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语言运用

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语言运用

秦晓娟(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一幼儿园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培养自己驾驭教学语言的能力。具体在幼儿园集体教学工作中,语言的运用更需要千锤百炼,用童心来解析幼儿园教学内容;用童性处理教学中各环节教学内容;用理性把握教学脉络是作者在多年教学中悟到的几个法宝。

【关键词】语言运用;童心;教学内容

Preschoolteachersinthecollectiveuseoflanguageineducation

QinXiaojuan

【Abstract】Intheeducationandteaching,everyteachershouldactivelydeveloptheirownabilitytomasterthemediumofinstruction.Specificgroupteachinginkindergarten,languageuseneedthoroughlytemperedwithinnocencetoresolvethenurseryteachingcontent;dealwithchildrenofvariousaspectsofteachingcoursecontent;rationalgraspofteachingcontextisrealizedinafewyearsofteachingmagicweapon.

【Keywords】Language;Innocence;Teachingcontent

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外衣,是人们交流的手段。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沉淀,使各行业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给我们留下许多可以思索的东西。涅德巴耶娃在《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才能》一文中指出:教师的工作主要靠语言。而幼儿教师一踏入工作大门就与语言紧紧捆在一起,再寡言少语的人也要靠语言打下幼儿园工作这块主阵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语言的运用更需要千锤百炼了。因此,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培养自己驾驭教学语言的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如何运用好教学语言呢?

1.用童心来解析幼儿园教学内容

因为优美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智慧明灯的火炬,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走向和谐教学艺术殿堂的途径。我本人就是被生动的语言深深吸引着的,每当各位在侃侃而谈之时,我在一旁便是最忠实的听众,因为我能从中分享到大家表达出来的喜悦、悲伤和愤怒;尤其在欣赏一段优美的诗文朗诵时,就象一种绝美的享受,让我乐不思蜀。童年被老师生动语言打动的经历,让我至今难以释怀,我也从中吸取了不少人生智慧。我相信现在的孩子正如童年的自己,也会在生动中寻找真理。而且每当我在课上注重炼字炼句,教学效果也是出奇的好,多年与孩子们打交道,我感觉到了他们渴望生动的语言引导,好似饥渴的小苗,思念能读懂他们心声的老师,好似思念妈妈的宝宝。

所以,从自己内心、从对幼儿的洞察,还是从对事业的责任,幼儿园教学的语言运用,必须成为自己下功夫历练的基本功。

2.用童性处理教学中各环节教学内容

要选好每节课语言的感情基调,做好语言节奏的变化。

在我们所授各种课中,不同的课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如音乐课是欢快、另人兴奋的;数学课是严谨认真的;语言课是蕴含深刻的;美工课是静谧灵动的;在具体每节课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对孩子而言,他们喜欢欢快,喜欢兴奋,但又不能让他们兴奋到底,对他们身心发展都不是很有利,这就要求老师把握语言节奏,并对每个环节都能精雕细琢。

要重视各环节的设计。

课堂教学包括许多环节,这些环节都要紧紧围绕着幼儿,特别是不能忽视有些环节,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和小结语的处理。

2.1导入语,是指教师开始上课时对幼儿所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的,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语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的设计对于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其设计一般须符合沟通、引趣、设疑、激情、简练,富于启发性的要求。导入语是架在师幼间的第一座桥梁,如运用得当,就如同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会引导幼儿竞相“登堂入室”,到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

2.2过渡语是指从教学的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过渡性的语言。巧妙的过渡语会起到自然勾连,深化逻辑的作用,同时它也会引导幼儿从学习的一个方面过渡到另一个方面。教学工作又有条不紊的继续,正如:“一个新奇的音符轻轻坠落在课堂的一排琴弦上,又霍然改弦易调,缓缓滑向另一个音阶。”

2.3评价语是对幼儿课上各种表现的指导,有激励的,有提示的,有指正的。幼儿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大,教师应当注意了解幼儿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发现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并以语言加以肯定和赞扬,激发和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幼儿的自信心就是在不断激励、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因此,在课上原本有效的时间里也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动作甚至眼神,应当重视语言的激励作用,在幼儿遇到困难或信心不足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帮助幼儿,使他们增强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2.4结语,是指教师讲完一段内容或一节课结束时所讲的话。成功的小结语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和巧妙的过渡语,还要有精致的结尾,不能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小结语有许多种:归纳式、启下式、检验式、开拓式等,要注意语言的随机应变性。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巧妙化解。为什么呢?

教学情景是动态的。幼儿听讲时的情绪会时有变化,他们听不明白,教室外面噪声干扰等都会带来这种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原先所设想的教学语言,要改换方式,运用即兴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使用一些提示语,如,“请仔细听”、“这一点很重要”、“请注意这个”等提醒幼儿注意教学的内容(可同时改变讲话的语调和重音强度)。还可说一些维持幼儿注意力的集体口决:如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等,或者另外添加一些语言“佐料”以吸引孩子,切不能抱着姜太公钓鱼的心态或作出激烈的反应。

幼儿教师的语言需要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因时间变化而异等,老师授课时的思想也是动态的。教师全身心投入讲课后,常会萌发出对所讲内容的新的理解,顿悟出某种新的体会,这时候,教师就应改变原来的授课思路,放弃或改变原来的话语,将这种理解、体会贯彻进教学话语中。这种即兴式的发挥如果运用得当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尤其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语言就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要活泼、多变、幽默。

3.用理性把握教学脉络(课堂设计结构)

人们常说,完整的一堂课,记录下来应该是一篇结构严谨、情辞并茂的“论文”。这就是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从而体现出整体的功效,一堂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强调什么,落实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否则,不清楚线索,抓不住中心,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语言只有注意以上这些方面,我们所上的课才会是一篇精妙的“论文”,脉络清晰紧凑的课是不断调动幼儿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的良方。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钻研,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必然会得到提高。“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我们驾驭课堂教学语言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标签:;  ;  ;  

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语言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