3.2 Free Translation
  • 4.3.2.1 Transliteration
  • 4.3.2.2 Simplification
  • 4.3.2.3 Paraphrase
  • 4.3.2.4 Omission
  • 4.3.2.5 Amplification
  • 4.3.2.6 Specification
  • 4.3.2.7 Loan Translation
  • 4.3.2.8 Adopting the Established Popular Translation
  • 4.3.2.9 Back Translation
  • 4.3.2.10 Onomatopoeia Translation
  • 4.3.2.11 Translation of Colors
  • 4.3.2.12 Translation of Number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中文作品[J]. 中国书法 2011(09)
    • [2].《国际中文教育学报》征稿启事[J]. 世界汉语教学 2020(02)
    • [3].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闭幕[J]. 孔子学院 2020(01)
    • [4].基于文化产业振兴背景的高职院校中文教育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4)
    • [5].紡織月刊[J]. 纺织服装周刊 2018(21)
    • [6].紡織月刊[J]. 纺织服装周刊 2017(44)
    • [7].中文塑造了我的人生[J]. 孔子学院 2018(02)
    • [8].中文版音乐剧的价值和意义[J]. 上海艺术评论 2018(05)
    • [9].基于中英文可比较语料的中文零指代消解[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0].增强中文自信 助推中华文化复兴——周善甫的中文观述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02)
    • [11].在邕高校泰国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J]. 才智 2017(28)
    • [12].西中文作品欣赏[J]. 美与时代(中) 2014(12)
    • [13].论在外语院系中加强中文课教育的意义[J]. 戏剧之家 2015(10)
    • [14].全家都来学中文[J]. 廉政瞭望(上半月) 2015(10)
    • [15].《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第三十卷A辑(中文版)总目次[J].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2015(04)
    • [16].香港中文大学宾馆[J]. 金山 2019(08)
    • [17].香港中文大學[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9(25)
    • [18].中文、悟性和悟性享受[J]. 基础教育论坛 2013(20)
    • [19].中文教育之痛[J]. 教师博览 2010(04)
    • [20].该死的中文秘书台[J]. 教师博览 2011(02)
    • [21].探析文化产业振兴与高校中文教育改革[J]. 长江丛刊 2018(02)
    • [22].唐中文作品[J]. 文化月刊 2015(35)
    • [23].好惨的中文课[J]. 课外阅读 2016(05)
    • [24].一不留神,我要读中文系的博士了[J]. 大学生 2016(17)
    • [25].重建中文之美[J]. 百花洲 2016(01)
    • [26].学中文的骄傲[J]. 快乐作文 2015(Z3)
    • [27].孙中山(银奖)[J]. 上海集邮 2015(S1)
    • [28].我和中文做朋友[J]. 快乐作文 2014(Z5)
    • [29].推广中文的曲折[J]. 新民周刊 2014(29)
    • [30].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分校或3月招生[J]. 留学 2014(Z1)
    功能论视角下的中文菜单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