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与调控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与调控

论文摘要

氮肥施用合理与否对小麦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根据不同类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合理减少氮素化肥投入,因品种类型精确定量施氮,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是实现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00~2005年在江苏沿江农区的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砂壤土)和姜堰市(高沙土)、里下河农区的高邮市(粘土)和姜堰市(中壤土)、淮北农区的丰县(砂壤土)等5个试验地点采用江苏大面积生产中正在示范应用的强筋小麦皖麦38、烟2801、中筋小麦扬麦10号、扬麦11号、淮麦18、弱筋小麦宁麦9号、扬麦9号、扬辐麦2号和建麦1号等9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氮效率特征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探明类型间的异同,分析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提出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氮肥施用模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强、中、弱筋三种类型专用小麦实现目标产量和品质指标,植株吸氮量不同,强筋小麦籽粒产量8000~8600kg/ha,植株吸氮量270~280kg/ha,中筋小麦籽粒产量8200~8500kg/ha,植株吸氮量215~225kg/ha,弱筋小麦籽粒产量7000~8300kg/ha,植株吸氮量180~205kg/ha,实现优质高产,强筋小麦较中筋小麦植株吸氮量高50~60kg/ha,中筋小麦较弱筋小麦植株吸氮量高20~30kg/ha。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研究进展
  • 1.1.1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
  • 1.1.2 小麦氮素的同化
  • 1.1.3 小麦氮素的积累与分配
  • 1.1.4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2 小麦氮效率特征
  • 1.2.1 氮效率的定义
  • 1.2.2 小麦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 1.2.3 小麦氮效率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3 栽培措施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播种期的影响
  • 1.3.2 密度的影响
  • 1.3.3 施肥的影响
  • 1.3.4 水肥耦合的影响
  • 1.3.5 其它措施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气象条件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差异
  • 3.1.1 植株氮素总吸收量差异
  • 3.1.2 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差异
  • 3.1.3 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及吸收比例差异
  • 3.1.4 花前氮运转量与花后氮积累量及其对籽粒氮贡献率差异
  • 3.1.5 单位产量吸氮量差异
  • 3.2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积累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2.1 植株吸氮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3.2.2 植株含氮率与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关系
  • 3.2.3 植株吸氮量与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关系
  • 3.2.4 花后氮积累量和花前氮运转量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2.5 百公斤籽粒吸氮量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效率差异及其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1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效率差异
  • 3.3.2 不同氮效率指标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4 氮肥用量和运筹比例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调控效应
  • 3.4.1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 3.4.1.1 施氮量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1.2 施氮量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4.1.3 施氮量对百公斤籽粒吸氮量的影响
  • 3.4.1.4 施氮量对氮效率的影响
  • 3.4.2 氮肥运筹比例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 3.4.2.1 氮肥运筹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2.2 氮肥运筹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4.2.3 氮肥运筹对百公斤籽粒吸氮量的影响
  • 3.4.2.4 氮肥运筹对氮效率的影响
  • 4 总结与讨论
  • 4.1 强、中、弱筋专用小麦氮素积累、运转及氮效率的差异
  • 4.2 强、中、弱筋专用小麦精确施氮二个参数的适宜值探讨
  • 4.2.1 百公斤籽粒吸氮量
  • 4.2.2 氮肥当季利用率
  • 4.2.3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适宜施氮量估算
  • 4.2.4 施氮量简化计算公式的探讨
  • 4.3 强、中、弱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节本栽培定量施氮模式
  • 4.4 不同氮效率指标在小麦栽培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4.4.1 氮肥生产效率
  • 4.4.2 氮肥农学效率
  • 4.4.3 氮肥当季利用率
  • 4.4.4 氮肥吸收效率
  • 4.4.5 氮素生理效率
  • 4.4.6 氮素利用效率
  • 4.4.7 氮素运转效率
  • 5 论文主要结论
  • 6 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编写的著作: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称号和科技奖励: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 [2].水氮耦合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04)
    • [3].冬小麦100kg经济产量吸氮量研究[J]. 河南农业 2014(01)
    • [4].几种酸性土壤供氮力测定方法的综合评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02)
    • [5].包膜尿素对夏玉米产量、吸氮量和氮分配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1(04)
    • [6].氮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及相关特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1)
    • [7].株高对遗传群体水稻株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2)
    • [8].水稻精确施氮量的验证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3)
    • [9].两种产量水平下减量施氮对杂交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0(01)
    • [10].基蘖肥施氮量对稻株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1)
    • [11].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6)
    • [12].水稻精确施氮量的验证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1)
    • [13].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水利 2016(12)
    • [14].小麦的营养特性[J]. 农家致富 2012(18)
    • [15].不同氮肥水平下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差异及其基因型分类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06)
    • [16].向日葵各器官干物质和吸氮量的积累与分配规律[J]. 节水灌溉 2019(02)
    • [17].灌溉与施氮对黑河中游新垦农田土壤硝态氮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8(05)
    • [18].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施氮对夏玉米氮素平衡、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1)
    • [19].不同施氮水平和杂草清除时间对氮肥利用及平衡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1)
    • [20].影响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氮素高效吸收的主要根系性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4)
    • [21].不同穗肥运筹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16(01)
    • [22].施氮量对多用型甘薯济薯21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11)
    • [23].氮肥类型和用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6)
    • [24].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J]. 上海农业学报 2010(01)
    • [25].小麦精确施氮技术与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6)
    • [26].施氮量对番茄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2)
    • [27].对间隙淋洗长期通气培养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供氮能力的评价[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06)
    • [28].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研究[J]. 玉米科学 2015(06)
    • [29].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7)
    • [30].寒地水稻氮肥施用量研究[J]. 北京农业 2014(18)

    标签:;  ;  ;  ;  ;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与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