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目前认为它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性疾病。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的两个易感基因:血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和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6.2)基因,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探讨它们在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同时纳入与2型糖尿病发生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的病因线索,为制定相关干预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09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病例来源于2004年5月~10月在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保健办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95例;对照为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人群,共21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全部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2、每位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3ml并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14例非糖尿病对照(NGT)人群的PC-1基因第四外显子K121Q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2型糖尿病组不同基因型间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3、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2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14例非糖尿病对照(NGT)人群的Kir6.2基因E23K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对象不同基因型间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4、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及环境-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暴露因素各种不同暴露组合下的相对效应,即OR值,将其代入相加模型,定性判断因素效应之间的相加作用。同时将其代入交互作用定量分析的有关公式,进行交互作用的定量测量。定量分析交互作用的指标包括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以及交互作用指数(S)。研究结果1、两组人群年龄、性别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空腹及餐后2h血糖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家族史(OR=6.51)、收缩压(SBP,OR=1.06)、甘油三酯(TG,OR=2.6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6.3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09)和工作压力(OR=1.90)是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OR=0.72)和是否锻炼(OR=0.50)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可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2、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比较,PC-1K121Q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者OR值为2.46(1.41-4.27),后者OR值为2.30(1.35-3.94);2型糖尿病组携带Q等位基因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C肽(2hCP)及空腹胰岛素(Ins)水平显著高于携带K等位基因者;调整诸多危险因素之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Q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OR=2.47(1.05-5.83)。3、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比较,Kir6.2E23K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对象不同基因型间FPG(F=3.33,P=0.04)、TC(F=3.44,P=0.03)、LDL-c(F=3.76,P=0.03)及CP(F=4.03,P=0.03)差异有显著性;结合肥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糖尿病组(P=0.00,OR=1.83)和非肥胖糖尿病组(P=0.02,OR=1.43)K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肥胖非糖尿病组;调整诸多危险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ir6.2E23K基因型不是肥胖的独立决定因素,而KK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P=0.045,OR=2.36。4、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Kir6.2E23K和PC-1K121Q对2型糖尿病具有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其AP为41%;环境—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与饮酒、糖尿病家族史与吸烟以及糖尿病家族史与肥胖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极强的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其AP分别为65%、68%和88%,RERI分别为12.33、26.60和26.49。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Kir6.2E23K与饮酒、SBP、DBP、TC、TG以及LDL-c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其中,Kir6.2E23K与DBP(RERI=4.95,AP=43%)、TG(RERI=13.85,AP=62%)及LDL-c(RERI=16.49,AP=59%)交互作用较强。PC-1K121Q与饮酒、糖尿病家族史、肥胖、DBP及TC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其AP分别为73%、75%、30%、30%和54%;PC-1K121Q与是否锻炼之间具有负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其AP为78%。研究结论1、传统危险因素仍是目前深圳地区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及时地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是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2、PC-1基因K121Q多态性和Kir6.2基因E23K多态性均与深圳地区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显著相关,并与疾病表型相关联;PC-1基因KQ基因型和Kir6.2基因KK基因型均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及环境—环境因素间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4、2型糖尿病是许多微效基因协调作用并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阐明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老年病患致跌的医院环境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5(02)
- [2].围孕期生活行为及环境危险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04)
- [3].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家庭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17(09)
- [4].人群肿瘤环境危险因素归因危险度概述[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01)
- [5].环境危险因素暴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风险的影响[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4)
- [6].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3)
- [7].6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的差异[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3)
- [8].济宁市儿童血液性疾病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01)
- [9].台湾海峡西岸地区环境危险因素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3)
- [10].先天性残疾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06)
- [11].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调研分析[J]. 城市住宅 2016(01)
- [12].环境危险因素与男性生殖健康的相关性初探[J]. 现代养生 2015(10)
- [13].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新认识[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06)
- [14].环境危险因素对太原市小于胎龄儿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04)
- [15].老年人致跌的相关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 2014(02)
- [16].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05)
- [17].不良妊娠结局与环境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9(12)
- [18].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与父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的病例对照研究[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7(04)
- [19].早产的社会、生活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5(01)
- [20].河南省项目地区育龄妇女孕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 [21].广东地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及特点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20)
- [22].7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对照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 2011(03)
- [23].广州市成人变应性鼻炎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06)
- [24].Fas/FasL/Caspase-9凋亡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3)
- [25].早产的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09)
- [26].2000~2016年国内先天性心脏病与环境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安徽医学 2018(04)
- [27].CYP450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危险因素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09)
- [28].老年人跌倒居家危险因素干预效果及需求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08)
- [29].青少年近视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预防医学 2019(07)
- [30].陕西省安康市农村妇女呼吸道和眼部症状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卫生研究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