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素调控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胰腺癌,干扰素调控因子2,糖酵解,叁磷酸腺苷
干扰素调控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婉,冯世兵,冯晓洁,王媛媛[1](2019)在《沉默干扰素调控因子2降低胰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水平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干扰素调控因子2(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IRF-2)对胰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水平的影响。方法:胰腺癌细胞感染含有IRF-2-shRNA的慢病毒及对照空载体病毒记为干扰组和阴性组,以不做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中IRF-2水平,MTT方法测定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内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亚型(PKM2)蛋白、NF-κBp65(NF-κBp65亚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生成及葡萄糖消耗水平,同时检测细胞中叁磷酸腺苷(ATP)合成水平。结果:干扰组细胞中的IRF-2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阴性组细胞中IRF-2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干扰组细胞的OD值明显降低,细胞中HK2、PKM2、NF-κBp65、Ki-67蛋白水平降低,同时细胞乳酸生成及葡萄糖消耗量均降低,细胞合成的ATP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细胞OD值、HK2蛋白水平、PKM2蛋白水平、Ki-67蛋白水平、NF-κBp65蛋白水平、乳酸生成、葡萄糖消耗量、AT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沉默IRF-2抑制胰腺癌细胞中糖酵解关键酶表达,降低细胞糖酵解水平,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李文开,钟礼立,李云,黄寒,梁沫[2](2018)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干扰素调控因子1水平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disintegrins metalloproteinase,ADAM)8、干扰素调控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1的水平变化。方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1例(急性发作组),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29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缓解组,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ADAM8 mRNA、IRF1 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ADAM8、IRF1蛋白,并检测各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结果急性发作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 mRNA、IRF1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 mRNA、IRF1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蛋白、IRF1蛋白水平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蛋白、IRF1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儿外周血ADAM8 mRNA与IFR1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793,P<0.05),ADAM8 mRNA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659、-0.702,-0.683、-0.761,P均<0.05),IFR1 mRNA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712、-0.735,-0.728、-0.756,P均<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ADAM8、IRF1水平升高,可能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外周血ADAM8、IRF1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病情判断。(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8年35期)
陈蓉,周宇,赵富锋,马铭[3](2018)在《miR-1290通过抑制干扰素调节因子-2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小RNA-1290(miR-1290)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41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miR-1290表达;qPCR、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IRF2 mRNA和蛋白表达;将A549和H460细胞分为miR-1290 mimic组(转染miR-1290 mimic)、miR-1290 inhibit组(转染miR-1290 inhibit)和miR-1290 NC组(不转染)。分别于转染24、48、72、96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90与干扰素调节因子-2(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2)3′-UTR结合情况,qPCR检测不同miR-1290表达水平的A549和H460细胞IRF2 mRNA表达。结果:癌组织miR-1290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RF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miR-1290表达与IRF2 mRNA、蛋白表达呈显着负相关(P<0.05)。N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miR-1290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Ⅲ/Ⅳ期患者miR-1290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72、96 h后,A549和H460细胞miR-1290 mimic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miR-1290 NC组,miR-1290 inhibit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miR-1290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和H460细胞中miR-1290mimic组细胞克隆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miR-1290 NC组,miR-1290 inhibit组克隆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miR-1290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1290能与IRF2 3′-UTR结合,明显降低荧光值(P<0.05)。A549和H460细胞中,miR-1290 mimic组IRF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1290 NC组,miR-1290 inhibit组IRF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1290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90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miR-1290可能通过与IRF2结合,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8年16期)
