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质型小麦淀粉品质的形成及施肥调控

不同质型小麦淀粉品质的形成及施肥调控

论文摘要

于2002~2004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地采用了不同质型小麦品种即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利弱筋小麦豫麦50,系统研究不同质型小麦产量与淀粉品质的形成及其生理基础,并探讨了氮、磷、钾单施及其配施对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质型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主要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强筋小麦郑麦9023籽粒中面筋含量最高,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拉伸面积和拉伸阻力较大;弱筋小麦豫麦50的硬度和出粉率最高,弱化度和稀懈值较大;中筋小麦温麦4号的面筋含量处于豫麦50和郑麦9023之间,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最高。 2.不同质型小麦籽粒蔗糖含量随灌浆进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葡萄糖的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以温麦4号含量最高,郑麦9023次之,豫麦50最低。郑麦9023开花后6天籽粒果糖含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亦在花后6天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花后24天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天和18天,且第一个峰值显著高于第二个峰值,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则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后12天。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质型小麦籽粒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在灌浆后期,豫麦50的AGPP和SSS活性均高于温麦4号利郑麦9023,整个灌浆期内郑麦9023的UGPP活性一直低于豫麦50和温麦4号。 3.不同质型小麦旗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郑麦9023为单峰曲线,而豫麦50和温麦4号为双峰曲线。除花后18天外,豫麦50 SS活性显著高于郑麦9023,而SPS活性表现为灌浆前期豫麦50最高,灌浆中期郑麦9023最高,在灌浆后期温麦4号最高。不同质型小麦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郑麦9023和豫麦50呈双峰曲线,温麦4号呈单峰曲线变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郑麦9023最高;倒一节间、倒二三节间及倒四五节间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灌浆中期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郑麦9023最高(个别处理除外),豫麦50和温麦4号差异不大。营养器官贮存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为郑麦9023>温麦4号>豫麦50。 4.单施氮磷钾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和弱筋小麦豫麦50的产量、品质及籽粒中淀粉及相关酶活性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单施磷肥显著提高了郑麦9023和豫麦50的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单施氮肥提高了籽粒中面筋含量,降低了籽粒的硬度。单施氮肥对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及拉伸面积和延展性呈正效应,施磷对粉质仪参数影响很小,施钾对豫麦50粉质仪参数呈负效应,而对郑麦9023粉质仪参数呈正效应。对于淀粉糊化特性,单施氮磷钾对豫麦50呈正效应,对郑麦9023的稀懈值呈正效应,而对其余淀粉糊化特性指标呈负效应,均以施氮作用最大。 单施氮磷钾提高了郑麦9023籽粒中花后12天至24天内的总糖含量,以施氮效应最大;对豫麦50而言,单施氮磷钾增加了花后12天前籽粒中总糖含量,但施钾的正效应一直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质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差异
  • 4.1.1 不同质型小麦旗叶碳代谢的差异
  • 4.1.1.1 不同质型小麦旗叶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差异
  • 4.1.1.2 不同质型小麦旗叶中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 4.1.1.3 不同质型小麦旗叶中光合特性的差异
  • 4.1.2 不同质型小麦籽粒中淀粉合成的差异
  • 4.1.3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碳代谢的差异
  • 4.1.3.1 不同质型小麦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差异
  • 4.1.3.2 不同质型小麦籽粒中蔗糖含量的差异
  • 4.1.3.3 不同质型小麦籽粒中葡萄糖含量的差异
  • 4.1.3.4 不同质型小麦籽粒中果糖含量的差异
  • 4.1.4 不同质型小麦营养器官中碳代谢的差异
  • 4.1.4.1 不同质型小麦叶鞘中碳代谢的差异
  • 4.1.4.2 不同质型小麦倒一节间中碳代谢的差异
  • 4.1.4.3 不同质型小麦倒二、三节间中碳代谢的差异
  • 4.1.4.4 不同质型小麦倒四、五节间中碳代谢的差异
  • 4.1.4.5 不同质型小麦营养器官贮存物质输出量及其对籽粒重的贡献
  • 4.1.5 不同质型小麦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
  • 4.1.5.1 籽粒中ADPASE活性的变化
  • 4.1.5.1 籽粒中UDPGPPASE活性的变化
  • 4.1.5.1 籽粒中SSS活性的变化
  • 4.1.6 不同质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 4.1.6.1 不同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4.1.6.2 不同质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
  • 4.2 氮磷钾单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4.2.1 对旗叶中碳代谢的影响
  • 4.2.1.1 对旗叶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 4.2.1.2 对旗叶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1.3 对旗叶中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 4.2.2 对淀粉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 4.2.2.1 对郑麦9023籽粒中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4.2.2.2 对豫麦50籽粒中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4.2.3 对籽粒形成过程中底物供应的影响
