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配气机构主要是控制发动机进、排气过程,应具备充气效率高、泵气损失小,配气相位合理、工作运行平稳、振动和噪声小等优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某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应用AVL EXCITE TD软件,建立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运动学计算中,原进、排气门的运动学升程和速度曲线连续光滑,加速度曲线跃度较大;最小弹簧裕度及润滑特性满足运动学要求;凸轮与挺柱间接触应力在许用接触范围;在动力学计算中,进气凸轮与挺柱间最大接触应力超过了材料的许用范围且存在飞脱现象;气门弹簧各圈工作正常,受力均匀,不存在弹簧并圈现象;进排气门均未出现气门反跳现象,但是进气门在落座时落座力较大,造成了落座时的冲击,因此需要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2)凸轮型线优化后,进排气门升程的丰满系数提高了1.9%和1.2%;最大跃度值较之原机降低了63%和73%;进排气凸轮与挺柱的最大接触应力比原凸轮降低了20%和4%;进排气门弹簧的最小弹簧裕度由原来的1.572和1.413分别提高到1.954和1.88,满足气门弹簧的运动学要求;最小润滑系数提高,润滑性能得到改善。经过动力学计算,进气门飞脱和动态接触应力过高的现象已经消失,最大接触应力由798.3 N/mm2降低到440.8N/mm2,进气门落座力过大的情况得到改善,由1835N降低到1117N,减轻了落座冲击。弹簧各圈工作仍然正常,未出现弹簧并圈、颤振和弹簧力过大的情况。(3)对优化后的配气相位和凸轮型线进行性能模拟计算并与原机性能对比后可知,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比原机提高,有效燃油消耗率在2000r/min时降低了2.5%,涡前排温在低速时比原机较接近,在中高速时有所增高,在3200r/min时涡前排温比原机升高了20.5℃,增长幅度为3.1%,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见,修改凸轮型线和配气相位优化后,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4)研究了气门落座特性并应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气门座磨损因素进行分析。我们以结构参数转速、摇臂刚度和推杆刚度为影响因素,经过计算分析后可知,发动机转速对气门落座力和气门落座速度影响显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拔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综合性能的影响[J]. 车用发动机 2019(06)
- [2].某型增压中冷柴油机能量流仿真研究[J]. 现代机械 2020(01)
- [3].二级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变海拔适应性研究[J]. 柴油机 2017(01)
- [4].两级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散热系统高海拔性能研究[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6(04)
- [5].进气系统设计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05)
- [6].增压中冷柴油机节流式EGR控制系统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0(07)
- [7].F-T煤制油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J]. 车用发动机 2013(02)
- [8].4D33增压中冷柴油机配气相位优化[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28)
- [9].燃用丁醇-柴油混合燃料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烧及进排气的影响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5(03)
- [10].冷却EGR开度影响共轨柴油机排放性能研究[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02)
- [11].掺混PODE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7(01)
- [12].燃料着火性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4)
- [13].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葵花籽油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03)
- [14].某增压中冷柴油机满足非道路国三排放的试验研究[J]. 现代车用动力 2015(03)
- [15].增压柴油机采用废气再循环的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08(02)
- [16].柴油机进、排气系统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1)
- [17].中冷器对农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8(11)
- [18].某增压中冷柴油机可变配气相位的仿真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6(08)
- [19].增压中冷柴油机润滑系统优化设计[J]. 润滑与密封 2011(07)
- [20].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气压力波动与影响因素研究[J]. 机械设计 2016(06)
- [21].柴油机采用二级增压性能的试验研究[J]. 内燃机工程 2016(04)
- [22].增压中冷柴油机热平衡试验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14(08)
- [23].二级增压耦合预喷射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J]. 内燃机学报 2013(06)
- [24].高压共轨柴油机低温起动过程试验研究[J]. 汽车技术 2011(11)
- [25].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振动和噪声特性[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4(01)
- [26].中冷技术对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10(01)
- [27].增压中冷柴油机缸套预紧变形影响因素研究[J]. 机械强度 2015(04)
- [28].某增压中冷柴油机各缸EGR率均匀性分析[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3(06)
- [29].基于电控稀薄燃烧的大功率NG发动机开发与优化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3(04)
- [30].柴油机二氧化氮排放对urea-SCR的影响研究[J]. 车用发动机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