鹿蒙蒙[4](2018)在《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CgIRF-1和CgIRF-8)对干扰素系统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在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以及肿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脊椎动物干扰素调节因子及其介导的干扰素抗病毒免疫通路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但是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相关技术,对长牡蛎IRF-1(命名为CgIRF-1)和IRF-8(命名为CgIRF-8)在干扰素系统中的调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CgIRF-1和CgIRF-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990 bp和1425 bp,分别编码229和473个氨基酸。CgIRF-1和CgIRF-8的氨基端高度保守,均包含典型的DBD结构域。对于羧基端,CgIRF-8含有典型的IAD1结构域;CgIRF-1与其他IRF-1/2家族中的分子一样,不具有IAD结构域并且序列相似性比较低,含有并不保守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值得指出的是,CgIRF-1的后100个氨基酸中包含一些酪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这些氨基酸被磷酸化后,IRF-1的转录活性增强。CgIRF-1和CgIRF-8 mRNA在各组织中均呈组成型表达,且都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最高。细胞内定位显示,CgIRF-1在长牡蛎血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而CgIRF-8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Poly(I:C)处理48小时后,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CgIRF-1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原核重组表达蛋白CgIRF-1(rCgIRF-1)能够在体外结合ISRE经典基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gIRF-1能够显着增强CgIFNLP的启动子活性(p<0.05),而CgIRF-8能够显着抑制CgIFNLP的启动子活性(p<0.05);共转染实验表明,CgIRF-1和CgIRF-8能够协同抑制CgIFNLP的启动子活性(p<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与脊椎动物相比,长牡蛎的干扰素因子家族成员CgIRF-1和CgIRF-8分子在结构上高度保守;CgIRF-1能够响应poly(I:C)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通过激活长牡蛎中干扰素系统调节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CgIRF-8则与CgIRF-1协同抑制干扰素系统防止机体出现过免疫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研究无脊椎动物干扰素系统的抗病毒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8-06-01)
万胜锋[5](2017)在《miR-22调控Ⅰ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miRN A通过碱基序列互补结合靶基因来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转录后翻译,是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不仅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器官形成等生理进程,还在天然免疫及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病毒感染及天然免疫通路的激活会引起mi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差异表达的miRNA进而又能调控天然免疫反应和病毒的感染。Poly(I:C)是双链RNA免疫刺激物,poly(I:C)刺激细胞能够被细胞的天然免疫受体识别,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和炎症细胞因子。本研究旨在以miR-22为研究对象,探索poly(I:C)和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刺激神经胶质细胞过程中miR-22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miR-22调控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oly(I:C)诱导细胞内源性miR-22的上调表达Poly(I:C)处理的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22的表达水平,发现miR-22的表达显着上调,且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2.miR-22负调控poly(I:C)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U251细胞过表达miR-22能够显着的抑制poly(I:C)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反,抑制内源性的miR-22后,能够显着的促进poly(I:C)在U251细胞上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3.miR-22靶向MAVS通过软件预测分析以及荧光素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验证,证实了MAVS(Mitochondrial antiviral-signaling protein,MAVS)是miR-22的一个直接靶标。miR-22通过与MAVS基因的3’UTR结合,抑制细胞内源性MAVS的表达。4.miR-22通过靶向MAVS负调控poly(I:C)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过表达MAVS质粒可以恢复miR-22对poly(I:C)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沉默MAVS后显着的抑制poly(I:C)诱导到的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与过表达miR-22是一致的效果。此外,miR-22通过靶向MAVS抑制其下游转录因子IRF3和NF-κB的激活。证明miR-22通过靶向MAVS负调控poly(I:C)诱导的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5.miR-22促进JEV在胶质细胞中的复制JEV感染U251细胞能够诱导miR-22的上调表达,且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而在U251细胞过表达miR-22则可以促进JEV的增殖。相反,抑制内源性miR-22后,会抑制JEV在U251细胞上的增殖。