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群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城市群与群外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不停地快速流动与碰撞,推动了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目前,地理学对于区域特性和差异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而对区域空间联系的研究,尤其是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以空间联系作为切入点,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构建,进而在此框架的指引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过程、要素、特征、测度、模式、问题和调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全文由七个部分组成,分为绪论、结论和五章正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区域的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最后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首先对城市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空间联系为切入点,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群和空间联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做了简要的评价。第二章从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要素与测度、类型与模式、过程与效应、机制与调控八个方面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构建。第三章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空间成长过程进行了划分,进而对影响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自然、人文、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要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存在的主要特征。第四章首先利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和空间运输联系模型等研究方法对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进而归纳总结了未来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可能存在的四种发展模式。第五章首先分析了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思路和建议。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各主要章节的内容,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归纳,指出了论文的主要贡献,存在的不足和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二、研究区域的界定三、研究内容与方法四、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 城市群空间联系相关研究综述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一、城市群界定(一) 城市群概念的提出(二) 城市群相关概念辨析二、空间联系界定(一) 空间联系内涵(二) 本文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界定第二节 城市群相关研究述评一、国外研究进展与评析(一) 城市群研究的萌芽阶段(二) 城市群研究的繁荣阶段(三) 城市群研究的新阶段(四) 对国外城市群研究的简要评析二、国内研究进展与评析(一) 城市群的理论研究(二) 城市群的实证研究(三) 对国内城市群研究的简要评析第三节 空间联系相关研究述评一、国外关于空间联系的研究(一) 地区联系(二) 中心地联系(三) 城市等级联系(四) 商品流联系(五) 相互作用联系(六) 扩散联系二、国内关于空间联系的研究(一) 区域经济联系(二) 空间运输联系(三) 空间扩散联系三、城市群空间联系发展趋势四、对国内外空间联系研究的简要评析本章小结第二章 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理论框架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联系要素与测度一、城市群空间联系要素(一) 自然环境要素(二) 交通信息要素(三) 经济环境要素(四) 社会文化要素(五) 诸要素对城市群空间联系影响分析二、城市群空间联系测度(一) 引力模型(二) 零售引力模型与断裂点模型(三) 潜力模型(四) 威尔逊模型(五) 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六) 城市流强度模型(七) 对上述模型的简要评价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联系类型与模式一、城市群空间联系类型二、城市群空间联系模式(一) 单核向心模式(二) 双核互动模式(三) 多核网络化模式(四) 同城化模式第三节 城市群空间联系过程与效应一、城市群空间联系过程(一) 抽象演化过程(二) 时空演化过程二、城市群空间联系效应(一) 分工与协作效应(二) 极化与辐射效应(三) 系统功能增强效应(四) 和谐共生效应第四节 城市群空间联系机制与调控一、城市群空间联系机制(一) 生成机制(二) 动力机制(三) 约束机制(四) 组织机制(五) 反馈机制二、城市群空间联系调控(一) 行政调控手段(二) 协商调控手段(三) 市场调控手段本章小结第三章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现状分析第一节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过程一、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历史演进(一) 古代时期(二) 近代殖民地时期(三) 建国后(四) 改革开放以来二、辽中城市群空间成长过程(一) 孕育期(二) 雏形期(三) 发育期(四) 成长期三、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历史演进透析(一) 政治因素(二) 经济因素(三) 交通因素(四) 政策因素第二节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要素与特征一、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要素(一) 自然环境要素(二) 人文环境要素(三) 经济环境要素(四) 交通基础设施要素(五) 生态环境要素(六) 要素对空间联系的影响机制二、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主要特征(一) 区位上的中枢性(二) 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三) 资源禀赋上的互补性(四) 交通网络上的通达性(五) 产业上的关联与协作性(六) 历史、文化上的趋同性本章小节第四章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测度与模式第一节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测度一、经济联系强度测度(一) 模型阐释(二) 辽中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三) 辽中与省内辽南、辽西地区经济联系强度比较分析(四) 辽中与国内部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比较分析二、城市流强度测度(一) 模型阐释(二) 辽中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分析(三) 辽中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四) 辽中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城市流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五) 辽中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统计模型阐释三、空间运输联系测度(一) 基于区位熵模型的空间运输联系分析(二) 基于发送到达模型的空间运输联系分析第二节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模式一、沈抚同城化模式(一) 沈抚同城化模式提出的背景(二) 同城化模式内涵(三) 沈抚同城化条件分析(四) 沈抚同城化模式的主要内容二、鞍辽本网络城市模式(一) 网络城市内涵与特征(二) 网络城市建设意义(三) 网络城市构建的可行性分析三、沈营双核互动模式(一) 双核模式内涵(二) 沈营双核模式构建思路(三) 沈营双核模式构建的条件分析四、哈大走廊城市模式(一) 走廊城市内涵(二) 哈大走廊城市模式构建思路(三) 哈大走廊城市模式构建的优劣分析本章小结第五章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问题与调控第一节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主要问题一、制度与体制的障碍二、城市间协调机制不完善三、城市间产业联系较弱四、快速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尚未形成五、资源生态问题的瓶颈六、中心城市不够强大七、空间联系的层次较低八、局部空间关联仍很模糊第二节 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调控对策一、加快推进辽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一) 推进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二) 加快推进城市群区域产业一体化(三) 加快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二、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一) 切实发挥政府的作用(二) 建立辽中城市群协调组织机构(三) 加大行政区划的调整力度三、协调城市群区域内部空间的关联(一) 强化沈阳龙头作用,培育新的增长极(二) 城市间空间联系的调控思路(三) 县区间空间联系的调控思路(四) 城乡间空间联系的调控思路本章小结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2)
- [2].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制造业企业成长——兼议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J]. 产业经济研究 2019(03)
- [3].大数据识别我国目前已形成17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群[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02)
- [4].基于分工与价值链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机理研究[J]. 财会研究 2018(07)
- [5].转型期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扩展格局及其动力机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方法[J]. 地理学报 2016(12)
- [6].基于经济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 时代金融 2017(03)
- [7].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2)
- [8].中国“时空修复”语境下城市群空间生产转型研究[J]. 社会科学 2017(02)
- [9].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构建:启示与应用[J]. 现代商业 2016(04)
- [10].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1].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演化及其机理[J]. 规划师 2015(05)
- [12].区域发展2.0时代[J]. 中华儿女 2017(08)
- [13].探寻世界城市群规律与经验[J]. 中华儿女 2017(08)
- [14].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形态发展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12)
- [15].湾区城市群空间关系及跨海通道影响机制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1)
- [16].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展望[J]. 地理学报 2019(06)
- [17].江苏城市群重构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 2019(05)
- [18].打造新时代品质城市群[J]. 人民论坛 2018(09)
- [19].三大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比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8)
- [20].基于快递运单数据的城市群空间联系结构分析[J]. 综合运输 2020(10)
- [21].基于分形理论的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研究[J]. 财经论丛 2013(03)
- [22].运输通道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适应性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05)
- [23].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演进的产业机理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5)
- [24].城市群空间拓展的四个一体化视角[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5].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05)
- [2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一体化机制及策略探讨[J]. 热带地理 2009(01)
- [27].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J]. 上海城市管理 2020(02)
- [28].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 [29].我国城市群空间联系浅析[J]. 宏观经济管理 2013(11)
- [30].数字技术时代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形态[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10)
标签:城市群论文; 空间联系论文; 辽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