  • 4.2.3.1 对郑麦9023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4.2.3.2 对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4.2.4 对营养器官碳代谢的影响
  • 4.2.4.1 对郑麦9023营养器官碳代谢的影响
  • 4.2.4.2 对豫麦50营养器官碳代谢的影响
  • 4.2.5 对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5.1 对郑麦9023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5.2 对豫麦50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6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6.1 对豫麦5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6.2 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氮磷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4.3.1 对旗叶中碳代谢的影响
  • 4.3.1.1 对郑麦9023旗叶中碳代谢的影响
  • 4.3.1.2 对豫麦50旗叶中碳代谢的影响
  • 4.3.2 对淀粉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 4.3.3 对籽粒形成过程中底物供应的影响
  • 4.3.3.1 对郑麦9023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4.3.3.2 对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4.3.4 对营养器官碳素代谢的影响
  • 4.3.4.1 对郑麦9023营养器官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4.3.4.2 对豫麦50营养器官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4.3.5 对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5.1 对郑麦9023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5.2 对豫麦50籽粒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6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6.1 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6.2 对豫麦5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 结语与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猕猴桃花后施肥切勿成“害”[J]. 西北园艺(果树) 2020(03)
    • [2].不同施氮量对花后高温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4)
    • [3].玉兰花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J].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01)
    • [4].2等于1以后[J]. 少年文艺(中旬版) 2016(11)
    • [5].细心观察,用心思考[J]. 小学生作文 2017(07)
    • [6].与众不同玉兰花[J]. 科学大众(小学版) 2010(01)
    • [7].花后干旱对小麦胚乳淀粉粒发育和理化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9)
    • [8].花后开放式增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J]. 北方水稻 2018(01)
    • [9].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10)
    • [10].桔梗开花后可溶性糖和淀粉分配特性的研究[J]. 园艺学报 2010(02)
    • [11].作物花后氮素吸收·转移生理生态与模拟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4)
    • [12].猕猴桃花后管理技术要点[J]. 农家之友 2010(04)
    • [13].花后弱光对小麦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研究进展[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14].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对春小麦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 2013(04)
    • [15].肉苁蓉蒴果与种子发育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 [16].鄂芝5号打顶试验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10)
    • [17].逝去之“侘”[J]. 作文通讯 2016(Z2)
    • [18].花后不同时段高温对春小麦籽粒活力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9)
    • [19].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流转及籽粒灌浆特征(英文)[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1)
    • [20].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6)
    • [21].北方寒旱区省力化梨园花后水肥管理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9(12)
    • [22].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花后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J]. 作物学报 2016(04)
    • [23].花后持续遮光15d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3)
    • [24].烟台苹果病虫害谢花后至套袋前管理建议[J]. 烟台果树 2014(02)
    • [25].四月桃树花后管理技术[J]. 农家科技 2011(03)
    • [26].不同品种(系)小豆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0)
    • [27].苹果花期及花后管理技术[J].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09(02)
    • [28].花后干旱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7)
    • [29].滴灌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30].不同春玉米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特点及碳氮含量变化[J]. 作物学报 2013(07)

    标签:;  ;  ;  ;  ;  

    不同质型小麦淀粉品质的形成及施肥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