本研究首次证明了miR-22在poly(I:C)刺激细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定了miR-22的一个新靶标MAVS,揭示了miR-22调控I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病毒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刘苗苗[6](2017)在《发热伴病毒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及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新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该病病原体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简称发热伴病毒,于2009年被于学杰教授团队首次分离发现。随后韩国和日本也相继报道了 SFTSV实验室确诊感染病例。此外,在美国跟印度亦发现了与SFTSV感染类似的病例,其病原体分别被命名为Heartland病毒和Malsoor病毒,这两种病毒的基因与SFTSV高度同源。由此可见,SFTSV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在全球分布范围广泛。SFTS疾病病死率较高,目前已有文献报告的最高病死率在30%左右。鉴于其分布广泛且病死率较高,对该种疾病的及时临床诊断和转归预测分析变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证实,病毒感染会导致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紊乱。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在出现了出血热综合征的重症病人血清中,TGF-1β和IL-8的含量显着高于普通感染者。在致病性Ebola病毒感染者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2、IL-10、IFN-α等细胞因子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既往研究中SFTS病人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检测结果不尽相同:研究发现SFTS病人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如TNF-α、G-CSF、IL-6、IL-10、IFN-γ等含量高于健康人群。然而也有研究发现SFTS病人血清中IFN-γ、RANTES、PDGF等细胞因子含量低于健康人群。Ⅰ型干扰素是机体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关键的细胞因子,体外研究发现SFTSV的NSs蛋白能够抑制Ⅰ型干扰素通路信号传导,但目前针对SFTS病人血清中Ⅰ型干扰素含量的检测甚少,因此十分有必要对SFTS病人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尤其是Ⅰ型干扰素的浓度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以探寻SFTSV感染对机体内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分析发热伴病人血清细胞因子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深入了解SFTSV的致病机制提供线索和依据。既往研究发现SFTS病人血清某些细胞因子含量比健康人高,如TNF-α、G-CSF、IL-6、IL-10 等。重症病例血清 G-CSF、IL-6、TNF-α、IL-10 等细胞因子含量显着高于轻症病例。死亡病例血清细胞因子G-CSF、TNF-α含量显著高于存活病例,这说明过度表达的细胞因子会影响疾病病情及转归。既往研究发现SFTS病人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与体内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我们怀疑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会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负向调控,影响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和清除,进而影响疾病病情。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SFTSV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体外实验研究发现,病毒的NSs蛋白可以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上的IRF3、TBK1相互作用,通过与这些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将其"劫持"进入病毒感染诱导形成的细胞胞质囊泡中,使得这些信号分子功能受到抑制,影响Ⅰ型干扰素信号途径传导。然而目前有关SFTSV对Ⅰ型干扰素信号转导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信号分子。病毒感染与机体防御之间的博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想要了解SFTSV的致病机制就需要对病毒调控Ⅰ型干扰素通路的过程有详细全面的了解。此外,研究发现在发热伴病毒感染Vero细胞和HEK293细胞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能够和核蛋白以及病毒RNA互相作用,这说明NSs蛋白可能参与了 SFTSV的复制过程。既往研究证实,用黄热病毒NS1蛋白免疫恒河猴后再接种致死剂量病毒时,可显着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接种日本森林脑炎病毒NS1 DNA疫苗可有效的降低该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死亡率。虽然已有研究证实用重组的NSs蛋白免疫小鼠并不能有效的清除小鼠体内的SFTSV,但鉴于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仅保留了线性表位,本研究旨在用NSs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检测其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以评价其对小鼠潜在的保护能力。研究目的1、检测SFTS病人急性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检测细胞因子风暴存在与否,分析细胞因子含量与疾病病情的关系。2、通过建立乳鼠的发热伴病毒感染模型,分析各类细胞因子对机体内SFTSV复制和清除的影响,为深入研究SFTSV的致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建立小鼠感染SFTSV模型,分析病毒感染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为全面探讨SFTSV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4、构建SFTSVNSs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评价其对小鼠潜在的保护能力。研究方法1、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SFTS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按照病例组VS对照组,重症病例VS轻症病例的分组方式,分析各组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2、建立BALB/c乳鼠感染SFTSV的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细胞因子,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乳鼠体内病毒载量和抗病毒相关因子表达,组织切片染色查看组织损伤。3、建立BALB/c小鼠感染SFTSV模型,运用基因芯片检测小鼠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改变。4、构建SFTSVNSs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VAX-NSs),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后腹腔接种病毒,采取荧光定量PCR的技术测定组织中病毒载量,采取ELISA法测量小鼠血清内干扰素浓度,基因芯片检测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5、统计分析方法:所有资料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正态分布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两样本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满足方差齐性检验时采用Bonferroni法,不满足方差齐性检验时采用Dunnett'sT3法。非正态分布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描述,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形式描述,分析时采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1.1 SFTS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人口特征(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本研究共检测10种细胞因子,分别为:TNF-α、IFN-γ、IFN-α、G-CSF、IL-10、IL-6、RANTES、MIP-1α、IP-10 及 MCP-1。除 RANTES 外,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有差异,病例组血清内各类细胞因子浓度均比健康对照组高(P<0.05)。1.2 SFTS重症病例组与轻症病例组性别分布无差异,但重症病例年龄显着高于轻症病例(P<0.05)。重症病例血清 IFN-γ、IFN-α、G-CSF、MIP-1α、H-6 和IP-10含量高于轻症病例(P<0.05)。2、细胞因子对SFTSV复制和清除的影响2.1已感染SFTSV的BALB/c乳鼠腹腔注射细胞因子后,注射高剂量IFN-α的乳鼠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2.2 IFN-α、MIP-1α或IFN-γ处理组乳鼠肝脏组织病毒载量比对照组高(P<0.05)。2.3 IFN-α、MIP-1α或IFN-γ处理组乳鼠脾脏组织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P<0.05)。2.4与对照组相比,IFN-α、MIP-1α或IFN-γ处理组乳鼠脾脏组织抗病毒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除SOCS1外,IRF3、STAT1、NF-κB、CXCL10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基因芯片检测发现病毒感染后机体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 CAV1、CD86、H2-BL、IFITM1、MAL、PRKCZ、TLR8、IFNB1、IFNA4 等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而 IL10、EIF2AK2、IFIT1、IRF7、ISG15、OAS2、MX1等基因的表达显着升高。4、PVAX-NSs真核质粒免疫BALB/c小鼠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NSs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抑制,但未能有效清除小鼠体内的病毒。结论1、通过比较SFTS病人和对照人群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证实了 SFTSV感染可导致机体出现细胞因子风暴。通过分析不同病情SFTS病人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证实因子风暴和SFTS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细胞因子风暴可预测SFTS疾病进程和预后情况。2、通过乳鼠感染模型证实过量细胞因子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负向调节,影响抗病毒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病毒的复制和清除。3、SFTSV病毒感染影响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4、NSs真核表达载体免疫未能给BALB/c小鼠提供有效的保护。意义和创新1、本研究证实SFTSV感染可导致机体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发现SFTS病情与细胞因子风暴有关,提示保持机体免疫稳态在改善疾病预后和转归中十分关键。2、现过量细胞因子会对机体SFTSV感染产生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深入研究疾病发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3、首次通过表达谱基因芯片全面分析了 SFTSV感染对Ⅰ型干扰素通路信号转导的影响,为深入了解疾病发病机理建立了基础。4、证实NSs质粒免疫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NSs蛋白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7)
徐妍妍[7](2017)在《小鼠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启动子的克隆鉴定与转录调控机制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固有免疫反应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是抗DNA病毒信号通路中重要的接头蛋白,还可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直接识别cAMP、cGMP等参与抗胞内菌感染,此外STING还参与抗RNA病毒的免疫,并在抗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对STIN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活化下游激酶TANK结合激酶 1(TANK binding kinase 1,TBK1)和干扰素刺激因子 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不同病原体诱导宿主产生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而STING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人源性的STING和鼠源性的STING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小鼠常被作为STING功能研究中重要的动物模型,但两者仍因种属的特异性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差异。本课题组前期对人源性STING的启动子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尚无对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的特征和调控机制进行研究。目的:寻找并克隆鉴定小鼠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的启动子区及其启动子核心功能区域,并进一步鉴定调控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基本转录活性的关键转录因子,为揭示小鼠STING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及种属特异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预测启动子位置,以NIH3T3细胞抽提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取小鼠STING 5'上游的启动子区序列(1005nt,-828~+177),将此核酸序列亚克隆至无启动子活性的PGL3-Basic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质粒。将构建的重组报告质粒瞬时转染NIH3T3细胞及HEK293细胞,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鉴定其是否具有启动子活性。利用步移缺失突变分析法对STING基因启动子5'端进行缺失突变,分别亚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上,瞬时转染细胞后检测各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LU)后定位STING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功能区域。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核心启动子区并预测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一步利用定点突变技术、si-RNA干扰及基因过表达技术、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ChIP)等实验方法,分析转录因子对小鼠STING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经双酶切、基因测序鉴定,成功克隆并构建了含有小鼠STING启动子区序列的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质粒pSTING-1005。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载体pGL3-Basic比较,小鼠STING启动子重组报告质粒在NIH3T3细胞及HEK 293细胞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启动子活性。进一步分析STING基因5'端缺失的截短片段的荧光素酶活性后发现,STING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位于-77~+177nt之间。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小鼠STING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进行预测,该区域内包含了 GATA1、Sp1/Sp3、STAT和IK2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将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关键性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GATA1和Sp1/Sp3结合位点对维持小鼠STING基因的基本转录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利用si-RNA干扰及基因过表达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GATA1和Sp3可以调控STING基因启动子活性,从而影响其翻译和表达。ChIP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转录因子GATA1和Sp3可以与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直接结合。结论:克隆并成功构建了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质粒,通过截短突变确定其核心启动子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77至+177 nt内,转录因子GATA1和Sp3可正向调控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的活性。ChIP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转录因子GATA1和Sp3对STING基因启动子的作用是通过与STING的启动子区特定的核酸序列直接结合而实现。(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7-04-01)
王言武[8](2016)在《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机体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干扰素γ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全麻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全麻麻醉术后未感染患者90例设为未感染组。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鉴定,检测3组PAF、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前列腺素E2(PEG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结果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9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43株和革兰阴性菌47株。感染患者血清中PEG2、MCP-1和IFN-γ、TGF-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AF、T-PA和TRAL水平显着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麻患者麻醉术后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引起PAF水平降低和INF-γ水平明显升高。(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赵其岭,张新晨,吕英军[9](2015)在《PCV2亚临床感染仔猪淋巴结干扰素及其调控因子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PCV2是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主要病原,但并不是感染后所有猪只都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干扰素是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第一道防线,目前对PCV2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和调控报道甚少,本试验通过建立PCV2亚临床感染模型,检测PCV2亚临床感染仔猪的干扰素及调控细胞因子的变化,补充PCV2导致仔猪发病机制。15头猪圆环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5头)和PCV2攻毒组(10头),在攻毒后的14天和28天分别采集淋巴结,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结中细胞因子IFN-α、INF-β、IFN-γ的m RNA变化和细胞模式识别受体MDA-5、RIG-1、DAI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7的蛋白含量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CV2亚临床感染组INF-β和IFN-γm RNA水平在攻毒14d和28d显着升高(P<0.05),IFN-α在攻毒28d明显升高(P<0.05);细胞模式识别受体RIG-1和DAI m RNA表达水平在攻毒28d显着升高(P<0.05),而MDA-5 m RNA水平在攻毒后的14d和28d均无变化;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蛋白含量在攻毒14d和28d显着升高(P<0.05),而IRF7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PCV2亚临床感染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RIG-1和DAI激起机体先天性免疫,进而使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蛋白表达的上调,促进淋巴结干扰素水平的升高,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4)
朱明珠[10](2015)在《干扰素反应调控因子IRF3的入核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宿主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后,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激活下游一系列信号转导事件,从而诱导I型干扰素、炎症因子以及下游抗病毒效应蛋白的表达。这些下游细胞因子和效应蛋白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清除被感染的细胞,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生。精准的亚细胞定位对信号通路分子有效地发挥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转录因子来说,蛋白质的核质转运至关重要。干扰素调节因子3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是病毒诱导I型干扰素表达通路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病毒感染细胞后,会引起IRF3的C端磷酸化、二聚化,进而进入细胞核,与共激活因子CBP/p300形成复合物后结合到IFN-p基因的PRD (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区域或者是其他目的基因的 ISRE (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序列上,从而诱导I型干扰素以及下游抗病毒效应蛋白的表达。IRF3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依赖于其进入细胞核中发挥转录活性,因此,IRF3的入核转运在IRF3的抗病毒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分子蛋白可以自由穿梭核孔复合物,但大分子蛋白(大于40 KD)的核质转运需要转运受体及载体分子来介导其通过核孔复合物。货物蛋白被受体识别需要位于其表面的一段氨基酸序列,被称为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或出核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经典的NLS分为单簇碱性氨基酸NLS (monopartite NLS)和双簇碱性氨基酸残基NLS (bipartite NLS)o IRF家族一共有9个成员,过去对IRF家族蛋白的细胞亚定位已经有很多研究,并且大多数IRF家族成员的NLS都已得到鉴定,但I型干扰素诱导通路关键转录因子IRF3的NLS本质及入核调控机制仍然不够清楚。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IRF3包含一个既控制DNA结合能力又负责入核转运的双元件核定位信号。首先,我们通过截短突变IRF3,并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发现在IRF3的DNA结合区域及毗邻区域(氨基酸序列64~130)存在一段控制入核信号的序列。进一步对该区域的碱性氨基酸进行点突变,我们鉴定出了负责IRF3入核转运的两段关键碱性氨基酸簇。IRF3的双元件核定位信号包含两处碱性氨基酸簇,77KR78和86RK87,分别对应Importin-α的次要结合位点和主要结合位点。突变77KR78会严重抑制IRF3的入核能力,而突变86RK87则让IRF3彻底失去入核能力。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结论。我们进一步发现,IRF3的双元件核定位信号对其DNA结合活性也很关键,这说明IRF3的入核信号区和DNA识别结合区是整合在一起的,这与其他的干扰素调节因子不同。最后,通过病毒感染和干扰素生物活性实验,我们证明IRF3的NLS区域对于IRF3介导的干扰素的产生和抗病毒免疫应答是必需的。总之,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以前从未发现的存在于IRF3上的双元件核定位信号,这一核定位信号不仅具有细胞核转运的功能,还能控制IRF3的DNA结合活性,这对阐明IRF3功能的调节和IRF3介导的抗病毒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5-04-10)
干扰素调控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disintegrins metalloproteinase,ADAM)8、干扰素调控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1的水平变化。方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1例(急性发作组),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29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缓解组,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ADAM8 mRNA、IRF1 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ADAM8、IRF1蛋白,并检测各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结果急性发作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 mRNA、IRF1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 mRNA、IRF1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蛋白、IRF1蛋白水平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外周血ADAM8蛋白、IRF1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儿外周血ADAM8 mRNA与IFR1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793,P<0.05),ADAM8 mRNA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659、-0.702,-0.683、-0.761,P均<0.05),IFR1 mRNA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712、-0.735,-0.728、-0.756,P均<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ADAM8、IRF1水平升高,可能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外周血ADAM8、IRF1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病情判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素调控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婉,冯世兵,冯晓洁,王媛媛.沉默干扰素调控因子2降低胰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水平的实验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9
[2].李文开,钟礼立,李云,黄寒,梁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干扰素调控因子1水平观察[J].山东医药.2018
[3].陈蓉,周宇,赵富锋,马铭.miR-1290通过抑制干扰素调节因子-2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J].中国肿瘤临床.2018
[4].鹿蒙蒙.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CgIRF-1和CgIRF-8)对干扰素系统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
[5].万胜锋.miR-22调控Ⅰ型干扰素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6].刘苗苗.发热伴病毒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及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
[7].徐妍妍.小鼠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启动子的克隆鉴定与转录调控机制的初探[D].南京医科大学.2017
[8].王言武.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机体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干扰素γ的调控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9].赵其岭,张新晨,吕英军.PCV2亚临床感染仔猪淋巴结干扰素及其调控因子的变化[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10].朱明珠.干扰素反应调控因子IRF3的入核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